信仰心窗:一心一意

  有人慨歎時不予我,事事不似預期:我原想退休後就周圍去,怎知一退休就病;我原想一家人開心吃飯,怎麼鬧得不歡而散;我原想賭最後一次就收手,怎麼一口氣輸了整副身家!既知世事變幻無常,事情不如人意,是很正常的,怎麼可能事事由人掌控,順己所意呢?

  新約聖經中的掃羅是猶太人,出身時已擁有羅馬人身分,自小受教於著名的法律學者,熱心律法。他最初極力迫害基督徒,視他們為違背傳統猶太教信仰的異端分子。當他未認識上主,自以為手握真理;當他捉拿門徒,自認為上主伸張正義。

  當他以為所有事都在其掌握之中,一次在捉拿基督徒的路上,耶穌向他顯現,對他說話:「掃羅,你為甚麼逼害我?」掃羅問:「你是誰?」立時有大光照著他。他撲倒在地,雙眼看不見東西。經過三天黑暗的日子,他順服了!他覺醒要走上主的路,將生命呈獻給主,一心一意信賴上主,因為是上主掌管我們的人生。三日後,上主差弟兄來為他祈禱,立時眼睛像有鱗片掉下來,重見光明。自此他成了竭力傳耶穌福音的使者,後來更改名保羅,意思是微小。

  保羅從前覺得自己強大,醒悟後發現自己渺小,他將優越感放下,跟自己羅馬人的貴族身分說再見。現在的他成長了,心中強大,因為心中有主。他願意順服主,讓神真正使用他一生,而他也真是無悔地走完人生路。

  在聖經裡的智慧之子勸勉我們要全心全意信賴上主,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無論做甚麼,都要認定上主的看法,他會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嘉敏的兒子三歲時確診自閉症,在這之前,她自言前半生是贏在起跑線,讀書、工作都非常順利,直到確定孩子的狀況,才意會到有些事情是她控制不到。她非常無助,不想告訴別人,怕兒子被標籤,將來的路會很難行。她付出很多心力,尋遍各種醫治方法去幫助兒子,效果仍不似預期。她終因為壓力太大,情緒出問題而求醫。她開始覺醒人不可以永遠聚焦在苦難中,即使身處苦難,也要學在苦難中茁壯起來。她抱持樂觀的態度帶孩子走過這條路。轉眼兒子已十三歲,由昔日完全無法溝通講話,到現在挑戰學法文,參與三項鐵人賽。不單如此,在兒子的提議下,建立全港首個雙語一站式自閉症資訊平台,把自身經驗分享給公眾。孩子的出現,令她學會謙卑,重新學做人。(見明報2024年7月23日專訪)

  朋友,你的覺醒是否開始?世事複雜多變,不是我們一點聰明就能應付,與其慨歎時不予我,不如放下掌控,一心一意相信上主的引導和所定的時間,自在地活出真我,做最好的我。

信仰心窗:夢想成真?

  誰沒有夢想?人總是在尋覓中感到患得患失。有時我們以為是夢想,怎知原來不是對我們最好;而上主安排給我們的夢想,有時是出其不意、看不透的,卻讓我們一生受益。

  志鈞的夢想,就是名成利就。他本是一名工程師,出來創業,怎知生意做不成還欠下巨債;夢想爆破,唯有申請破產。志鈞失業一年,仍未能重回「老本行」,一家四口,面對三餐不繼,無力繳付屋租,妻子娜娜沒有因此撇下丈夫,反而鼓勵他不要灰心,甚至將自己的嫁妝變賣來幫丈夫還債。娜娜一直在他身邊,在信仰上支持他。對志鈞來說,尋覓夢想中,失中有「得」,就是身邊對他不離不棄、愛他到底的妻子娜娜;因娜娜的同在,信仰上的「得」在此出現。他想起主耶穌的話:「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枝子若離開了葡萄樹,就不能作甚麼。」他醒悟過來,原來他為了自己的創業夢,竟與支撐住他的上主越走越遠,他決心重回上主身邊。

  聖經中撒該是一位稅吏長,擁有名利與權勢。他所擁有的一切,正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他的心靈依然空虛。他沒有朋友,因為稅吏長的身分而惹人厭惡。在自以為得到世界一切之後,他卻得不到滿足。在尋覓夢想中,他得中嘗「失」。朋友,你擁有了名成利就,你真覺得是豐盛?有時我們以為得著了豐盛,但它卻不是我們一直想要的。尋覓中,失中有「得」,得中嘗「失」,哪樣是你的選擇?

  慈愛上主堅定選擇了我們,叫我們在患難中得喜樂,處處是確據。當撒該知道耶穌今天要經過,他想盡方法見主。因他生得矮小,所以爬上樹,為求要見耶穌或者聽聽他講道,已心滿意足。想不到耶穌特意停下來,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立刻歡天喜地下來,接耶穌到他家裡,彷彿他此刻得著了一切。其實,對比起撒該的財富和權力,耶穌甚麼也沒有,卻得到萬千擁戴。撒該發覺他真正想要得的,都在耶穌身上找到了。

  他以為耶穌只是到他家中坐一會,但耶穌卻像醫生一樣診斷和照顧他的心,他內心的名利慾瞬間瓦解了,耶穌沒有提出要求,然而這個金錢至上的撒該竟痛改前非,主動將一半家產分給窮人,並承諾他若曾訛詐誰,就還他四倍。擁有財富和權力並非如他想的豐盛;心靈的充實,亦非財產名利能滿足到。

  志鈞與撒該同樣以為自己擁抱夢想,卻只是物慾的夢想,直到在患難中遇見或重遇主,在主愛中滿懷喜樂,才真正活出豐盛而有價值的人生!

信仰心窗:聆聽的藝術

  論到溝通,聽比講重要。有人每星期一次坐在電話旁,聆聽徘徊在自殺邊緣的苦惱人傾訴,透過聆聽產生了解,再而產生溝通,生存的希望再次燃起。

  不是有耳就可以「聽」。人喜歡講多於聽。因為聆聽需要克制自我,成見、偏見及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是聆聽的敵人。單用耳朵聽,人會以對方言不及義而不耐煩。單用頭腦聽,人會以對方來意不善,要挑戰自己,為了證明對方大錯特錯,討論變成辯論。

阿華從小不甘被看扁壓制,性情倔強,慣於挑剔和指責家人,竟至兩三年互不理睬。她外表強悍,內心卻是傷痕纍纍。當丈夫埋怨她偏愛兒子,不夠愛他,阿華自覺努力付出竟換來抱怨和批評,便把愛轉換成計算、怨恨、質疑和詛咒,推著彼此走上離婚之路。

  無助的她到處求神問卜,去聽佛學,甚至去「打小人」。她最需要的是聆聽自己的內心——原來內心深處她真正希望的是能找到願意聽她傾訴、能救她脫離痛苦深淵的上帝。而上帝能通過許多管道向我們溝通,只要我們能聆聽,就會聽到神的心意。恰巧當時一位同事邀請她參加教會聚會,上帝看透她的心,說出她的需要:「你有難擔的包袱嗎?如果你願意,可以將這一切都交給我,我能替你承擔!」她感到如釋重負。

  之後她閱讀聖經,耶穌的弟弟雅各說:你們「要敏銳地聽,不輕易說話,不輕易動怒,……要除掉一切的污穢和滋生蔓延的惡毒,以溫柔的心領受。」(雅各書1:19,21)她決心正視自己的不足,當與母親意見上有分歧時,她樂意去聽,即使心中有多抗拒,多麼想去反駁,特別是聽到一些刺耳的話,願以坦誠溝通代替冷戰;與兒子相處時,就以接納、讚賞和寬恕來代替不斷指責。她說:「與其心直口快易得罪人,不如說話之前先想清楚,若說出來的話會令人難堪,不如不講。當別人的說話觸怒我,我可以生氣,但不可犯罪。耶穌曾責備在聖殿作買賣的,說他們將聖殿變成賊窩。耶穌沒有因為一次發怒而帶來聖殿的改革,反而是透過十架上犧牲的大愛,吸引人來就近祂,並叫人經歷生命改變。」今天她已放下傷痛,接納他人和自己。

真正的聆聽是用心去聽,試著進入對方的內心,以他的觀點看事物,為明白他所說的而全神貫注去聆聽。聆聽就是愛,只有聆聽可以彌補裂痕;拒絕聆聽,離間人心。不論是親密如家人或伴侶、偶遇的甚至陌生人,有心就可以聽到。只有心在人在,萬事萬物才會美好。

信仰心窗:灰暗中的璀璨

  是甚麼令人對世界或人生失去希望?不外乎是每天發生的事。每天閱報,關於行騙、魚目混珠的新聞何其多。有人一心計劃開心假期,卻誤入假冒專業旅行社的網頁,六十多人被騙走超過八十萬元;虛擬資產投資平台則有上百人被騙走1.53億元,當局表示暫時未有監管方法,市民唯有自求多福。

  在我自覺無法接受這荒謬的現實世界,也無能力去改變甚麼之際,我想起主耶穌的話:「你們是世上的光,要帶出上主的色彩……要讓人看見你,不論我將你放在山頂或燭台上,你要盡情發光!」(馬太福音5章14至16節,選自畢德生《信息本聖經》)祂要我們像那小男孩燃起希望的蠟燭。原來人人手上都有一枝希望燭光,但不知何時開始我們把它收起或不再握住。我們只要握住燭光踏出家門,有需要的人一定會從我臉上身上看見燭光,見到希望。

  「你能照亮你的世界!」我感恩上主賜我仍有活力與能力,可以控制和照顧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我不能制止騙案發生、結束所有戰爭或解決全球變暖,但我確實可以對我遇到的每個人帶來微細的影響,就如麗絲見到非洲一些學校缺乏可供學生閱讀的書本,她就推動自己國家的人民進行捐贈。

  珍妮在學校被數學老師羞辱因而將自己關在家中,油畫家顧先生得知她愛好文學,不單借文學書刊給她閱讀,還將她創作的一篇小說傳給一位當代作家品評,結果她的作品受到賞識並獲刊登。珍妮感到受尊重和肯定,因有人在旁願意扶一把。

  要讓自己成為照亮他人的光,先要把自己照亮。這意味接納自己的全部,包括光明和陰暗面。美國女孩Rebecca十二歲的時候被診斷患上「尤塞氏綜合症」,即三十歲會全聾全盲。這無疑是世界末日,但她沒有自暴自棄,反而趕緊於三十歲前參加越野單車比賽。當她駕著單車沿懸崖邊走,恐懼如巨人要將人吞噬。她靠著一吸一呼,心中默念「擁抱平靜(吸氣),甩開恐懼(呼氣)」竟走完三十六公里。面對叫人害怕的處境,抗壓能力自會增強。現在她過了三十歲,成為心理治療師,靠電子耳助聽器去聽人心聲,替人分憂。

  因為黑暗,我們要彼此照亮。地震發生,待救者被困在暗無天日的頹垣敗瓦中,缺水缺糧,渾身無法動彈,生命危在旦夕,此時他要點起希望燭光,救援隊也不放棄任何救人機會,即使黃金七十二小時已過。與此同時居民及救援組織自組「人鏈」清理道路,把傷者安全送到地面,同心就事成。

  不要輕看自身渺小無能為力,我握住的燭光雖微弱,在日光下,猛烈陽光下,燭光似有若無;但在黑暗中,我只要永遠握住這象徵主愛的希望燭光,光影外的人見到我,我也見到他們,就能一起彼此照亮。

信仰心窗:純粹的善意

  閒聊間,我問侄兒:善良的好人有何特質?他答:會樂於助人。這是小孩眼中「善」的最高表達境界。我問:何「樂」之有?他答:「樂」在一句「我喜歡啊!」原來行善可以不論階級、不計利益、不帶機心,是一份純粹的善意。

  「善」(Goodness)從哪裡來?上主是良善的根源。上主創造天地萬物,祂的心意美好,祂每造一樣東西,包括造了光、陸地、海洋、植物、魚、鳥和走獸等,又定光暗,聖經說祂看為美好(創世記1:4, 10, 12, 18, 21, 25, 31)。

  奈何這世界不美善、不快樂、不公平,貧富懸殊,充斥著亂七八糟的事,是人違背了上主的原意?但我們切勿被這些事情擊倒,每個人心中知道善的根源,因此孩子幫了人,不用告訴人,甚至有時人會不自覺做了好事而不必有理由。

  少玲一次經過商場,一位男士一手推著運輸車,一手想推開商場的玻璃門,畢竟門很重,他推不開,結果連人帶車卡在入口處,後面的人未能進去。那刻少玲沒有問那人是否需要幫忙,或先考慮對方是否值得幫忙,就直接上前用雙手推門。

  為何其他人沒伸出援手?可能有人會認為他不是弱者,況且那是他的工作。若換成是公公婆婆要推門,一般人會毫不猶豫去幫忙。事後少玲也很驚訝自己當時的反應:「我穿得『光鮮企理』,對方卻是背心短褲;我沒有太大力氣,對方卻孔武有力。我若不慎弄傷自己,別人定會笑我不自量力。」若計算太多,就不會去幫。

  當日耶穌呼籲群眾拿出食物來,與大家一同分享。只是大家認為自己也不夠吃,所以沒有拿出來。最後小男孩主動拿出他的午餐,就是五個餅二條魚,放在耶穌手中,經他祝謝、分派。正因為小男孩沒有太多計算,看見需要就願意付出幫助,最終叫眾人都吃飽,竟還有十二籃子的碎餅碎魚剩下。

  除了看自己是否有餘力,我們往往會「秤一秤」對方是否值得幫助。有人出錢出力製作飯盒,一星期五天向區內的露宿者及長者派飯,卻被指責:導致露宿者聚集、影響衛生,以及令露宿者不願上樓。誰有資格審判誰要幫,誰不要幫,唯有創造主可以,一切價值都是由祂釐定,不是由人去定。

  良善的人敏銳鄰舍需要,將內心的善付諸行動,他不單慷慨,也顧及對方的尊嚴。報紙上曾見過一幅照片,有錢人將一疊銀紙放在癱瘓少女身旁,一副「我高你低」的嘴臉,不是純粹的善意。舊約聖經《路得記》記載大財主波阿斯知道路得要靠自己勞力賺錢,他沒有給她一包包麥穗,而是吩咐僕人從禾捆中剩下一些出來給她拾取。出於真心誠意的幫助,能令絕望的人重燃希望,並且看到上主的美善。

信仰心窗:我渴想甚麼?

  身處文明、科技發達、資訊隨處的社會,實在是要甚麼有甚麼,就算沒想過要的,也會因著資訊的刺激而引動需要的想法,要能「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而又不想浪費,更不願把充滿回憶的物品斷捨離,實在不容易。如果處身足夠空間去放置,或許就沒甚煩惱;但當空間有限,就實在難上加難。長輩常說:「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現代人會說「大屋搬細屋,唔見幾籮穀」,是因為要丟棄的、更替的東西實在很多。

  曾有一位老婦人,生活很節儉,也不會隨意購物,但因她的親朋供應充足,舊的未去,新的又來,以致家中的物品堆積如山,不但擺滿架子、櫃子,甚至連雪櫃都成了儲物櫃,很多物品原封未開,甚至已經過期,可走動的空間更少了。女兒不忍心她住在這樣擠迫及不衛生的環境,多次勸解無效,最後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那些不必要的連同過期了的一併丟掉。老婦人的反應之大可想而知,因為女兒衝擊她節儉和不浪費的做人態度。母女的關係後來得到修補,是因為女兒想起母親成長於戰亂、朝不保夕的陰影中,當她明白到母親渴想安全保障的需要,才明白母親為何堅持不浪費,為何未能斷捨離。

  另一對母女,母親成長於擠迫、簡陋的居住環境,四周不是人聲,就是機器的嘈吵聲,人與人之間更因擠迫,為著佔用空間而出現磨擦,一屋子不但人多,物件也多,嘈吵不已。這位母親長大成家,建立了理想的簡潔居所,竟簡潔得令她成長中的女兒感到家裡像是甚麼都沒有的,甚至那個雪櫃裡也因為母親的簡潔要求而幾乎空無一物,抱怨為何同學家中的雪櫃滿是食物,而自己的家中卻是空空如也,一點生趣也沒有。女兒漸漸長大,就把不滿轉成購物,不停的購物,快快的得來,也快快的被閒置,弄得滿屋都是東西。母女常因這些事而爭執,傷了感情,直至有一天,女兒終於明白母親希望有一個簡潔家居的原因,是她渴想有平靜的生活,而女兒購物是因為她希望有一個多姿多彩的生活。

  表面看來似是物質需要,深層卻是心靈的渴想。其實人渴想的是甚麼?安全感?和諧的人際關係?成功感?滿足感?被欣賞?被重視?平靜安穩?人心底渴想的,一方面可能是感到現在的不足、不好,另一方面可能是未找到能令自己感到足夠、好的東西,而物質世界看來能止一時之渴,卻面對斷捨離的煩惱。

  誰能使我心底的渴想得到滿足,不需借助物質的多寡來感到生活豐足?

  耶穌說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信仰心窗:誤點與及時

  人生常有誤點,就如倒瀉咖啡,乃無心之失。有人及時抹走咖啡漬,亦有人找千百個理由不處理,說咖啡會自然蒸發,何用抹?不過,不及時抹拭,既招惹蟑螂,木櫃亦因蟲蛀而腐爛。有此覺醒,就得快快應對問題。不單及時抹走咖啡漬,連其他積在櫃內沾上灰塵的東西也一併拿來抹,一口氣抹了所有角落。看似錯的誤點,卻因著適時清理而帶出一份美好。

  不單執拾要及時,其實樣樣都要及時,就如愛要及時。麗英只顧工作上拼搏,一直無留意母親有認知障礙,家中囤積許多糖和鹽。直至母親在街上迷路,跌倒入院,精神狀況急轉直下,連自己的女兒也認不得。麗英恍然覺醒:為何我不愛得及時?她決定要為自己、為母親和身邊人多做點事。適時要作甚麼,適時想通這一點,不是就此完結,而是意念一轉,人可以做許多事。

  彼得的人生有一個嚴重誤點,就是三次不認耶穌。有時我們不明白,即使我們錯了無數次,但面前總有一個適時機會,讓我們向自己、向信仰或向上主交代。

  這一天早上,復活主耶穌在岸上燃起炭火煮早餐,燒魚的香氣散發四周,耶穌知道他的學生好餓,就叫他們多拿些魚來。早餐之後,耶穌和彼得在岸邊散步,耶穌三次問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耶穌三次用「約翰的兒子西門」來叫彼得,是要彼得記起當日他在海邊捕魚,耶穌來尋找他的情景。耶穌認識彼得,也認識我們。當日彼得曾誇口說自己死也不會否認主,但耶穌被人拉去審問當晚,彼得竟在炭火前三次向人說他不認識耶穌,此時耳邊傳來雞啼,彼得省悟自己如何愛主全都無用,因為根本不是靠自己能做到。是的,我們可以做許多事,全靠耶穌認識我們,所以彼得三次答「主知道」。他認識了自己的有限。

  這看似不好的誤點,一旦覺醒,知道人很渺小,根本不能解決所有事情。當麗英以為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內,丈夫於2015年遇上一件不公義的事,令家庭承受極沉重的壓力,她憶起那無所不能,充滿慈愛的主耶穌,她和丈夫嘗試參加教會聚會,希望從中得著慰藉和面對壓力的能量。上主在她無助時再次出手相助,為她丈夫主持公道,還他清白。這次與上主重逢,麗英決心重投上主懷抱。

  人往往將自己帶到一個塵埃角落,感覺自己好苦。其實有誤點,並不可怕,每一次錯,都可以有個覺醒。覺醒後,要及時去愛,去表達。

信仰心窗:卑賤與貴重

  當孩子說長大後要當清潔工或女巫,你會搖頭反對嗎?只因他們外表卑微和醜陋嗎?其實清潔工靠勞力賺取收入,沒有不妥當之處;可是由於它不需要高學歷,賺錢不多,被標籤為讀書不成者的職業。至於女巫同被標籤成邪惡的化身,只因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天使才是純潔善良的代表。

清潔工是一份工作,不牽涉卑微貴賤,相反他們刻苦樂業的精神令人欽佩,正所謂「表面卑賤,內裡崇高」。而女巫若善用其優勢去助人,可以是「外表醜陋,內裡善良」。

  其實,人看外貌,神察內心。人看為貴重的,在上主眼中不一定等同貴重;人看為卑微的,在上主眼中可能是相當珍貴。

  耶穌說:有個有錢人,衣著華麗,天天奢華宴樂。在他門前躺了一個窮到極點的拉撒路,每天靠財主桌子上掉下的零碎充飢。當時有錢代表上主祝福,貧窮則是受咒詛。後來兩人都死了,他們的生命竟來個大逆轉,拉撒路上天家,財主卻下陰間。

  原來富有不一定有福,窮也不一定是禍。人有錢,多人奉承,可換來名聲權勢,但它叫人更驕傲,不約束自己,無錢時夫妻和氣,有了錢丈夫會去找女人;相反,窮人比較謙卑,因為無人奉承,以致不被自己蒙蔽,認識自己的有限,體會世界艱難,看清人的真面目。這裡不是說窮人一定不會驕傲,有些人是又窮又笨又驕傲。

  知道自己心靈貧乏的人,曉得為自己過錯懊悔的是被受祝福的。玉儀一直以為貧窮的是他人,直到一次接到一位太太來電,她才意識自己才是最貧乏的一個。

  太太說:「我有個患自閉症的小孩,我常為著孩子讀主流學校或接受特殊教育,與丈夫爭論不休,照顧孩子令我身心疲累。」玉儀說:「其實你可以如此如此作。」結果引來她的責罵:「為何你們只懂叫我如此作?」待對方罵到累,便嚎哭起來。

  玉儀很慚愧。那時她在中環工作,天天穿著套裝和高跟鞋,接觸高層,一向自視甚高,自恃有學歷,有工作能力,甚麼也有,以為自己知道一切。她想:「眼前這位太太有困難,仍努力經營生命。她的生活,我一點也不懂,不懂怎處理自閉症孩子。我以自己擁有的高人一等,但對她來說,卻是一點價值也沒有。」

  當我們視別人卑微和貧乏,其實是要思考和檢視己身的一個功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成長經歷,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任何時刻都是我們增長智慧的機遇。

信仰心窗:幸福感

  一對男女分居之後重逢,男問女:「現在過得怎樣?幸福嗎?」女答:「我過得不錯,一家人有說有笑。」男方這樣問,因為當初是為了大家幸福才分開。感覺在一起是痛苦,但真的分開了,又不見得幸福,原來幸福感可隨時失去;失去叫人清醒,才知自己從前有不妥當之處,於是主動向對方說對不起,也未嘗不是個好開始。

  人的幸福度取決其感知幸福和愛的能力,但人總是被自己蒙騙。為何錢多了,幸福少了?因為人不知足,有了房子,要換更大;有了工作,想換更好;有了錢,想賺更多,奴役我們的不是別的,而是我們的欲求。我們被許多欲求牽制著,無休止奔波勞碌,得不到自由,也享受不到內心的平靜(幸福)。畢竟feel good不等於live well。

  要活得好,擁有蒙福的人生,就要問福從何來?原來「各樣美好的恩賜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從上面、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雅各書1:17上,新漢語譯本) 福氣唯獨從上主而來,而人往往在失去那刻,才開始驚覺自己是有福的人。

  幸福可以很簡單,有人說病之前,可飲一口水,但現在限水,甚至喝水如吃玻璃;以前可睡一頓好覺,現在卻失眠;以往可正常排便,今不是便秘就是肚瀉。加上疫情之下,生活受限,以前視為理所當然的,原來不是必然。所謂「塞翁失馬,禍福相倚」,原來福一直都在,我一直是在受祝福,禍則是上主收回他所賜的福。幸福感的基礎來自感恩的心。無怪乎耶穌說,知道自己心靈貧乏的人,曉得為自己過錯懊悔的是被受祝福的(Blessed)。(參馬太福音5:3-4)因此擺脫完美主義,學會接受失敗,接受自己全然為人,是受祝福的。

  耶穌又說:施比受更為有福。(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使徒行傳20:35。)怎麼施助者會更有福?因為有能力才可施助。追求個人幸福,只是獨善其身,若能創造眾人幸福,就是兼善天下。要擁有最持久的幸福感,就要有感恩和樂於助人的心。運動令人開心,有人透過義跑來為服務肢體殘障者的機構籌募經費,將個人幸福轉為謀求別人幸福,這樣的人絕不孤單,他身邊一定不乏朋友。

  文章一開始提及的男女,最終決定重新再去愛對方,雙方也為這段關係作出改變,不單個人變成更好的自己,連身邊的人亦蒙福。人心或有受傷、懊悔、憤怒、煩憂,但我們的內心,可以因為有位愛我們的上主而變得更強大,更溫暖!

信仰心窗:沉溺背後

  疫情之下,沒有旅行,朋友花更多時間掃手機在網上購物,月尾信用卡結賬,她才知花了萬多元,差不多是她一個月的收入。原來她下班回家後,就是看人推介產品,當中不乏新穎時尚的貨品,買得多不單有折扣,又有禮物送,她怎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那次之後,她狠下決心,不再上購物網,但每次都心癢癢打開來看,可自由選取心頭好,感覺好「正」,後來她發現自己無法停止這行為。

  當人被某些東西控制著,就如被鬼控制著一樣可怕,無法擺脫又無力改變一些不理想的個人狀況。有一個被鬼附的人,他日夜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當地群眾以為控制了表面行為,沉溺便可以消除。他們用腳鐐和鐵鍊把他鎖住,再把他趕到墳地去,以為這樣便解決了問題。其實只處理了表面東西,他們完全察覺不到問題所在。

  直到耶穌主動去找這人,他問其名字,他回答是「群」(意思是眾多)。這不像人的名字,應該是鬼的名字。你看!他整個人已被鬼控制著,連與耶穌交談也要由鬼代勞。其實每個人內心抓住的東西不一樣,並容易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忘記身邊所有。耶穌這一問,令他醒覺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內中隱藏著某些扭曲了的東西,惟有盡快脫離鬼的控制才可得救。

  但是,要脫離控制,談何容易!習慣之所以難改,因為已形成情感依戀。當時鬼知道耶穌要把牠們趕出去,牠們極不願意離開那地方,寧願求耶穌准許牠們附在豬群身上,結果二千頭豬橫衝直撞,投進海裡淹死了,當時的場面何等震憾!群鬼的控制力和破壞力,可以多厲害!耶穌看到這人真正的需要,他愛他,重視他,寧願犧牲二千頭豬,也不許鬼再進入人身。面前二千頭豬的屍體,足以令那人看到自己身上的鬼確實已經離開,也讓大家知道事情是多麼嚴重。

  人的行為都是由慾望驅使,如果我們對一樣物件或一種行為的慾念不能停止,就算不想做也停止不了,這樣我們可以說是進入沉溺狀態。通常當事人在做某事上會得到快感,就如人們看見漂亮東西,就會想:如果我可以擁有它多好!沉溺其實是愛錯對象,以為值得愛的東西只有一樣,以致將愛全放在這樣東西上,一直沉溺下去,猶如被綁。朋友,你若想有改變,就來投靠耶穌,祂可以賜予你有真自由去作出改變。若你想明天有所改變,今天就要先作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