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回鄉.客棧 ─ 途經義莊的最後一程

  電影《落葉歸根》中,病重的朋友向主角訴苦,說害怕客死異鄉後會化為無主孤魂,得到主角一口承諾:「你過身後,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鄉!」其後朋友病逝,主角果然歷盡千辛萬苦將朋友背回鄉間。電影除了展現朋友間的道義,其電影名稱亦道出中國人對身後事的傳統觀念─落葉歸根、入土為安。這種觀念在華人社會一直根深蒂固,及至十九世紀,遠赴重洋的華工亦希望自己的遺體能運回家鄉安葬,當中義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何會有義莊的出現?

  義莊建立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為海外華人提供原籍歸葬服務;第二,為本地居民提供暫時安放先人遺體的地方,使他們有足夠時間尋覓合適墳地。

  探究前者,得一提海外華僑在異國所建立具有地緣色彩的會館和血緣色彩的同鄉會等組織,這些組織除了維護會眾的自身利益外,亦會提供喪葬服務;而義莊則應運而生,成為運送的中途站。中國人重視鄉情,加上對先人遺體的尊重,所以客死異鄉也要將遺體運返出生地,讓落葉得以歸根。即使不幸未能將先人的遺體運返,他們也會運送一個空棺木回鄉,當作運回死者的靈魂,圓死者「回鄉」的心願。所以義莊有時候也會接收到空棺木。

  至於暫放先人的用途則源於中國人多信風水命理。信者認為山墳地點和落葬的時辰會影響後人的壽元或健康等問題,故此為先人下葬不能輕率急切;加上葬禮往往要等死者家屬到齊才可進行,而集合家屬亦需時間,義莊正好解決了棺木暫存的問題。

東華義莊聞名海外

  本地以至海外華人都對義莊服務需求殷切,但多年來能夠聞名海外的服務單位,要數東華義莊。東華義莊特別獲華人信任,內在條件方面,因東華三院乃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而且總理大多是非富則貴的商人,早年他們又可以「捐官」,意思即是可以買官,所以他們能同為官員和商人,與海外接觸頻繁,為處理義莊的問題帶來便捷;外在條件方面,香港的地理位置適合成為轉口港,而且政局相對於內地為穩定,為香港成為原籍歸葬的中轉站帶來機遇。

  再者,東華義莊所提供的服務十分仔細周到,不單只是照顧離世者,也照顧正在航行去美洲途中的華人。當年東華三院會施贈數副棺木予航赴美洲的輪船,萬一有華人於航行的途中離世,船上職員便會把他的遺體暫存在該副棺木中,抵美後再交予東華義莊處理。由於當年華人稱美洲為金山,所以有關棺木也稱為「金山棺」。

東華義莊遇到的困難

  隨著義莊營運日久,名聲開始建立,東華義莊受到海外華人信任,營運上的困難亦接踵而來。

  首先,戰爭幾次令到義莊營運幾乎停頓,戰事每禍及香港,棺骨運送便被大大阻撓。在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日本禁止香港輸入物資到內地包括棺骨,從外地送抵香港的棺骨結果要囤積至戰爭結束才能運返內地。但數年後又爆發中國內戰,棺骨運送再次停頓。雖然戰事過後,棺骨運送回復正常,但一時之間也難以處理之前囤積在義莊的大量棺骨,即使擴建地方仍未能解決義莊過度擠迫的問題。當時幸得各同鄉會及其他團體攜手合作存放義莊棺骨,問題才得以舒緩。

  但即使在和平年代,運送路線暢通,東華義莊仍要應付好些「麻煩」。當年東華義莊會運用俗稱「蝦苟艇」的小型漁船,將先人棺木經水路運返內地。對於有關運費,東華已經要常常處理長生店「坐地起價」的情況;在船運過程中,更要面對地方官吏以至海盜的勒索。義莊提供的服務表面上受到各種協議和法規保障,但按當年香港和內地的法治水平,即使掛著「東華義莊」這個金漆招牌,亦難保一帆風順。

  雖然東華義莊遇過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它依然營運至今,甚至名人蔡元培先生、林百欣先生、周啟邦先生等遺體也曾安放於這裡。或許今天大家提及義莊就只聯想到死亡,然而它百多年來卻撫慰過無數海外華工,是達成他們落葉歸根這個心願的一個中轉站。它不但見證了百多年來華工在遠洋漂流的辛酸史,對傳播中華文化的鄉土觀念更是功不可沒。

心得其法:損害感情要賠償

  謝小姐被性騷擾,她向僱主提出投訴,但僱主不但沒有給她回答,反而把她解僱,她決定作出投訴。許小姐因懷孕而被僱主取消聘用合約,她當然不服,也同樣作出投訴。她們可追討的不僅是收入上的損失,還有「感情損害」的賠償。

感情損害

  任何人士如果由於性別、種族、殘疾或家庭崗位而被歧視、騷擾或中傷,均可根據《性別歧視條例》、《種族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及《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就「感情損害」追討賠償。

  感情損害賠償的原則是屬於補償性的,法庭在考慮此賠償項目時會公平對待雙方,不會因受害者對冒犯者的行為感覺憤怒而提高賠償金額。但賠償數目也不能訂得太低,否則可能令人感覺歧視條例不被重視。 法庭認為社會人士應該對歧視他人者予以譴責, 賠償金額應反映這種歧視行徑是錯誤的,可是過高的賠償金額亦不適宜。 法庭在評估感情損害賠償金額時可參考人身傷亡賠償案件,以及考慮當時生活指數以及市民購買力和物價。 除了「感情損害」的賠償,受害人還可以根據《性別歧視條例》要求被告人作出書面道歉,及要求法庭作出懲罰性或懲戒性賠償。

案例

  在香港首宗涉及性騷擾及感情損害賠償的案件中,被告人暗中把攝錄機放在其大學女同學的宿舍房間,拍攝她的一舉一動,包括更衣。被告人後來更向朋友展示錄影帶。法庭裁定被告人作出了性騷擾行為。法官考慮到受害人在發現攝錄機之時以及隨後幾個月所感到的震驚、沮喪、侮辱及被背叛的感覺,但同時亦考慮到受害人是一名學生,當時並非社會上的知名人士,錄影帶亦沒有向大批公眾展示。因此,法官評定被告人需支付感情損害賠償$50,000、懲戒性賠償$20,000及加重的損害賠償$10,000。

  在一宗因懷孕而被僱主歧視的案件中,上訴庭指出“以任何方式歧視一名懷孕婦女是極為嚴重的違法行為,法庭亦必會向該名被歧視的懷孕婦女作出可觀的感情傷害賠償以反映法庭保護懷孕婦女的決心。 一般來說,賠償額不應低於$50,000。 ” 在該案件法庭評定的感情損害賠償及懲罰性賠償分別為$62,500及$10,000。

  此外,在該案件,上訴庭引述及接受英國法院所訂下感情傷害賠償的三層定額原則如下:

  1.最高級別的賠償金額15,000至25,000英磅,針對涉及長時間歧視及騷擾行為的最嚴重案件;

  2.中等級別的賠償金額5,000至15,000英磅,針對嚴重但不屬於最高級別的案件;及

  3.最低級別的賠償金額500至5,000英磅,針對只發生一次或個別事件而不太嚴重的案件。

求助

  任何受到歧視及騷擾的受害人,皆可向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投訴,平機會會先調查及安排調解,若調解不成,平機會則考慮向受害人提供法律協助提出訴訟。

關心健康:解鬱舒氣宜養生

  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中醫根據構成人體體質的結構、功能、心理等要素,觀察個體的皮膚、形態、飲食習慣、性格心理特點、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性、對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歸納出不同體質的特徵。了解自己的體質,採取相應的保健措施,可起到預防疾病和強身健體的效果。

  現在就讓我們先談氣鬱體質如何養生,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揚、氣機鬱滯而成的,以性格內向、情緒不穩、神情抑鬱、情感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特徵。其成因多因先天遺傳、或突然遭受強烈的精神刺激、又或所欲不遂憂鬱思慮等。

  氣鬱體質者其體形偏瘦,常感到悶悶不樂,鬱鬱寡歡,容易緊張、激動,焦慮不安,坐卧不寧,多愁善感。情感脆弱,遇事敏感、多疑,對身邊很小的事情都能引起心情的變化。常有悲觀失望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覺得無聊,對生活沒有信心。常為一些小事情生氣。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如生氣、緊張、焦慮的時候,出現兩脅疼痛、頭痛、偏頭痛。常感到乳房及脇部脹滿、或有走竄疼痛的感覺。常無緣無故嘆息,感到孤獨,有想哭的感覺。不思飲食,脘腹脹滿或噯氣、呃逆。咽喉部有堵塞感或有異物感,有吐不出、咽不下的感覺。睡眠質量較差,容易受到驚嚇,常出現心慌、驚悸、健忘的現象。皮膚灰暗、無光澤、缺乏血色,面色偏黃或蒼白。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氣鬱體質者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喜歡陰雨天氣。其發病傾向以抑鬱症、臟躁症、百合病、不寐、梅核氣等病症為多。

  在保健養生方面,氣鬱體質者起居宜動不宜靜,宜參加群體活動,積極鍛鍊體格,培養多方面興趣,多聽輕快的音樂,防止獨處,多結交性格開朗的知心好友,居住環境宜清靜,作息定時,勞逸結合,待人以恕,凡事包容,不要為明天憂慮,樂觀開朗,凡事量力而為。

  氣鬱體質者飲食方面亦要均衡,可多吃玫瑰花、菊花、茉莉花、合歡花、黃花菜、橘葉、金橘、橙、柚子、洋蔥、絲瓜、蘿蔔等具有疏肝解鬱、理氣寬胸作用的食物。避免寒涼生冷食物,不宜睡前飲茶、咖啡或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飲品。

食療介紹:

1) 玫瑰菊花茶

功能﹕疏肝解鬱

製法:玫瑰花一錢、菊花一錢,用沸水泡服

2) 黃花菜蓮子百合瘦肉湯

功能﹕解鬱除煩、養心安神

製法:黃花菜一兩、蓮子五錢、百合五錢、瘦肉半斤,八碗水煎存四碗溫服

關心健康:難逃副作用?

  林女士再次到來我的診所,她大約五十歲,發現血壓高大約三個月,運動和飲食的改變都不能降低血壓。因此我和她商討用血壓藥的需要。

  林女士說:「人家說血壓藥,一開始吃便要吃到死那一天。 」

  「很多人都是這麽說,就是真的嗎?」我用問題回應她。因為回答「是」或者「不是」也不對,她已經把吃藥的好意扭曲了。這是一個非常消極的想法,將「血壓藥」跟絕望劃上了等號。也許很多人對於一些要長期服用,甚至終身服用的藥,都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我們有很多事情是一開始做便要做到死那一天。一開始學懂行路,可能便要行到死那一天,但我們卻不會覺得有問題。只要是一件好事,要做到死那一天,我們不會認為有問題。但林女士認定了吃血壓藥不是好事。

  如果一個人頭暈頭痛,吃了藥頭暈頭痛消退了,他一定會感激這個藥。但是,大部分高血壓的人,卻完全沒有不舒服的病徵。醫生量了他的血壓,然後告訴他:「你有高血壓,雖然沒有病徵,但是要吃藥,而且是要長期的吃。」所以病人心裡有疑惑、有些抗拒,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了一輪解釋,林女士終於明白吃藥的需要,但她再問:「如果吃了藥,血壓回復正常,可不可以停藥?」

  藥還未開始吃,就希望盡快停藥,明顯是抗拒血壓藥。這樣怕吃藥,又怎能讓藥有足夠的機會發揮作用呢!醫藥醫藥,不吃藥又怎能醫呢!林女士說:「藥物總有副作用嘛!」

  很多病人都經常說藥物有副作用,但是,是否真正明白甚麽是副作用,副作用對人體有甚麽影響嗎?這些影響重要嗎?一定帶來害處嗎?

  我們作為醫生的,開一隻確認有效的藥給病人,絕對不是為了給他們一些副作用。一種藥物需經過多年科研和重複測試,並臨床試驗,才會通過實效證明。當病人把藥放進嘴裡,或注射到體內,就會被身體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被吸收的則會分解排出。每一個過程,每一種成份都清清楚楚。每種藥對身體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都會一一列明,醫生都要知道。

  吃藥和吃糖果零食不同,我們不能把不想要的感覺,都稱之為副作用。例如作悶、口乾也列為副作用,其實那只是藥物發揮治療過程的現象。至於有些藥可能會影響身體某些器官的功能,也不表示是藥帶來的破壞,中肯一點的說,那是藥的限制,而不是藥的破壞。負責任的醫生會為病人留意,並適當的定期檢查可能受影響的器官的功能,目的是讓病人使用這些藥,可以得到最好的益處。

  很多時病人都喜歡「聽人家說」,其實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醫生如果不告訴病人關於藥物的「副作用」,他可能會去醫務委員會投訴;告訴他有甚麼甚麼「副作用」,他又有憂慮。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成藥,往往不說明有甚麼副作用,難道它們就沒有副作用?即使是標榜全天然成分的,為甚麽就一定沒有副作用?人蔘夠天然吧!不就是最天然的賀爾蒙!草藥難道沒有毒?白果的芯也含鉛啊!

  在香港使用的西藥,全都依法例向政府註冊,有甚麽問題都能查究。相反,大部分健康食品、維生素、補充劑都不是根據西藥條例註冊,它們未必經過嚴格科研和檢查。排毒丸、健康茶,我們知道是甚麽成分嗎?有甚麽副作用嗎?所以,擔心「副作用」,往往只是一種抗拒吃藥的藉口。

  經過一番解釋,林女士說:「如果醫生覺得我應該吃藥,我便吃吧,我甚麽都不懂。 」

  其實降血壓藥目的是要減低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我考慮到林女士的年歲、性別、沒有吸煙的習慣、沒有糖尿病、沒有膽固醇過高,根據國際的健康標準,她未來五年患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並不高,所以我反而認為她沒有急切需要用血壓藥把血壓降低。

  我對她說:「你可以放心,不用草草決定,今次我不會開藥。你不需要吃藥,我更輕鬆,因為不用為你衡量藥物的成效和反應。當然,這個不是我的目的。我希望你能夠多了解血壓病,清楚確立自己的治療目標,然後作出精明的抉擇,保障自己的健康。到時候,你可以充滿自信的告訴家人,你是清楚藥物的功效,而不再是甚麽都不懂。你可同意?」

  最後,林女士帶著似乎又喜又憂的心情離開我的診症室。因為她既為自己可以不必馬上要吃藥而開心,卻也因為沒有藥吃而擔心。也許這也是疾病的「副作用」吧!

院牧心箋 – 35

親愛的林太:

  不經不覺已認識你三年。看著今天的你,已經從舊日喪夫的陰霾裡走出來。不單珍惜自己生命,甚至以你的手工藝服侍別人。你的改變,令我驚嘆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奇妙帶領與醫治。

  與你相遇,是醫生轉介,但我更相信是上帝的帶領。那時你因燒碳而腦缺氧,身體不能活動。我初次見你時,看著你靜靜的坐在病房一角,面上帶著哀愁。我慰問你,卻沒有太多反應,只是你眼神把我的心留住了,並堅持每次到該病房,也都要陪你同行。記得有一次我唱了一首關於愛的詩歌給你聽,聽著詩歌,你的眼淚悄然掉下。我為你擦去眼淚,並默默祈求上帝也擦去你心中的哀愁。

  後來你一天天的進步,加上醫護人員對你的鼓勵與支持。你奇蹟地開聲說話,身體的活動能力也漸漸恢復。我驚嘆你的意志與努力,亦默默為你感恩。你知嘛,我最難忘的,是每星期也帶著詩歌和故事跟你分享,聆聽你的心聲與回應,並為你代禱。

  有一段時間因為病房編配,你不在我負責的病房,我們疏了連繫。但再聽聞你的消息時,卻令我內心一沈。你病房的院牧同事告訴我,你一直也不能離開亡夫的傷感情懷,每逢丈夫的生辰死忌也就加倍想著他,常常偷偷在哭,甚至盼望與他一起離去。我只默默的在背後為你禱告,不久後你又調回我負責的病房作跟進治療。

  這一次重遇,我們就更了解與深交。我雖然知道你深愛著因病而輕生的亡夫,但卻從沒體會到你與他關係的深厚程度。作為好媽媽的你,一直只盼望女兒安心在外展翅高飛,因此把所有難過都埋藏心底,但最終卻是壓跨了自己。你說,你的大女兒與我只差數年。我說,我若是你的女兒,就更巴不得想知道你真實的感受。就是這樣,我們展開了幾個星期的哀傷輔導和懷緬治療。你還以擅長的手工藝,並我們一起合作的創意,製作了一本悼念你亡夫的紀念冊。

  謝謝你願意與我分享你與亡夫相識相愛的甜蜜,並分擔你面對丈夫患病的心痛。對於自己曾執著於要跟著丈夫離世,你問我:「這樣的愛是否很自私?」我沒有太多回應,只說「愛可以讓人變得尊重和放手,亦可讓人變得控制與堅持」然後就讓你靜靜思考。很高興你最後選擇了諒解丈夫,並願意延續他的遺願 ── 好好照顧自己,並用心照顧兩個女兒。

  願主賜福你,繼續活出精彩的人生!

仍是關心您的
許院牧

解開心結:好好活下去!

  當一位媽媽得悉自己患上癌症,因害怕成為兒女的負擔,決定放棄所有治療,希望早日離世,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更不用成為別人的包袱。一位中年男士,因脊椎神經嚴重損害,下身癱瘓。 他一生從未遇過挫折,當知道餘生要靠輪椅代步時,感到絕望難過,不能承受這種「折磨」,便萌生自殺的念頭。

  在患病(尤指長期或晚期)過程中,部分的病者會出現較強烈的負面思想和情緒,甚至產生輕生的想法或行為。

唔想「累人累己」?

  若以為一死了之,便不用再負累家人,這是大錯特錯的! 病者的輕生,留給家人的不只是雙倍的哀痛,更是揮之不去的自責和內疚。 只要你是家庭成員,你的存在本身便能給予家人整整齊齊、穩妥的感覺。 不要輕易放棄能夠見證及陪伴兒女成長、結婚生子,與他們經歷同悲同喜的機會。研究調查指出,若有家人因自殺離世,他們會較一般人容易自尋短見。 為了愛自己的人,病者應肯定自己曾對家庭、社會所作出的貢獻,然後用坦然和感恩的心接受別人的幫助和關懷。

唔想成為「廢人」?

  不要讓病患成為你的全部,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患,縱使生活受到一定的限制,嘗試有彈性地作出合理的調整,盡量讓自己做回能力範圍可完成的事情(如:進食、更衣)。不要放棄外出散步、品嘗美食、閱讀、看電視、與親友共聚、參與教會聚會等機會。

  盡量把握時間,實踐未完的心願,探望遠方的親友、旅行、把自己寶貴的技能或人生經驗傳給下一代,甚至花點心思製作禮物(如心意咭、相簿、錄影帶等),留給家人作為紀念。如體力許可,更可參與義務工作,化悲為喜成為生命鬥士!

  部分病者更在患病時反思人生,從而再次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生活反變得充實有意義。

作為病者,當你想放棄時…

  • 有自殺的念頭不等於你真的想死,極有可能只是一剎那的衝動,代表你當時感到極度痛苦或絕望而已!
  • 給自己一些空間及更多的時間,您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等於需要立刻行動,請把自殺的「念頭」與「行動」留些距離,先讓自己的心情穩定下來、並冷靜地分析利害。
  • 您此刻可能感到很沮喪或絕望,但請相信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如:積極尋求病痛的緣由和接受治療、學習如何處理病患引起的不適、等待有效的治療。
  • 要知道世上仍有關心您的人(家人、親友、教會、社會服務機構、醫護人員),願意聆聽和了解你、幫助你面對困難。

想盡快擺脫尋死的念頭,你可以:

  • 先讓自己遠離所有可以傷害自己的物件、利器或地點。
  • 把自己有尋死的想法告訴家人或信任的人,或打自殺求助熱線,緊急時立即打999或到急症室求助。
  • 想一些曾令你愉快的人、物、事情,細細回想那些良好的感覺,令自己的情緒平穩下來。
  • 不斷為自己打氣,注入正面思想,如:「我要努力活下去」,「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可以尋求幫助」,「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作為家屬,如何幫助病者…

  • 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照顧病者的責任,以減低病者的內疚感和被照顧的壓力。
  • 多留意病者的情緒,如病者有不尋常的行為舉動 (如:將心愛物件轉送他人,預備自殺工具)或說話(如:表達希望死去,與親友道別),家人應直接查問病者是否有自殺的念頭,鼓勵病者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向病者表達愛和關心,認定病者的存在價值,願意與病者一起面對困難,使病者感到被了解、尊重和關懷。 同時,家人應格外謹慎,避免讓病者接觸自殺工具,與及盡量不讓他獨處。

專業的介入

如若病者有自殺傾向,病者或其家屬應主動向醫護人員透露,按個別情況,安排社工、院牧、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為病者提供情緒支援、心理輔導或藥物治療。

病癒隨心:更大的祝福

  我患有一個名叫「克隆氏症」的先天性疾病,這是一種炎症性的腸胃病,令致結腸、小腸和胃部發炎。雖然在孩童時期,我並未有受到這病太大的影響;只是到了初中,這病就開始發作,甚至整個中學階段,都可以說是在病中度過的。我是醫院的常客,特別在夏天。不知何故「克隆氏」總是要在六、七月到訪,令我常常不能如期考試,學業成績當然大受影響,運動項目與我無緣已不在話下,就連進食也得非常小心。例如要盡量少吃海產,更慘的是只要多吃一點紅肉也會胃痛得要命。即使性格樂觀的我,心裡也不禁埋怨,為甚麼上天要這樣苦待我!

  大部分克隆氏症患者的病發高峰期是在20至30歲,我也不例外。去年10月急性發病,排便時大量出血,醫生認為必須切除部分腸道,而且要在腹部開造口。由於我的情況複雜,手術未能一次過就成功,所以在短短一個月內,共接受了4次手術, 10次洗腹腔,每次洗肚都要把肚皮打開,並且要全身麻醉。由於手術後初期未能如常進食,只能以營養奶維生,體重足足「減了30多磅。回想那段日子,真的可以用「地獄」來形容,特別當獨個兒躺在深切治療病房的床上,真的好像完全的死寂,唯一聽到的就是醫療儀器的聲音。

  難過的日子過得特別的慢,如今已經住了8個月醫院,醫生說如果一切順利, 7月中就會為我做癒合手術。雖然我明白這並不代表已經康復,因為事實上這病是無法根治的,但至少也可算暫告一段落,讓我也可以離開醫院,重新返回工作崗位。

  在這段漫長的住院日子,我深深體會家人對我的愛。特別是住院初期,媽媽和弟弟每天都來回醫院多次,弟弟更為我抹身,實在令我十分感動。除了家人,還有不少朋友、同事、教會弟兄姊妹,甚至中學同學都來探望我,讓我發現原來身邊有這麼多人關心自己。照顧我的醫護人員,每當見到我在忍受著身體的痛楚時,都會給我安慰,讓我體會到,一句鼓勵的說話比一口嗎啡(鎮痛劑)還要有效得多。醫生還特別允淮我每天可以離開病房,在醫院的範圍內自由逛逛。他明白到把一個只得25歲的年青人長時間的困在病房裡,會令他抑鬱。所以對於他的心思,我實在萬分感激。

  當然不得不多謝院牧的探望、陪伴和祈禱。我告訴她當年是弟弟帶我參加教會,讓我認識主耶穌,使我懂得如何從埋怨到學習倚靠神;而在住院期間,院牧更解答了我不少有關苦難的問題。沒錯,因著親身體會過生命的有限,才明白到不單是我的健康,甚至是整個的人生都需要由神來掌舵;雖然患有這個先天性病似乎是一種不幸,但能夠在年青時就讓我學懂珍惜一切,這豈不已是一個更大的祝福嗎?

醫心直說:學會面對哀傷

  侯先生(化名)是一位中年商人,在內地設廠,從事電子行業。八年前與美蘭(化名)在內地相識及結婚。這是美蘭的第二段婚姻,她與前夫已有一子,年約廿歲。

  兩年前,美蘭患上胰臟癌,在香港的私家醫院做了手術。侯先生深信醫學昌明,只要肯付錢及尋找名醫,是沒有醫不好的病的。美蘭在私家醫院接受了一個多月的治療及得到著名的外科及腫瘤科醫生診治,侯先生亦耗費了三百多萬。但數月後,美蘭癌病復發及肝轉移。最後因身體衰弱,化療無效,醫生建議她不要繼續作激進治療。這個建議令侯先生覺得醫生放棄了他的妻子。更與醫護人員「鬧」起來,他認為醫院只會騙錢,並沒有用心治病,病人亦得不到應有的尊嚴。最後在親戚的勸喻下,美蘭轉介到公立醫院的紓緩治療病房。

  在紓緩治療病房的第一天,我接觸了他們。他們顯然很不習慣新的環境,也不相信美蘭的病已到了末期。美蘭則顯得很混亂和不安,侯先生也很煩躁,常常投訴病房環境和護士的照顧不足。同事亦申訴他們「有錢但無禮貌」。

  我留心了解他們的故事。原來侯先生對美蘭一見鍾情,雖然妻子婚後生活奢華揮霍,好逸惡勞,食煙飲酒,甚至終日沉迷麻雀賭博,但也從不罵她管她,只作勸喻,直至妻子生出病來才感到後悔。於是寧可傾家蕩產,也要幫妻子治病。但妻子的病卻無法醫治,使他不但感到無奈,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並且侯先生本身也有心臟病,他亦多次因為激動而感到心胸不適。

  在得悉他們的故事及了解美蘭病況後,我先讓美蘭的不安和混亂得到平服,再幫助她的痛症和嘔吐得到控制,然後就讓侯先生了解妻子的病情的嚴重性,以及讓他參與治療中的每一個決定。每當侯先生在討論病情後,總會情不自禁的落淚或遷怒於醫護人員,那時我會讓他的繼子或弟弟從中幫助勸戒或給予安慰。我們鼓勵侯先生多點陪伴妻子,及鼓勵他們互相表達愛慕和關心。侯先生因為害怕妻子剩下的時間不多,甚至推遲了自己心導管手術的安排,希望可以有多些時間陪伴妻子。

  在美蘭臨終前幾個星期,她囑咐侯先生要照顧自己,保重身體,更清楚交待日後的喪禮安排。最後,他們在紓緩治療病房度過九周年結婚紀念。幾日後,美蘭便釋懷地離去。

  一個月後,侯先生間中致電給我,訴說他仍是很掛念妻子。他經常哭泣,感到孤獨、無助,思念的情緒反覆出現。我每次都向他表達關心,並嘗試感受他的哀痛,又鼓勵他採用一些宣洩方法來紓緩起伏的情緒,並提醒他要有適當的休息、睡眠及攝取充足營養。大約六個月後,侯先生從哀傷中度過來,亦聽從了妻子的遺願,保重自己,做了心導管手術。

  有一天,他在醫院約見我,說他已想通一切及學會了面對哀傷,也懂得如何把它轉化,他更感謝醫護團隊在這段日子真摰的關懷及體恤,還贈送了我們一面錦旗。

打開心窗:遺忘也許是幸福

  如果有一種病是「幸福」的,那麼,這種病,可能是腦退化症。

  我祖母生前住安老院,那裡有好幾位患上腦退化症的老人家。其中一位是叫志群的婆婆。我還記得她的模樣:瘦小得像一枝乾癟的草,站也站不穩,老是坐在大堂中細說當年 —— 聽眾就只有她自己;說的雖也是廣東話,但內容混亂、時序顛倒,根本無人能懂。有時,姑娘稍有空閒,停下來「搭訕」,總會被志群的話弄得哭笑不得。記得有一次,院友坐在大堂一起吃飯,志群忽然指著大家,含糊地說話。姑娘追問下,她重複了幾遍,我們終於聽懂了。原來志群指著其他老人家說:

  「他們,都是我的孫仔孫女!」

  眾人哈哈大笑起來。志群聽到大家的笑聲,也就笑得更響了。說也奇怪,到志群真正的孫兒來探望她時,她又能認出來,一樣高高興興地吃孫兒拿來的點心。

  另一位患者婆婆叫何鳳,一向「神神化化」,姑娘給她起了綽號,叫「神鳳」。「神鳳」人如其名,來無踪,去無影,最喜歡就是「離家出走」,經常站在安老院門口找機會出外「逛街」。好幾次她都成功「突圍」,幸好姑娘知道她的壞習慣,時時留心,總算及時把她帶回來。不過,有一次,「神鳳」趁來客開門時,竟偷偷溜到街上。姑娘發現後,馬上外出找尋,並在安老院附近的一家便利店門外,看見一位警察正和「神鳳」談話。原來警察見她身穿睡衣,四處遊蕩,便打算上前查詢;豈料未開口,「神鳳」便主動跟他說:「警察先生,我偷走了,迷失了路。 」警察答:「既然迷路,你為甚麼要偷走?」然後「神鳳」便哭起來。這次算是有驚無險,她回去後便倒頭大睡,姑娘卻是驚魂未定。後來我才知道,「神鳳」有一次偷走,上了巴士,由安老院所在的佐敦到了觀塘,後來是司機把她送到警局。姑娘幾乎以為歷史重演,真是嚇個半死。倒是「神鳳」之後甚麼也忘記了,繼續吃喝睡覺,翌日一樣在門口前徘徊 ……

  最著名的腦退化症患者,可能是高錕教授吧!一次,我在某大商場的一家咖啡店內,無意中見到兩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在吃茶。留神一看,其中一位老人就是我的母校校長高錕教授啊﹗只見他專心地吃著面前的冰淇淋,一副心無旁鶩的樣子;高太太和中年人則一本正經地不知在談些甚麼。我想,當年高教授研究光纖時,也許有如此刻專注啊﹗

  想起兩位婆婆,想起高校長,我不禁問:其實,做人是清醒的好?還是傻頭傻腦快活些?

打開心窗:生命的智慧

  內地作家及漫畫家鄭辛遙先生的作品常常能觸動人的思緒與心靈。他的作品不但在內地受歡迎,即使在歐美及亞洲都得到欣賞。可見好的作品能超越地域甚至種族的阻隔,因為人的心靈對美善有相同的感應。以下分享鄭辛遙《智慧餐車》中的一些精句(粗體字部分),也續筆寫下一些領會。

  光環有多大,靶子就有多大。從新特首梁振英身上,相信我們都能夠感受得到。命運就是你所做的錯事和蠢事加起來的總和。無論我們有沒有光環,都要小心避免做錯事和蠢事,否則一旦曝光,就要受靶了。因為世上沒有比白拿的更貴了。

  時間就是金錢,但時間比金錢溜得更快。金錢溜了,還可以把它賺回來,但時間溜了,就永遠找不回了。騰不出時間休息,遲早會騰出時間生病。這話可能不中聽,但如果臥在醫院裡的人仍然沒有留心,恐怕不但會「白病一場」,而且可能還要「再病一場」。多數的人在關心你是否飛得高不高,少數的人在關心你是否飛得累不累。當你累了的時候,那些鼓勵你高飛的朋友,可有來陪伴你?

  感覺自己幸福的人,是真幸福;感覺自己是聰明的人,是真愚蠢。幸福是一種感覺,真正的幸福,是一種真實的感覺;而真實的感覺,是有「真實」支持的。因此是持久的,也是經得起考驗的。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聖經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英文卻是The LORD is my shepherd,I shall not want (我無別求)。不至缺乏,給人富足的感覺;I shall not want,更有滿足的意味。少計較,多感恩,更快樂。

  人生沒有綵排,每天都在直播。冰心說:年青人!為了將來的回憶,小心描你現在的圖畫。其實,生命的每一幅圖畫,豈不都要小心的描?又何止是年青的那一幅!要記得,每一種上坡都有下坡。因為生命是一條單程路,我們必須懂得下坡,才能回到生命歸宿之處。你可以不信命運,但必需相信因果。相信命運,是愚昧;相信因果,是智慧。因為相信命運的放棄把握自己,相信因果的卻會珍惜自己。相信因果不是迷信,相信因果的人更需要尋找那一位是「施行報應的」,並且能夠謙卑、堅持,坦然面對生命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