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回鄉.客棧 ─ 途經義莊的最後一程

  電影《落葉歸根》中,病重的朋友向主角訴苦,說害怕客死異鄉後會化為無主孤魂,得到主角一口承諾:「你過身後,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鄉!」其後朋友病逝,主角果然歷盡千辛萬苦將朋友背回鄉間。電影除了展現朋友間的道義,其電影名稱亦道出中國人對身後事的傳統觀念─落葉歸根、入土為安。這種觀念在華人社會一直根深蒂固,及至十九世紀,遠赴重洋的華工亦希望自己的遺體能運回家鄉安葬,當中義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何會有義莊的出現?

  義莊建立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為海外華人提供原籍歸葬服務;第二,為本地居民提供暫時安放先人遺體的地方,使他們有足夠時間尋覓合適墳地。

  探究前者,得一提海外華僑在異國所建立具有地緣色彩的會館和血緣色彩的同鄉會等組織,這些組織除了維護會眾的自身利益外,亦會提供喪葬服務;而義莊則應運而生,成為運送的中途站。中國人重視鄉情,加上對先人遺體的尊重,所以客死異鄉也要將遺體運返出生地,讓落葉得以歸根。即使不幸未能將先人的遺體運返,他們也會運送一個空棺木回鄉,當作運回死者的靈魂,圓死者「回鄉」的心願。所以義莊有時候也會接收到空棺木。

  至於暫放先人的用途則源於中國人多信風水命理。信者認為山墳地點和落葬的時辰會影響後人的壽元或健康等問題,故此為先人下葬不能輕率急切;加上葬禮往往要等死者家屬到齊才可進行,而集合家屬亦需時間,義莊正好解決了棺木暫存的問題。

東華義莊聞名海外

  本地以至海外華人都對義莊服務需求殷切,但多年來能夠聞名海外的服務單位,要數東華義莊。東華義莊特別獲華人信任,內在條件方面,因東華三院乃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而且總理大多是非富則貴的商人,早年他們又可以「捐官」,意思即是可以買官,所以他們能同為官員和商人,與海外接觸頻繁,為處理義莊的問題帶來便捷;外在條件方面,香港的地理位置適合成為轉口港,而且政局相對於內地為穩定,為香港成為原籍歸葬的中轉站帶來機遇。

  再者,東華義莊所提供的服務十分仔細周到,不單只是照顧離世者,也照顧正在航行去美洲途中的華人。當年東華三院會施贈數副棺木予航赴美洲的輪船,萬一有華人於航行的途中離世,船上職員便會把他的遺體暫存在該副棺木中,抵美後再交予東華義莊處理。由於當年華人稱美洲為金山,所以有關棺木也稱為「金山棺」。

東華義莊遇到的困難

  隨著義莊營運日久,名聲開始建立,東華義莊受到海外華人信任,營運上的困難亦接踵而來。

  首先,戰爭幾次令到義莊營運幾乎停頓,戰事每禍及香港,棺骨運送便被大大阻撓。在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日本禁止香港輸入物資到內地包括棺骨,從外地送抵香港的棺骨結果要囤積至戰爭結束才能運返內地。但數年後又爆發中國內戰,棺骨運送再次停頓。雖然戰事過後,棺骨運送回復正常,但一時之間也難以處理之前囤積在義莊的大量棺骨,即使擴建地方仍未能解決義莊過度擠迫的問題。當時幸得各同鄉會及其他團體攜手合作存放義莊棺骨,問題才得以舒緩。

  但即使在和平年代,運送路線暢通,東華義莊仍要應付好些「麻煩」。當年東華義莊會運用俗稱「蝦苟艇」的小型漁船,將先人棺木經水路運返內地。對於有關運費,東華已經要常常處理長生店「坐地起價」的情況;在船運過程中,更要面對地方官吏以至海盜的勒索。義莊提供的服務表面上受到各種協議和法規保障,但按當年香港和內地的法治水平,即使掛著「東華義莊」這個金漆招牌,亦難保一帆風順。

  雖然東華義莊遇過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它依然營運至今,甚至名人蔡元培先生、林百欣先生、周啟邦先生等遺體也曾安放於這裡。或許今天大家提及義莊就只聯想到死亡,然而它百多年來卻撫慰過無數海外華工,是達成他們落葉歸根這個心願的一個中轉站。它不但見證了百多年來華工在遠洋漂流的辛酸史,對傳播中華文化的鄉土觀念更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