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病倒了,父母除了心痛之餘,最頭痛的問題相信是如何逗孩子乖乖服藥。也許藥廠商也了解父母的困難,所以給小孩子服用的藥水總是五顏六色,即使味道難算可口,至少也有利於幻想。若然藥物與糖果真的能夠二合為一,那可真是普天下父母與孩子的一大喜訊!其實這亦非天方夜譚,翻開你小時候的記憶,有否曾經為了吃一粒護士所派的方糖而排過隊?
小生命的大敵人
50至60年代的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擠迫,衛生欠佳,許多傳染病長期威脅著普羅大眾,除了例如肺結核(肺癆)、霍亂、天花和流行性感冒這些多年來廣為人識的傳染病,一些專針對幼童的疾病常令父母們提心吊膽,小兒麻痺症就是其中之一。
小兒麻痺症又名脊髓灰質炎,該病毒經食道侵入人體後,會隨著血液循環進襲中樞神經系統,破壞肌肉功能。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和全身不適,數天後全身疼痛、肌肉痙攣、四肢震顫、肌肉麻痺甚至枯死。若控制呼吸的肌肉也受到傷害,病人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嚴重者可以致命。由於此病毒經人傳人,若然患者的居住環境衛生欠佳,排泄物處理不妥善,病毒散播的機會便更高。
與別不同的疫苗
政府要幫助市民解除傳染病的致命威脅,除了從改善衛生環境和市民的衛生習慣著手,另一個普遍使用的方法,便是替市民接種疫苗。小兒麻痺症於60年代初在香港爆發,確診個案由1960年的148宗逐年上升, 61年出現184宗, 62年則升至363宗,患者絕大部分是初生至五歲的幼童,而三年來錄得的死亡個案也同樣上升,分別為23人、39人和52人。眼見情況岌岌可危,加上此病並無根治方法,政府急忙於1963年一月推出預防小兒麻痺症運動,呼籲家長帶子女到港九新界各醫院、診所、母嬰健康院等接受疫苗,當局另特設流動疫苗分發站,務求方便市民和加強宣傳。
今天為人父母者大都試過多次帶子女接受疫苗注射,每次都是「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但有別於一般注射式的疫苗,當年政府所採用的預防疫苗,是剛被引進的沙賓口服劑。對於手抱嬰兒,護士會將混和了糖漿的疫苗直接滴在嬰兒的舌頭上,而小童的服用方法則非常有趣,護士會將一塊滴有疫苗的方糖送進小童的口中。這種服用方法真是一絕,不論父母與小孩子都肯定樂於接受。這疫苗的服用程序還有一個特點,服用者必須在第一次服用後八個星期再服第二次,否則無效。
本土個案絕跡
首年的預防小兒麻痺症運動成效立竿見影,1963年呈報個案頓減至53宗,死亡案例也大幅下降至只有4宗。可惜,父母們對此病的防範意識似乎未有真正建立起來。事隔一年,在1965年首十個月,呈報的小兒麻痺症個案又回升至128宗,當中15人死亡。其實此病的預防疫苗自1963年開始一直在全港各醫療機構免費提供,可惜一些父母沒有好好利用,他們有些會懷疑疫苗的安全性而拒絕服用,而即使有帶嬰兒服用疫苗的父母,當中仍有15%沒有再帶子女回去服用第二次,以致疫苗根本沒有生效。為此,醫務處再次發動宣傳,由醫務官員透過傳媒以真實病例向市民解釋此病的可怕,並呼籲家長帶子女服用疫苗。類似的預防運動亦於往後多年的冬季推行,以助嬰兒抵抗病毒於春夏來襲。
經過社會多年來的努力,香港在1984年開始便再沒有出現本土性小兒麻痺個案,世界衛生組織亦於2000年10月30日宣佈,本土性小兒麻痺已在「世衛」西太平洋區(包括香港在內)的37個國家和地區絕迹。而使用數十年的口服疫苗,近年已被新發展的注射式混合疫苗所取代,排隊等食方糖的有趣體驗亦已成歷史。畢竟糖果歸糖果,為免小童誤服,良藥始終應該是苦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