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患上抑鬱症的長者,其實是退休後面對不了以後的生活才患病的,這叫作「退休綜合症」。有一位前警察部的文員,他以往工作認真勤奮,更重要的是他養成了作事很有規律的習慣。退休之後,起初還不覺怎樣,但漸漸就感到光陰虛度,慢慢減少與別人接觸。他也一改以前早睡早起的習慣,常常三更半夜才上床,弄得自己精神萎靡,更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對將來毫無希望,甚至產生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結果由女兒陪同看精神科。
長者的抑鬱
從這個案中,退休後的生活可見有以下問題:1.社會角色萎縮、2.生活不規律、3.缺乏目標。踏進了退休後的生活,必須面對角色重大轉變。從一位工作人士,變作甚麼都不是的「住家男人」,如果沒有適當的生活計劃,很快就會掉進了一個惡性循環裡。退休者需要得到家人與及朋友的支持,從退休後的心理幽谷跳出來,建立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否則的話只會越來越消沉,覺得已經被社會淘汰了。
獨居長者固然容易有情緒問題,但經驗告訴我們,與子女同住的長者,亦有機會遇上情緒問題。有些患上抑鬱症的長者,其中令他們長期不開心的因素,就是與子女不和。一位婆婆與丈夫、女兒和女婿同住,但兩代之間的生活習慣不相同,例如:女婿喜歡晚上看電視到深夜,但婆婆則習慣早睡。家中環境狹小,沒有獨立房間,晚上電視機的畫面和聲浪,實在影響婆婆的睡眠。但當婆婆嘗試勸女婿晚上看少點電視,讓她可以睡好一點的時候,反而惹來脾氣暴躁的女婿一頓責罵,說她干涉他的生活方式。諸如此類的生活上的摩擦,而又苦無渲洩渠道之下,婆婆的情緒形成長期抑鬱。
另一種情況是,長者遇到喪偶,頓然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失去活下去的打算。有一位大學教授的太太,在丈夫生前跟他走遍全球,還做科研工作,後來丈夫患上癌症,她亦常伴病榻左右,最終丈夫離她而去。作為知識份子,表面看來不怎樣,但內心卻沉溺在哀傷之中,後來她隨兒女勸告搬家,並積極參與老人義工,教授英文,才慢慢從哀傷中釋放出來。
樂到老的秘訣
從以上三個案例中,都可看到長者在不同處境中面對轉變,難以適應生活的問題,無論退休、與子女不和,甚或喪偶,以至面對身體疾病,能力下降等等。假如持續難以適應,不能在角色轉變和遭遇中走出來,很容易便會產生無助無用的念頭,因而產生抑鬱等情緒問題。事實上,長者在社會上要面對許多不利因素,隨著年華老去,生命的意義似乎一點一滴地減少(其實並非如此,只是在功利社會,真實的生命意義被忽略了),要不是還有家人支持,可能不少長者會選擇不歸路。一些長者亦覺得在社會上光輝已過,他們活得長久,反而成為自己及別人的負累。
以上的問題,除了在醫學或心理的層面可以探究,其實更牽涉社會對長者的看法。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對老化的問題仍有不少的迷思,例如:老了便沒有生產力,老了便沒有貢獻等等。那麼長者能否活到老,樂到老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們必須一起打破對老化的種種迷思。
首先我們須釐清貢獻或生產力的意思,我們常以為生產力只包括有薪工作,但廣義來說生產力也包括沒有收入的工作,例如義工。很多長者即使退休了,仍會在社區服務機構或家中當義工,例如服侍病人,照顧家中小孩等。沒有這些長者的幫忙,家庭或機構便須另聘工作人員。因此,他們仍是有「工作」的。此外,許多65到75歲之間的長者,其實不少仍然可以工作的(包括義務工作),過早退休的話(完全不工作),反會令長者長期無所事事,情緒低落,甚至有心理困擾。
研究發現,越多參與各種活動的長者,患上精神問題的機會也愈少。由此可見,「長者沒有生產力」是一個倒果為因的看法,我們應思想如何幫助長者安排有薪工作或當義工,使他們對社會更有貢獻,生活得更開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精神問題。
最近十多二十年,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長者學習課程,以至老齡大學的出現,從各式興趣班、語文班,電腦課程等等都有。讓長者認清了學習的目標,肯定了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協助長者活到老,樂到老。希望我們這一代成為長者之後,即使面對退休問題,家庭問題,以及健康問題,都仍能保持活到老,樂到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