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釋、道的思想影響,其中對善惡有報的邏輯頗為一致。儒家之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佛家之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道家之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從這些思想衍生出來的邏輯是:「當好人遇上壞事」便是不合理、不公平、不應該的。這是歷世歷代不同宗教與哲學難以迴避的課題,更是造成許多人在生活際遇裡感到困擾的緣由。
耶穌基督的福音既有包含上帝的審判,亦同時提供救贖的途徑,卻沒有明確承諾在人眼中的好人不會在地上遇上人看為壞的事。舊約聖經中有提到先知和詩人曾向上主伸訴,為何壞人遇上好事,義人卻遭禍害?新約聖經有記載主耶穌論愛仇敵時說「造物主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說到底,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人追尋信仰,莫非只是為了導人向善,趨吉避凶嗎?
想深一層,誰來定義怎樣才是好人,怎樣才算足夠好?誰來定義怎樣的際遇是壞事,怎樣的經歷才足夠壞?舊約聖經中約伯的故事,可說是好人遇上壞事的典型例子;新約聖經記載主耶穌的含冤受害,更是無辜。假若信奉某某,便能倖免於罹患絕症、生活挫折、天災橫禍、死於非命等各種不幸的話,這是一種怎樣的信仰?世間上可有這樣的信仰對象嗎?
人對苦難的詮釋,大致包括磨練論、懲罰論、報應論、自然論及奧秘論,這些詮釋均有信仰上的依據,卻不應被視為單一及唯一的因果關係,皆因每個當事人與他所遇上的獨特處境,均不會是完全相同。人面對苦難的過程中,亦經常期望找出苦難的來源、因由、意義、主權及公平性等等。臨床經驗告訴我們,若輕率地以所謂「標準」答案來回應當事人,更有可能只會衍生進一步的困擾。
為何好人不可以遇上壞事?為何虔誠愛主的信徒就不可能遇上意外?為何忠心事主的神僕就不應遇上無妄之災?因為這些現象看似違反了上主保守看顧的原則。難道信仰就是這麼簡化嗎?一位本地備受尊敬的前輩牧者,在當年確診罹患癌症時,曾對自己的信仰深深的作出反思,反問一句「為何不可以是我?」
病患心靈關顧服侍的主要任務,並非給當事人提供對苦難的詮釋,而是陪伴當事人同行,在好人遇上壞事的過程中,一起經歷上主的掌管、同在、加力、恩典與盼望,幫助當事人得著所需的力量走過艱辛的歲月。正如聖經中那位完全正直卻遇上多重打擊的約伯,給身邊好友們不奏效的肺腑之言折騰一番後,感慨而敬畏的對上主說:「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