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紀大不一定會患上認知障礙症,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的機會率確實會上升。據估計,在香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中,每一百人便約有五至八人患有認知障礙症(俗稱:腦退化症/老人痴呆症)。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我們更需要對這症候有正確的認識。
認知障礙症除了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在某些情況下,若腦退化發生在我們腦袋裡的情緒管理區域,亦會引起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在我的心理治療室內,許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屬都會因為需要應付和處理患者的情緒問題而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到來尋求臨床心理學家的建議和輔導。
抑鬱情緒在認知障礙症中是常見的。有很多家屬這樣說:「他好像變了做另一個人!」有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很多情緒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出現空虛絕望的感覺,害怕接觸人和事物,或睡眠和胃口出現改變。若家屬堅持用客觀的事實去否定他們心中的情緒,例如說:「你不用感到不高興啦!」患者可能會出現更多情緒上的反應。反之,家人可嘗試問清楚他情緒背後的原因從而給予安慰,亦可陪同他看醫生作診斷,因為抑鬱情緒是可以透過藥物和心理治療醫治的。
除了抑鬱情緒外,某些認知障礙症患者亦會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況,好像「慌失失」一樣。他們可能會坐立不安,重複問問題,或顯得非常依賴。家人可試用3R 的方法去處理這些焦慮反應:1)給予肯定(Reassure):先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正在聆聽他的需要。2)回應患者的情緒(Respond to emotions):無論患者擔心的是大事或小事,家人先不要批判事件的嚴重性,反而可幫助患者說出他心中的情緒。例如說:「我看見你坐立不安感到很煩躁呢。」或「我知道你因為今天要見老朋友而感到很慌張。」3)轉移焦點(Refocus attention):將患者的憂慮轉化為一些活動。例如,坐立不安的時候可陪同他到公園散步,或播放熟悉的音樂和影片去冷靜情緒。另外,家人亦可幫助患者提供協助記憶力的工具,如鬧鐘、日曆、筆記或舊相片等,以便減少他們對家人的依賴。
認知障礙症亦會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有時腦退化的情況亦會影響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因此,某些患者可能會顯得脾氣暴躁,嚴重的話亦會作出言語或行為上的傷害。家人可先了解患者是否身體上感到不適,因為身體的疼痛有時亦會令人感到不安,那就要盡快尋求醫生的協助。我們要明白患者脾氣暴躁背後是有原因的,盡量不要將對方言語上的責怪完全加在自己身上。在許可和安全的情況下,倘若家人亦感到自己的情緒有波動,可提醒自己暫時離開現場,如去公園散步十分鐘或到洗手間洗面,然後再返回現場協助患者冷靜。家人亦可嘗試用舒服的音樂、緩慢的運動(如:拉筋)和按摩來替患者放鬆心情,並要避免在言語或行為上直接衝突。
睡眠質素與認知障礙症是環環相扣的,有部分患者或會遇上失眠或睡眠失調的情況。大家可參考以下的基本睡眠小提示:1)找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不能太熱、太冷或太光;2)定時起床和上床睡覺;3)日間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助增加晚上疲倦的感覺;4)避免飲酒,咖啡因或吸煙引至晚上不能入睡,並盡量避免看電視或電話螢光幕,因為光線只會更刺激腦袋和眼睛;5)如晚間不能入睡,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宜離開睡床的範圍,可以在沙發或客廳坐下做些靜態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報紙等),到有睡意時才返回睡床睡覺,我們可透過加強身體感覺和環境的聯繫性,使在床上更容易產生睡意;6)若睡眠問題持續和影響日常生活,患者及家人應及早求醫。
認知障礙症不單是一種生理上的退化,它亦包括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如你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病徵,可請教醫生作出診斷;同時,亦可找臨床心理學家做腦神經功能和情緒評估,了解認知障礙症的種類而對症下藥。患上認知障礙症並不如坊間說的那麼災難化,只要及早求醫,在生活和心理上作出調整,便能平安快樂地活下去。
參考資料:
- 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ent/tc/chronicdiseases_zone/details.html?id=174
- http://www.dementiacarecentral.com/caregiverinfo/coping/emo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