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六歲那年某個深夜,因哮喘病發而入住伊利沙伯醫院的兒科病房。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和儀器,我感到很害怕,一想到因病而不能上學,我就嘩一聲哭起來。那時有位像天使般的善良護士,知道我鬧別扭的原因後,便拿著幾本小學英文教科書(其中一本跟我學校所採用的相同)問我是否記得教到哪一課,我停了哭泣回答她,然後她帶著我和另外幾個小朋友去活動室,教導我們英文新單字。到兩天後出院,回到學校,英文老師所教的剛好在醫院已經學懂了,英文考試更拿了一百分呢!我衷心感激那位護士願意體貼我的需要,自此立志要成為一個像她這樣值得敬愛的好護士。
進了護理系,學習並不如想像般順利。雖然理論課和筆試成績不俗,但實習表現卻一塌糊塗,自信心更跌至谷底。老師看見我一蹶不振的樣子,特意找我傾談。我向她道出實習過程面對的失意與自我懷疑。她勸勉我要拋開負面情緒,不要受情緒牽絆而無法繼續前行,更鼓勵我在閒餘多參與一些未嘗試過或害怕做的事,例如以學習攀岩提升自信,若將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能透過這些經歷作自我鼓勵。往後我開始參加基督徒護士團契,得著師兄師姐的鼓勵,並教導我每天進病房前都要禱告,把當天護理病人的過程交給主,使自己得著從神而來的平安。
我現時任職社康護士,工作上有時需為病人提供治療,更多時候是輔助病人的夥伴,擔當支援的角色,包括透過評估、藥物、運動、資訊、鼓勵和推動,協助病人重拾並繼續保持健康。病人自己對康復的信念很重要,護士會跟病人一同參與並完成整個健康管理計劃,病人絕非被動的參與者。
香港除了人口老化,近年「獨老」問題愈趨嚴重,社康護理的需求相應增加。不少慢性疾病患者是長者,他們記憶力衰退,很容易忘記服藥或服用錯誤劑量,未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情況令人擔心。除了提供護理,教導病人和照顧者正確的護理知識、服藥知識及藥物整理外,並要了解他們的起居飲食習慣是否能配合。面對獨居長者,社康護士有時會充當輔導員,關顧他們的心理需要。
我的部門經理曾分享一個故事:天上的小天使無意間俯視凡塵,看到老百姓受到病痛煎熬,傷心流淚,毅然放棄天上無憂的日子落到凡間,張開翅膀為病人遮風擋雨,用雙手安撫病者的傷痛。她對女兒說:「媽媽是社康護士,就像故事裡落在凡間的天使,雖然媽媽沒有翅膀,但同樣能為病人帶來希望。」對病人而言我是一個照顧者,我深信耶穌才是那位真正的醫治者。在提供護理服務時難免會有些失望的事情,但即使在難過的時刻祂總是領我走過。願我效法耶穌,繼續風雨不改陪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