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醫院裡工作,常會遇到一些基督徒病者,而在提供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會想到如何與基督信仰結合,更能幫助這些病者。這幾年間,西方提出一些將心理治療結合信仰的方案,例如以信仰為本的接受與承諾療法,提倡病者不要糾纏在負面經驗裡,而是選擇踏出來,向著符合信仰的方向前進。筆者也認為,活出基督信仰可以成為一種正面的心理經驗,於是有了一個構想,舉行一個以信仰為本的正向心理學治療小組。
這個小組裡的病者,都是扎根於基督信仰,並且有豐富的禱告及靈修經驗。在小組裡,透過提供一些經驗式學習,讓他們體驗安靜禱告及默觀式禱告,藉此有助他們體驗一些正面的內心經驗、情緒及想法。
這個小組共有十節,目標是透過信仰的實踐,集中於內在經驗,希望幫助參加者轉化內心為正向的、以神為中心的心態模式。這十節小組的內容,包括一些正向心理的主題,例如感恩、愛惜、關愛、細味生活的經驗、培養品格,以及寬恕他人、寬恕自己等。小組活動也包括如何在信仰裡學習轉念及信靠神,卸下憂慮及負面情緒,並學習情緒的調適及管理。最後,還包括如何從神的角度找尋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以及在不能避免的苦難中仍然尋求神的帶領。換句話說,這些基督徒的病者,一方面學習如何調整情緒來控制病情,提升正向心態;另一方面,透過扎根於他們的信仰經驗,從而增加從神而來的信心,嘗試活出豐盛的生命。
除了傳統的心理教育外,小組注重一些經驗的學習及互動,將所學的實踐於生活當中,再帶回小組分享。參加者都十分享受這小組,在互相信任的氣氛下,他們都願意慢慢打開內心,將自己的痛苦及掙扎與別人分享,並透過禱告、默觀等經驗學習,嘗試將自己的痛苦及不能接受的經歷和回憶釋放出來,並在神的大愛中接受它們。他們正面的經驗和回應,強化了我們的信念,就是信仰經驗確實可以幫助一個人將內心的痛苦和困難經歷,轉化為正面的心態與體驗。
小組的參加者都有不同種類的長期病患,包括癌症、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其中有兩位癌症患者,描述他們患病初期,對癌症復發都帶有莫名的恐懼,每次到醫院覆診,都擔心會有不好的消息。但在治療小組中,他們都分享到慢慢能夠將這些強烈的恐懼釋放出來。透過歸回與神同在的空間,他們切實地感覺到這些恐懼與焦慮都一一平復了。現在他們較能用一個平靜的態度,去面對癌症復發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受家庭成員溝通或關係困擾的患者,在小組裡分享長期以來受到家庭成員種種的壓力及不公平對待,引致情緒困擾、抑鬱、焦慮、沒自信心等問題。在小組中,他們能夠學習去接受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特別是家庭成員不能改變的情緒表達或溝通方式,並且嘗試與家庭成員改變溝通的方法。對他們而言,長期揹著家庭的包袱,實在是一件苦事;但是他們都表示,透過找尋生命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在困苦中仍然喜樂,甚至學習寬恕過往家人對自己的傷害。
改變較大的參加者,都會提及他們在禱告及安靜中,能夠感到與神更親近,並願意將自己交託祂。這份經驗,給他們巨大的動力去改變自己及走出困苦。但我們亦發覺,有幾位參加者一直都不能投入其中。他們似乎將自己的內心問題抓得太牢固,以致非常緊張,不容易去放鬆自己的身心。再者,也有一些參加者,相信自己永遠不能改變問題,甚至經常自責,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罪人。他們與神的關係都傾向緊張,不容易放過自己。這令我們感受到,原來改變不是容易的事;若能夠真正放手,讓主進入自己的內心,才可以更透徹地去改變自己一貫的內心問題。
在這小組中,我們嘗試尋找一個將信仰與心理治療接合的可能方式,過程中發覺原來最重要是神的大能,將不可能的成為可能,這才是終極的改變力量。長期病患包括身體以及心靈的病患,都可以是非常頑固及難以轉變的,但是將信仰融入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卻能帶出更深刻及徹底的改變,這是一個值得繼續摸索及應用的治療模式。
其實,對於治療師而言,每一次的小組都是相當震撼心靈的經驗。能看到長期病者有實際的改變,從困苦無望的長期困擾裡走過來,活出真正的喜樂,以及感到生命再充滿意義,這種改變實在令人感到非常鼓舞。在治療師的個人世界裡,也是一個非常觸動心靈的經驗。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