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年年都「派糖」───力抗小兒麻痺症

  子女病倒了,父母除了心痛之餘,最頭痛的問題相信是如何逗孩子乖乖服藥。也許藥廠商也了解父母的困難,所以給小孩子服用的藥水總是五顏六色,即使味道難算可口,至少也有利於幻想。若然藥物與糖果真的能夠二合為一,那可真是普天下父母與孩子的一大喜訊!其實這亦非天方夜譚,翻開你小時候的記憶,有否曾經為了吃一粒護士所派的方糖而排過隊?

小生命的大敵人

  50至60年代的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擠迫,衛生欠佳,許多傳染病長期威脅著普羅大眾,除了例如肺結核(肺癆)、霍亂、天花和流行性感冒這些多年來廣為人識的傳染病,一些專針對幼童的疾病常令父母們提心吊膽,小兒麻痺症就是其中之一。

  小兒麻痺症又名脊髓灰質炎,該病毒經食道侵入人體後,會隨著血液循環進襲中樞神經系統,破壞肌肉功能。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和全身不適,數天後全身疼痛、肌肉痙攣、四肢震顫、肌肉麻痺甚至枯死。若控制呼吸的肌肉也受到傷害,病人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嚴重者可以致命。由於此病毒經人傳人,若然患者的居住環境衛生欠佳,排泄物處理不妥善,病毒散播的機會便更高。

與別不同的疫苗

  政府要幫助市民解除傳染病的致命威脅,除了從改善衛生環境和市民的衛生習慣著手,另一個普遍使用的方法,便是替市民接種疫苗。小兒麻痺症於60年代初在香港爆發,確診個案由1960年的148宗逐年上升, 61年出現184宗, 62年則升至363宗,患者絕大部份是初生至五歲的幼童,而三年來錄得的死亡個案也同樣上升,分別為23人、39人和52人。眼見情況岌岌可危,加上此病並無根治方法,政府急忙於1963年一月推出預防小兒麻痺症運動,呼籲家長帶子女到港九新界各醫院、診所、母嬰健康院等接受疫苗,當局另特設流動疫苗分發站,務求方便市民和加強宣傳。

  今天為人父母者大都試過多次帶子女接受疫苗注射,每次都是「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但有別於一般注射式的疫苗,當年政府所採用的預防疫苗,是剛被引進的沙賓口服劑。對於手抱嬰兒,護士會將混和了糖漿的疫苗直接滴在嬰兒的舌頭上,而小童的服用方法則非常有趣,護士會將一塊滴有疫苗的方糖送進小童的口中。這種服用方法真是一絕,不論父母與小孩子都肯定樂於接受。這疫苗的服用程序還有一個特點,服用者必須在第一次服用後八個星期再服第二次,否則無效。

本土個案絕跡

  首年的預防小兒麻痺症運動成效立竿見影,1963年呈報個案頓減至53宗,死亡案例也大幅下降至只有4宗。可惜,父母們對此病的防範意識似乎未有真正建立起來。事隔一年,在1965年首十個月,呈報的小兒麻痺症個案又回升至128宗,當中15人死亡。其實此病的預防疫苗自1963年開始一直在全港各醫療機構免費提供,可惜一些父母沒有好好利用,他們有些會懷疑疫苗的安全性而拒絕服用,而即使有帶嬰兒服用疫苗的父母,當中仍有15%沒有再帶子女回去服用第二次,以致疫苗根本沒有生效。為此,醫務處再次發動宣傳,由醫務官員透過傳媒以真實病例向市民解釋此病的可怕,並呼籲家長帶子女服用疫苗。類似的預防運動亦於往後多年的冬季推行,以助嬰兒抵抗病毒於春夏來襲。

  經過社會多年來的努力,香港在1984年開始便再沒有出現本土性小兒麻痺個案,世界衛生組織亦於2000年10月30日宣佈,本土性小兒麻痺已在「世衛」西太平洋區(包括香港在內)的37個國家和地區絕迹。而使用數十年的口服疫苗,近年已被新發展的注射式混合疫苗所取代,排隊等食方糖的有趣體驗亦已成歷史。畢竟糖果歸糖果,為免小童誤服,良藥始終應該是苦口的好。

心得其法:如果家人失去精神能力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需要先界定何謂「失去精神能力的人」。這包括:

  1. 精神紊亂者至不能管理其財產及事務的人士。
  2. 弱智人士(低於智商70)

  以下的兩個案例,說明有一些人會因為失去精神能力,不能照顧自己或辦理事務,因此他們必需有其他人代替他們行使屬於他們的權益。

  康仔年屆35有多,中度弱智,年老的父母日漸失去能力照顧他。康仔的大姊希望送他反內地,在鄉下替他找一個太太照顧他。但康仔的弟弟反對,認為他留在香港繼續宿舍的生活,在庇護工場工作較好,一家人經常為此事爭吵不停。

  黃太患上老人痴呆症,失去能力動用戶口的金錢,但她每月要支付生活及醫療的支出,所以必須向銀行提款並要變賣名下的房屋套取現金。

  親友倘若是成年的「失去精神能力的人」,像黃太有現款不懂得去提取,有房屋卻不懂得變賣,既不能給予醫生恰當指示,又或像康仔不懂得安排本身的事務,該怎麼辦?

1. 非正式安排處理

  失去精神能力的人因為沒有足夠能力為自己作決定,而需要親屬、專業人士或社會工作者代他們作出決定;只要該決定符合那一位失去精神能力的人的最佳利益,便是合法和合適。例如社署會接受由家人代替精神病患者簽取綜合援助金。

2. 申請監護

  如果非正式安排不能發揮理想效果,例如失去精神能力的人的親屬彼此之間意見分歧,便需要提出監護申請,因為監護人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和決定權力。這避免了集體決定容易衍生的衝突,只是由那一位家庭成員作監護人,才是最關鍵。申請可向「監護委員會」提出。但需先有醫生證明受監護者的確為「失去精神能力者」;並由社會福利署社會工作者作調查家訪,最後由監護委員會批准,並委任監護人。

  受委任的監護人,可以代表沒有精神能力的人在醫療或財務上作出決定,亦可代他們持有、收取或支付每月款項(現時為最高港幣10,500元),作為他/她的供養或其他利益。但監護人有法律責任保存適當記錄及賬目。

3.產業受託監管人(Committee of Estate)

  像黃太的案例,她的丈夫或子女需要向法院申請成為產業受託監管人才可以為黃太的福祉處理她的錢和物業。

  產業受託監管人的權力範圍很闊,如經法庭批准可以包括替失去精神能力者投資、買賣物業租賃、簽約等等。他有責任向法院作出報告。

*本文作者為資深事務律師。

關心健康:尿頻

  正常成人日間小便次數4至6次,夜間0至1次。若次數明顯增加則屬尿頻,尿頻是一種症狀。如大量飲水或在冬季,尿量及小便次數亦會增多,此屬正常現象。

  尿頻的原因較多,大概可分為幾種。有部份糖尿病患者,除了有小便頻及尿量多之外,還有口渴多飲、多食、消瘦等症狀出現。有些女性因子宮肌瘤增大或妊娠期胎兒子宮增大,壓迫膀胱致膀胱容量減少,也會有尿頻的可能。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的患者,在炎症刺激下,會同時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不適。有些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結石、也有尿頻的現象。還有一種尿頻,就是當精神緊張、焦慮或恐懼時出現,多發生在日間或夜間入睡前。其他如腎盂腎炎、前列腺疾病、膀胱癌、膀胱結核等,亦會出現尿頻現象。

  有部份尿頻病患者,身體沒有實質性病變,每當過度疲勞,或過食生冷食物時,小便就會頻密,此乃體質虛弱,即中醫所說的脾腎不足,膀胱約束欠佳所致。

  積極治療引致尿頻的疾病,平日持之以恆做適量運動,生活要有規律,飲食均衡,遠離煙酒和刺激性飲食,保持良好的情緒等,這樣才可將尿頻治癒。

  如果屬於體弱小便頻數,而無其他實質性病變者,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蓮子芡實瘦肉湯

組成:蓮子五錢、芡實五錢、豬瘦肉六兩、生羌一錢

功效:健脾補腎、縮小便

  • 蓮子—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用:養心安神、益腎固澀、健脾止瀉
  • 芡實—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用:固腎澀精、補脾止瀉、袪濕止帶
  • 豬瘦肉—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用:滋陰潤燥、益血
  • 生羌—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用:發表散寒、溫中止嘔、解毒除啖
  • 性質:平和

適應證:脾腎虛損之遺尿、夜尿、小便頻數

使用注意:外感、便秘、小便艱澀均不宜

製法:

  1. 蓮子、芡實用清水浸洗
  2. 瘦肉洗淨切片出水
  3. 生羌去皮洗淨切片
  4. 將所有材料用清水五碗煎存二碗,加鹽少許調味即成。

服用法:飲湯吃渣、溫服

關心健康:女人五十

「心煩、多疑、潮熱……」多年前,有廣告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更年期的女性,最後廣告提出的解救方案,是原來大家都需要「靜心」。究竟,更年期是否真的這樣令人心煩意亂?更年期是否如洪水?更年期女性又是否像猛獸?

  眼前的何女士,一頭嫵媚的卷髮,高雅的上衣,還配襯著一對晶瑩的珍珠耳環,充滿著成熟女性的韻味,可是在診症室中,她雙眉緊鎖,甫坐下來即問:「醫生,我還算是個女人嗎?」

  我被她這個問題弄得不明所以,定定的望著她,她嘆了一口氣:「醫生,我已有半年沒有月經了,我感覺自己已不是一個女人了。」

  不少女士都像何女士一樣,早已「風聞」更年期的女性大概會有何徵狀,但當真正面對更年期的來臨時,還是未能接受這些轉變。其實,凡事總有兩面,何女士因月經而來的「身份危機」,對某些女士來說,停經可是「乾手淨腳」的樂事,認為從此免去很多煩惱。

何謂更年期?

  所謂更年期,是指女性絕經前後的時期,卵巢的功能,從「最佳」的狀態,逐漸進入「退休」的狀態。而身體亦從性成熟期,進入至不能生育的階段,以絕經為一個明顯的分野。

  而月經改變,是進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標。有些女士可能月經周期延長,如以前每月來經一次,慢慢延長至個半月才來經一次,再逐漸延長至兩個月、三個月等,而行經時間就會縮短,經量愈來愈少,跟著慢慢就會停經;也有部份女士月經周期變得不規則,如行經時間延長,經量多,甚至大出血等;但亦有部份人會突然停經。如果女性連續一年沒有來經,而又沒有其他病理因素,就屬於自然絕經,大部份中國女性都是五十歲左右,就會進入更年期。

  期間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容易引起一些生理變化,如潮熱、多汗、煩躁、失眠、心慌、尿頻、容易疲倦等,但這些症狀大都屬短暫性的,可以控制或避免,大部份的女性都能平穩過渡。

更年期的煩惱

  不過,要留意的是,更年期的女性,由於失去雌激素的保護,的確令生理上出現了一些變化,令患上慢性病的機會增加。例如因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而令女性骨質流失得更快,因而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或更容易出現骨折;而體內的血脂膽固醇,亦會上升,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

  聽過不少男士取笑一些脾氣壞的女士,會說她們是「月事到」或「更年期」,彷彿女性的情緒,是受著荷爾蒙的變化而改變。這種論點只能算是部份正確,因為除了生理的變化外,踏入更年期的女性,亦正面對不少社交上及身份上的重大轉變,因而令她們承受較多的精神壓力。

  更年期出現的時間,多是在五十歲左右,那時子女可正值青春期或已長大,進入追尋理想,展開拼搏生活的職場階段。從前在家中吵吵鬧鬧的一班「嘩鬼」一下子消失了,子女對自己的依賴亦減少了,婦女由從前「周身唔得閒」,變成「成日好得閒」,這種「空巢」狀態,確實需要很大的適應。

  而孩子離巢,代之而來,可能是年紀漸邁的父母,更需要依賴更年期婦女去照顧;又甚或是身份的轉變,從「媽媽」,升級至「嫲嫲」階段;婆媳相處,照顧孫兒等問題,隨時都成為更年期婦女的壓力點。所以更年期婦女,更容易焦慮、暴燥,甚至患上抑鬱症。

  可見,更年期的問題,並非單純由生理引起,社交及家庭的改變,亦令更年期婦女增加不少壓力,所以要預防更年期的問題,應以全方位從多處著手。

輕鬆面對更年期

  首先要明白的是,更年期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世界上有接近一半人口,已經或將會經歷更年期的種種變化,既然無可避免,何不坦然面對?用一份新的心情,去接受一個新的身份,或許你會找到失落多時的冒險精神及新鮮感。

  也請你記著,你絕非孤軍作戰,遇有問題,不要羞於啟齒。不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幫忙,與另一半商量,也是很好的舒壓方法。從前將全副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現在他們離巢找尋自己的人生時,亦正是你與老伴展開新的「二人世界」的好時機,與子偕老的,畢竟是你那另一半。

  身體方面,萬試萬靈的藥方,就是多做運動,這樣既可保持身體最佳狀態,也有助放鬆心情,減低更年期的徵狀。加上定期找醫生做相應的檢查,如子宮頸抹片、乳房、骨質密度測試、心血管風險評估等等,已是萬全之策了。

  如真的發現很多更年期引起的不適,可以與醫生商量,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發現情緒有抑鬱或焦慮的情況,亦不妨坦然與家庭醫生商量,數據顯示,藥物或心理輔導,能治療更年期相關的情緒問題。

  人生每個階段都不同,但都離不開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層面,只要我們存開放的心,坦然去面對,與家人及專業人士商量,定能解決很多問題。

院牧心箋 -19

親愛的Mary:

今天下班,回家途中,傳呼機啤啤響起來,即時拿起手機回電。聽筒傳來你清脆喜悅的聲音:「我不在醫院,我現在是在家裏。院牧,你記得上次在醫院的走廊嗎?當時你用輪椅接我到二樓餐廳去吃下午茶,期間有人在走廊採訪及拍攝,你還告訴我,他們距離我們那麼遠應該拍不到的。昨晚我看電視,原來我們做了佈景板,我即時用手機拍了下來,下個月我返來覆診時拿給你看…」

真的很開心接到你的電話,更因為你想告訴我那天在走廊的趣事。

收了線之後,腦海浮現一些的片段。認識你差不多十年了,那次你因急症回來看病,但等待又等待,經過了一個漫漫長夜,再過了一個上午,仍在等待的你發出求救,求救聲來到院牧部,我如空降兵在急症室四處尋找你。相遇的一刻,只見又倦又冷又餓的你瑟縮在一角,你需要一碗熱辣辣的湯麵、一杯熱茶及一位熱情的救星。

自此之後,你每次入院,都會主動告訴我。我們分享家事、生活事和信仰事,然後一同祈禱。可是後來你不再告訴我你入院了,就是巡房時遇上你,你也請求我只要細細聲為你祈禱,因為你不想別人知道你是基督徒,聽到你的心聲,我心裏很難受。

去年的冬天,你再次入院。憔悴的面容,憂鬱的眼神,一望就讓人感受到病痛帶來的折磨。為了幫助你可以再站起來,當務之急必須先讓你重拾那信心。我想,先由簡單做起吧。除了用心聆聽、陪伴、禱告之外,每天就是鼓勵你進食,還得先了解你喜歡的食物及飲品。還記得有一次,按你的要求,在擺放便盆的椅子旁邊我們一同享用下午茶。看見你開心的神態,我已不再計較了。後來你的身體漸有起色,可以接你到小禮堂參加週五崇拜,再進一步,你可以回家過年了。

幾個月前,你回來覆診,我們在二樓餐廳見面。那次,你告訴我,不要叫你Mara(從前的名字),你不喜歡這名字。因你自小就患病,過了多年才知自己患的是紅班狼瘡症。媽媽早死,在年少時,爸爸又不疼愛自己,雖然有姊姊和妹妹,但久病難顧,她們有她們的生活。你要改一個新名字,要重新再來。今天,從電話聽到你的心聲:「院牧,我現在要好好活下去,長期一個人住會很寂寞,有病纏身更感覺孤單,甚至沒有人理會,所以我要返敎會,在家要讀聖經,求神不要讓我辛苦,我已經好滿足。」

親愛的Mary姊妹,謝謝你的電話,你知道嗎?能夠知道有一個人可以從消極中重拾對人生的盼望,再沒有比這個讓我們更滿足了。

願你常常喜樂!期盼再見的日子。

愛你的院牧 桂蓮
2009年11月

解開心結:無藥?可醫!

  濫藥問題近來成為城中熱話,每天翻開報章,各大小新聞中都少不免出現一兩則關於「索K」或驗毒的報導。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濫藥問題其實多年以來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

濫藥的歷史

  翻查歷史,現今毒品中有紀錄的第一種,應該是提煉自罌粟的鴉片。人類早於新石器時代(公元前9400至3500年)便懂得利用它的鎮痛效果。鴉片直至十四世紀才開始被用作非治療性的娛樂性用途,十八世紀更傳遍世界。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鴉片類毒品(包括鴉片煙和海洛英)幾乎是唯一選擇。其他各式各樣的毒品,包括大麻、咳藥水、甲基安非他命(俗稱 “冰”)、安眠藥、氯胺硐等等,一直到九十年代開始才較常被濫用。

  自古至今,被濫用的藥物都有一個共通點,當他們被適當運用時,都是一些可以造福人群的醫療藥物。在濫藥這個問題上,藥物是一個媒介,一種被人利用而達到某些期望中效果的物質。當然很多被濫用的藥物於生理上會造成一系列上癮反應,但濫藥者本身於這個問題中亦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是從心理學去研究濫藥問題的出發點。

心理成癮之路

  濫藥者在未接觸藥物前,由於成長經歷和身邊環境,對藥物所帶來的後果都有一定期望和理解。有些人期望用藥物來逃避負面情緒,有些人則用來提升正面感受,更有些人認為用藥會帶來身邊朋輩的認同。因此藥物被利用成一種能改變經驗和人際關係的工具。研究指出,一旦對藥物產生期望,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這些期望會令用藥者較集中和記得合乎他們期望中的反應,因而塑造了用藥後的主觀經驗。
當濫藥者接觸過藥物後,而藥物亦帶來合乎期望中的即時效果,由於「經驗影響行為」的道理,濫藥者往後用藥的機會便會增加。更甚是,濫藥若被用來暫時逃避問題和減輕負面感覺,藥物便慢慢成了心理上的倚賴,並利用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每遇問題,都會尋求藥物來「解決」,慢慢形成一種習慣。當濫藥行為變成習慣,濫藥者的生活各個層面都會圍繞著這個濫藥問題而改變,令濫藥行為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不少濫藥者起初都是基於「玩玩」、「我玩藥」的心態,其後慢慢步上越吸越多、越吸越密的倚賴之路。不止一位濫藥者告訴我,他們濫藥之初大都是週末逢場作興時才「索K」,後來越「索」越密,到了每天以至每小時皆不能沒「K」的地步,甚至比喝水還頻密。

  當然,長期濫藥會帶來種種不良後果,但何解這些負面後果卻影響不了濫藥的行為呢?原因是當這些因濫藥而起的問題出現時,濫藥者反過來會利用藥物幫助他們即時(雖然只是暫時)「處理」這些問題,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的出現。

心理上的治療和康復

  從行為改變的角度看,要改變一個習慣和拆解其背後種種因素和惡性循環,足夠強的動機以及有效的技巧和支援是必須的,心理治療更可扮演催化改變的角色。當濫藥問題的程度較嚴重或引伸出的問題範圍甚廣時,專業介入就能發揮更針對性的作用。

  當濫藥者尋求臨床心理服務時,臨床心理學家可以:

  • 對其問題作出深入的評估
  • 按著評估中所得的資料,攜手與濫藥者一起訂下改變濫藥道路上的目標
  • 利用心理治療所發揮的功能和提升動機的技巧協助濫藥者釐清內心的矛盾和堅定自己的信念
  • 教導濫藥者管理情緒、思維、心癮和實際問題的技巧,從而提升他們處理高危情況和預防重吸的能力
  • 若果濫藥者出現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人格障礙問題等等),心理學家亦會「對症下藥」,安排適當的心理治療

  除處理濫藥者個人之外,濫藥者身處的環境對他的影響亦需要注意。從現實層面看,和濫藥者接觸得最多的通常都是他們的家人或身邊人。外國就有心理學家致力研究透過這些「關懷且重要的人物」 (Concerned Significant Others; 簡稱CSO),提升他們處理與濫藥者之間關係的技巧,從而令濫藥者的無藥生活比濫藥生活更吸引。從經驗上看,這些「關懷且重要的人物」往往都有很大的動機去幫助濫藥者,而不少濫藥者其實都很重視和他們的關係,甚至會對他們感到內疚。由此可見,重新給予濫藥者和他的家人一個重建關係的機會和方法,對濫藥問題的治療和康復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我一分力

  以上談到有關濫藥問題,都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的層面。要清楚了解和針對濫藥問題,我們需要有更開闊、更全面的角度。濫藥問題牽涉的範疇其實甚廣,沒有人能在這問題上獨善其身。當我們下一次從報章、從其他媒體、又或者從身邊的親友同事聽到一些有關濫藥的事情時,試試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關懷濫藥這個社會現況。

病癒隨心:有人明白和支持是那麼重要

  2000年因為自己精神壓力太大,整個人崩潰下來,最後入了醫院。在住院期間,遇上了張院牧,她知道我心裏有很多鬱結,於是很主動的與我傾談。最初我也不大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但她卻很有耐性地等候和引導我,漸漸地我開始與她談及我的過往,她很用心地聆聽,雖然我常常重複又重複地說,但她卻依然耐心地開解我。我不是信教的,但也不抗拒她為我祈禱,因為每次祈禱後心裏都會平靜多一點。我總覺得張院牧的出現是上天的安排,因為到了03年,我的身體出現了罕有的病,纏繞我至今天,幸好有張院牧一直與我同行。
  我所患的病俗稱「硬皮症」,屬於結替組織科,病徵類似紅斑狼瘡或類風濕病,總的來說就是免疫系統失衡。最初發病時,還以為自己只是患了嚴重的感冒,漸漸發覺手腳無力,全身骨頭痛得要命。醫生知道情況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於是為我照肺驗血,並且初步懷疑我患的是紅斑狼瘡病。由於我的關節持續地痛,醫生說不排除我有退化性關節炎,於是不斷地吃消炎止痛藥。
  直至05年,醫生才確診我患的是硬皮症。由於這病比較罕見,更可以說是沒有絕對的良方,所以也是邊服藥邊觀察。西醫以外,我又試過中醫、針炙、水療等,但都幫助不大。由於關節太過疼痛,晚上不能成眠,整個人疲倦不堪,心裏的苦澀更是難以形容。
  雖然我沒有住院,但張院牧說過若有需要,可以聯絡她;所以當我情緒低落時,便會致電給她,向她傾訴我的苦情。她很明白我的感受,並且多加安慰,還鼓勵我不要放棄。若不是有她的開解,恐怕我也無法行過這幾年黑暗無光的日子。原來在病患中,有人明白和支持是那麼重要!
  除了張院牧,我也要多謝我的家人。由於骨膠原失衡,令到手指經常痺痛,醫生叮囑我不要濕冷水和接觸冷凍東西,所以丈夫分擔了不少家務和煮飯等工作,讓我可以輕省一點。
  多年來吃不同的藥,身體出現了很多副作用,心肝脾肺腎都有或大或小的毛病,連眼睛也有問題,總之全身都不妥當,現在更要定期到醫院做物理治療。我知道這個病不會離開我,我只有與它共存。還幸我仍能樂觀面對,我常常安慰自己,現在還行得走得,已是一份禮物。從前因為家庭的問題帶給自己很多煩惱和壓力,經歷這幾年的大病,我也學會了盡量放開;或許這也是上天的安排,原來人生確實有學不完的功課!

醫心直說:他們都像睡美人

  已經是晚上11時了。我提起腳步,悄悄的走進病房,看看他們怎麼樣。好極了!他們都像睡美人一般,還邊睡邊奏出規律的聲音;他們可愛的睡姿,就像捲曲在母腹內的小寶寶。噢!還有他,他還未把眼鏡除下便睡了,咀角還有甜甜的笑意。他們每個都睡得如此安寧,如此放鬆和感到安全,一點兒也感覺不到我的出現。

  在老人內科病房服務只有短短三個月,以前從沒想過原來老人家是如斯的可愛!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天真、單純和需要呵護。接觸了他們之後,我對他們有一份莫名的尊敬,因為他們曾經把青春和力量貢獻給社會、默默耕耘,直至年老體弱;現在豈不是我們有機會回餽的時候,好好讓他們得到保護和照顧嗎?

  我很享受當夜班,因為晚上的病房顯得格外寧靜,一切都變得慢下來;當然,有時也有獨自一人孤單和無助的感覺。不過,這一份孤寂的感覺很快就會被病房中的安祥所驅散。因此,雖然晚上巡房並非我的份內工作,但我卻很喜歡走到病人當中,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入睡。

  醫院對病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可愛的地方,因為這裏不是他們的家。他們所穿的、所吃的、所用的,所躺著的床,都不是熟悉的,也是沒有感情的。但他們都知道自己有病,需要在這裏受照顧。所以這裏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既提供安全感,卻又讓他們有點不安的地方。在這裏,他們連僅有的私人空間也沒有,甚至要面對無法預知的未來。他們不能再掌控自己的健康,甚至起居飲食,差不多每一樣都要假手於人。每每想到,他們竟然如斯的信任我們這些年輕的後輩,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這些從來都不認識的年輕人手上,任憑我們替他們診斷、醫治和照料,我就不得不更小心和謹慎了。

  睡得好,對一般人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對病人來說,能夠安然合上眼睛,徹夜入眠,實在是一件很難得的事。因為疾病帶來的是不安、困惑、疼痛、埋怨、恐懼、甚或是絕望。所以每當夜瀾人靜的時候,病人的思緒或會更加起伏,往往難以入睡。所以每次當我深宵巡房時,看見他們一臉安睡的樣子,都會帶給我莫大的滿足和欣慰。

  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醫院遇上這些可愛的老人家。他們時常提醒我要以三個“P”作為自己的座右銘:Proficiency(精湛的醫術)、Passionate(火熱的情懷)和Perspective (清晰的目標)。但願每一個醫院的病人都能夠對我們這些年輕的醫生有更多的信任,並且安心地接受我們的照顧與關懷。

打開心窗:當使命遇上愛

  每一個來到世界上的人,都帶了使命,要奉獻給這個世界。

  數年前在埃及居住了兩個月。當時有機會參觀了中東最大的一間孤兒院,人數有六百多人(據說在高峰期曾達到一千多人)。他們自供自足,製作麵包、種植葡萄等蔬果、飼養動物等。裏面也有牙醫診所,每年都有志願醫療隊伍前來提供服務。

  事隔多年,連孤兒院的名字都想不起來了,但有兩件事情卻非常難忘。第一是關於他們的創辦人,乃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女子。不記得她的名字,也忘記了她是哪一年去到開羅的;然而人人都知道,當時她非常年輕,從上帝領受了前往中東開辦孤兒院的使命,可惜無法獲得未婚夫的認同。

  結果,她寧願放棄這段感情,隻身去到開羅,實踐現了這個使命。一位異國女子,為了生命的託付,不怕壓力與艱辛,衝破一切難關,甚至放棄至愛與婚姻。她的生命帶著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第二件難忘的事,乃是看見許許多多在這間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不但在基本生活上獲得照料,更有機會接受教育。他們完成高等教育之後,回到這間孤兒院,參與各種的服事與工作,讓這間孤兒院可以繼續發展,繼續收容孤兒。

  因為一個女人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便祝福了無數被遺棄的孩子;生命的火,得以代代相傳,繼續燃燒、繼續奉獻。

  參觀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們,曾經有其他人在附近開設另外一間孤兒院,結果卻是無法經營,結業收場。我們很驚訝的問,為甚麼?他說:「因為那兒沒有愛。」

  使命、奉獻、燃燒,再加上愛,改寫了無數黑暗的命運。奉獻,驅走不幸、創造奇蹟。奮力開拓各種奉獻的空間與方式,就不失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了。

打開心窗:忘不了

  年少時,既曾習武,也愛看武俠小說。小說是買不起的,只能在街邊的書檔租來看。一角錢先換若干個蓋了印的小紙牌,每一個小紙牌可租一本,試過一天花了二十個紙牌,可見「讀書」的用功程度。其實當時家長也不贊成花太多時間去看武俠小說,但謀生艱難,也管不著了。還幸看武俠小說比看電視的武俠劇集有益得多。

  首先,看小說是和文字直接接觸,而且武俠小說的文字也實在不壞;其次是小說比電視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忠奸善惡、喜怒哀樂的感受和思考也更實在,所以算是開卷有益。相信我們這些在五、六十年代長大過來的人,除了有上一代的教化之外,武俠小說的影響總是有的。

  但由於疏於練習,怠於思考,武術的招式和小說的情節都忘得差不多一乾二淨了。最近收到陳佐才牧師贈送的新著《武俠靈修──金庸筆下的心靈超越》,翻卷細看,才知道高人眼下,武俠小說也可以看出如此之多的人生哲理。書之首頁,譚沛泉博士的序言更是一語開竅,他說:中國人習「武」,除了健身,防身之外,還為了修心、養性。被稱為「俠」的人,是富正義感、人情味濃厚,又有入世但超越的氣質。「武」「俠」加在一起,就是既人性又靈性的共融……「武俠小說」述說的,其實是大道理。

  原來生活中看似平凡尋常的事物,當中竟有那麼豐富的智慧。自知不能像陳佐才牧師那樣,能從金庸筆下看出那麼多的心靈圖畫,但有一幅卻是至今不忘的。《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授太極劍給張無忌,第一次之後,他問張無忌是否記得,張無忌答:「記得了。」但張三豐卻說:「要忘記。 」如是一而再之後,張無忌終於「完全忘記了。」因而領悟到真正的秘訣是:神在劍先,綿綿不絕。

  這一段情節教我領悟到,原來學劍與學道是同一道理。學劍要「神在劍先」,學道則要「愛在道先。」一本聖經,內有千條道理,但「沒有愛,仍算不得甚麼。 」學道、求道、講道之人,如果沒有愛,怎能像活水江河,綿綿不絕?只會是一潭死水,越來越臭越乾。如果能藏道於心,而不是只用頭腦裝載,真理與生命結連,又怎會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