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心語:「醫生,如果是你,會怎樣做?」

        以上的話,在我行醫的日子經常出現。每位年長的病人要做手術時,我都會客觀地以專業知識和經驗,細心地向病人和家屬解釋進行手術的風險以及如果不做手術會面對的風險。他們總會問:「如果他是你的爸媽,你會怎樣做?」我會很冷靜地說出我的意見,畢竟病人不是我的親生父母。

        幾年前我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親戚,她曾患乳癌,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當時情況急速轉差,她丈夫和兒子詢問我的專業意見。「如果她是妳的太太,你會怎樣做?」我首先安慰他們,鼓勵他們尋找紓緩治療,多些關注病人的靈性需要。我也會關心病人的精神狀況和人際關係,幫助病人透過「四道」—— 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重建跟家人和其他人的關係,好讓病人得以善終。病人離世後,她的丈夫告訴我,她在寬敞和安靜的紓緩治療病房離世,近親都能在她離世前陪著和告別。

        我能夠客觀地以專業知識和經驗跟病人解釋,因為我們沒有親屬關係。所以有人説,醫生最好和病人保持適當距離,甚至醫生最好不要醫治自己的親人。這是對嗎?

        我是一位心臟專科醫生,爸爸有長期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常常擔心他會患上心臟病或腎衰竭,若他需要「通波仔」,我會為他操刀嗎?或者有一天他到了末期腎衰竭,我會安排他接受腎臟移植嗎?

        爸爸80歲那年,我替他安排了檢查,無意中發現他的肝臟有一個很大的腫瘤,從驗血的肝癌指標結果顯示,幾乎可以肯定他患了肝癌。那一刻真是晴天霹靂,自己不知道怎樣面對,又要思考怎樣跟爸爸、媽媽和其他弟妹解釋。英國醫生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絲 (Dr. Elizabeth Kubler Ross)描述人面對哀傷、災難或臨終時會有五個階段的反應——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我一下子就跳到「接受」那階段,我跟父母和弟妹解釋,立即替爸爸找外科醫生了解做手術的可行性;但心情還是很忐忑和夾雜內疚,自己作為醫生,卻是那麼遲才發現爸爸有肝癌。後來爸爸的身體開始轉差,只能接受標靶治療。我是家中長子,又是醫生,既以醫生的身分跟家人解釋我覺得最好的治療方案,又是病人的兒子去接受這些方案,心情很矛盾,但也是一個難得的經驗。我不但要幫助父母處理生活上的問題,亦要面對另一個難題 —— 他會在家或在醫院善終?我諮詢家人的意見,最後家人都讓爸爸在家離世。在爸爸離世前的最後十天,我和媽媽、其他弟妹都可以有多些時間陪伴他。爸爸離世時是中午,所有家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回家並圍繞床邊陪伴他。我們都是基督徒或是天主教徒,我們一起讀詩篇23篇,祈禱後再請人把爸爸的遺體送走。

           這個親身經歷讓我更能體恤病人的處境,讓我更有同理心去面對病人,就如聖經所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