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男性朋友在whatsapp動態上載了一張書本封面的相片,書名是《變老的勇氣》。有趣的題目,可見人人都不大願意變老,所以需要勇氣去面對。原以為女子比較怕老,事實並不然。然而,變老是人生必然的經歷,即使沒有勇氣也無奈需要面對。
許多年前,父親還只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有天他放工回家,忿忿不平的踏進家門,口裡不斷喃喃自語:「離譜,真離譜…」我們都圍到他身旁,洗耳恭聽他的牢騷。原來他在街上幫了小朋友一個忙,那位小朋友禮貌地回應:「謝謝伯伯。」父親非常不滿:「那孩子的眼睛出問題,我橫看豎看極其量只可稱得上叔叔,怎可能是伯伯呢!」我們幾姐弟頓時哄堂大笑,心裡一致認為他小題大做。直到自己步入中年,才開始明白父親當天的心態。
害怕變老,不想看到面上逐漸明顯的皺紋與頭上愈來愈多的白髮,害怕發現肌肉的鬆弛和身體機能的退化。身邊的中年朋友聚會,最熱衷的話題就是養生之道,大家都希望藉運動、食療、美容、裝扮去延後老化。早兩年,網絡熱傳的《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年齡劃分標準》,把44歲以下標示為青年人,45至59歲是中年人,60至74歲稱為年輕老年人。一班40歲左右的朋友們最是興奮,大家彷彿打了一支強心針,暫且放下中年危機的包袱,重拾青春的確信。
實際上,現代人無論在外貌抑或身體機能都比以前年輕化。不少朋友在身體檢查各項指數上,都顯示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加上追上潮流的打扮,旁人絕不容易從外貌看出現代人的實際年齡。然而,老遲了,但卻改變不了「每天都在變老」的大自然法則。一位女性長者告訴我,她在中年時非常緊張自己的外貌轉變,尤其接受不到烏黑的秀髮逐漸變白,於是每兩個月她就把新長出來的頭髮染黑。隨著年紀增長,她逐漸接受變老的現實,然後立定決心不再染髮,改將一頭銀白色頭髮剪得短短,以「摩登有型」的新形像展現人前。面對老去,與其糾纏於數字和外表的永恆不變,不如坦然面對,憑著一份豁出去的勇氣與信心,讓自己安然豁達地迎接另一個新的階段。
好喜歡大文豪馬克吐溫的一句話:「有皺紋的地方只表示微笑曾在那兒待過(Wrinkles should merely indicate where smile have been.)。」多麼優美的形容!外表的改變實在是年月經過的痕跡,也是生命經歷種種挑戰後的輝煌成績。聖經也提醒我們:「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65:11) 年歲的增長就是恩典的標記。想起一位患癌病的中年朋友,她一次又一次自願接受非常艱辛的治療,目的就是想爭取活長一點,好陪伴丈夫與女兒。
變老,不等於消失、減少與缺乏。相反,生命旅途上累積而來的豐盛與滿足,將賦予我們更大的自信,繼續前行探索,活出美好。變老,不能逆轉,但無需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