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腦外科醫生,醫術精湛,得人尊敬,在事業上絕對可以再創高峰,名利雙收,但選擇了在黃金歲月中去到國內,參與扶貧工作長達十四年之久。在一般人眼中,他放棄了世人所欣羨的,不過對他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人生體驗
*************************************************************************
陳思堂醫生自幼家貧,所以從小努力讀書,希望他日可以脫貧,而他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讀大學二年級時,從解剖學中引發了他對生命課題的思考。當他發現人體構造是如此複雜和奇妙,便知道在奧妙的創造中確實有一位設計者,而聖經裡正正提到有一位造物主,於是他便認真地查考聖經,並與身邊的基督徒不斷交流。最後他確信聖經中的上帝就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當他研讀聖經越多,越發認同其中的道理,並且從中明白聖經有一套與世界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包括對人、對金錢、對道德的觀念。他從醫學知識中知道身體的死亡是一個必然的事實,但從聖經中知道原來人可以有永恆的盼望;便領悟到名利和成就不能成為人生終極的滿足,他向上帝祈求,希望不要只為自己而活,而是得著一個更有意義和豐盛的人生。
行醫初年,陳醫生已開始參與義務工作,去到國內貧困的地區作醫療服侍體驗,只是沒想過有一天上帝要他承擔更大的工作。面對重大的決定,心裡自然有不少掙扎。他認真地思考和祈禱了半年,最後願意回應朋友的邀請,在1996年加入世界宣明會,成為中國辦事處總幹事。能夠完成十四年的服侍,陳醫生認為還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一顆願作的心,而上帝就讓他們的團隊一步一步的把事工發展起來。
陳醫生深深體會扶貧工作實在不容易,即使該機構的規模和資源也不算少,但當面對著龐大的需要,人力和才力都實在顯得有限。而且幫助別人不是單憑個人的一腔熱誠就可以成事,因為面對別人的困境或苦難時,助人者往往發現原來有很多問題都不是人力能解決的,從中讓他學習要以謙卑的心態,不是以幫助者的位置,而是與苦難者同行,並透過禱告,與他們一起等候和經歷神的工作。從救治病人到與人同行,陳醫生認為這是生命中難得的一課,讓他更明白同理同行的重要。
由於扶貧的主要對象是小孩,所以他接觸過很多孤兒院,不少被遺棄的生命更是觸動心靈。棄嬰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政策也不會旦夕可改,但感恩他們也能引入托養和領養的概念,讓更多不幸的小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另外,農村教育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也有所進步,讓陳醫生更體會改變是有可能的,不過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
回望十四年的服侍,陳醫生認為自己所放下或付出的,還不及他從扶貧中所得著的,包括真實地體驗貧窮、反思人的價值,並生命和苦難的意義等。他重返行醫崗位後,更珍惜醫者與病人的關係,並且要更好實踐上帝所交付作為醫者的使命。不少病人常對他說,將自己的生命都交在他手上。但陳醫生深知盡上己力以外,還需仰望上帝,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祂而來,更是由祂掌管。
訪問隨想:
面對苦難,人總會有不同的反應,或是憤慨不平,或會抱怨,或是歸咎制度,又或企圖改變世界。其實苦難不單考驗不幸的人,同時也考驗旁觀者。苦難能否有出路在乎是否有人願意參與其中,在絕望中給生命帶來愛與希望。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http://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