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可嚐得到的福音

  現在很多國家會為在戰事中死亡而身分無法被確認的軍人立墓碑,稱之「無名塚」。他們是為國捐軀,並為今天的和平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戰士。

  現實中,我們不乏看見有人為成全他人而自我犧牲,例如有消防員將自己的氧氣罩給火災現場的人,最終自己殉職。這份無私捨己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我想起耶穌也很值得人敬佩,他用上「以死代死」的救贖方法拯救世人。究竟耶穌的死是怎麼回事?原來聖經多次預言,有一位救主要來成為代罪羔羊。從前以色列人是用祭牲代付人的罪過,把祭牲殺了獻上作贖罪。耶穌卻以自己的生命為罪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

  我們不是立碑向祂致敬,而是每周或每月用聖餐禮來記念祂,這是按耶穌的吩咐。聖經記下耶穌被賣那一夜的事,那一天是猶太人的逾越節(註一);晚餐時,耶穌拿起餅來,祝謝,擘開,遞給門徒,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4)馬丁路德稱它為「可嚐得到的福音」。在敬拜聚會中,我們喝同一個杯(杯內盛載的是葡萄汁),分享同一個餅,表示大家是同一家人,「記念」帶有保存歷史和傳承信仰之意。就如中國人若不守清明節,很快便遺忘先人和先人的精神。

  為甚麼要記念主恩?因為神知道人會常常忘記。

  有位牧師小時候被性侵犯,多年來他把侵犯他的人關在心裡,有時就拿出來鞭打他、羞辱他。一天,當他照常在腦海中模擬打他時,突然感受到聖靈在心裡問他:「你需要幫忙嗎?我可以幫忙。要不要我鞭打他,把他帶到群眾面前公開羞辱他,向他吐口水,然後讓大家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要不要我幫你殺死他?」

  他說:「這樣做有一點嚴重,聖靈,不要到這種地步。」聖靈說:「我已經做了。」

  此刻,他突然見到主耶穌掛在十架上。他走過去問耶穌痛不痛、苦不苦?

  祂說:「好痛!」他問耶穌:「你為甚麼不下來?」

  祂說:「我其實很想下來,但我沒辦法下來,因為我見到你一個人躲在棉被裡面哭,我見到你所經歷到的羞辱和傷害,我要擔當你的羞辱和傷害。」

  他說:「當我看見耶穌在十架上擔當我的羞辱,本來在我身上的,如今在祂身上,那一天我的心就被祂的愛充滿了。自那一次神觸摸我的心,我的心就恢復過來,找到我的喜樂、平安、價值、歸屬和神的愛。今天我可以說:『你這個一直以來叫我難以原諒的人⋯⋯欠我的,不用償還,因為耶穌已為你償還一切。』」

  原來耶穌的愛充滿我們的心時,傷害得以化解,原諒帶來真正的自由,我們要常常記念神恩;因為有愛,原諒就變成容易的事。

(註一)逾越節是猶太人每年每家恆守的節期,藉以記念耶和華把他們的祖先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