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少了洗衣人 —— 醫院中央洗衣場的故事

  一間醫院能夠運作順利,需要結集不同資源,而且每項資源都要配合得宜,不論是昂貴的醫療儀器,還是便宜的毛巾枕袋,稍有混亂,同樣牽一髮動全身。 50年前,政府醫院與診所的衣物會交由私營洗衣公司清洗,但一個來得突然的轉變,累得政府要絞盡腦汁,極速地在一個月內設立一個中央洗衣工場,過程中還間接得靠美國海軍幫助呢!

第一個中央洗衣房

  1961年,一直承包政府洗衣服務的私營洗衣公司決定約滿後不再續約,這個消息叫政府十分頭痛。有幾頭痛?當時港九新界的醫院和診所每天要清洗的衣物數量龐大,單是嬰兒尿布已經有7000條,連床單、枕頭袋、被毯、醫護制服、手術袍、口罩、毛巾、病人睡衣褲等等,大小衣物總共超過24000件要清洗,要短時間內找辦法承擔起這個任務,政府只有向最新興建並快將投入服務的伊利沙伯醫院打主意。

  1950年代中,面對人口膨漲,醫療服務需求上升,政府開始籌建伊利沙伯醫院。及至1961年,當這所號稱英聯邦國家中最大型的醫院,按計劃興建至最後階段,為了應付上述爆出的問題,當局決定在最後一分鐘修改設計。其實按原定的計劃,新興建的伊利沙伯醫院將設有一個洗衣房,然而規模只足以應付該院本身的需要,現在要擴充為全港服務,當局急急在一個月內加添器材和改動其他相關基礎設備,務求將工場的吞吐量倍增。這個目標最後總算達到,但當局估計這仍未足以應付所有洗熨工作。在政府手上,可有甚麼部門有足夠的機動性,能即時出手襄助?

二手洗衣機夠環保

  論機動性當然首選警隊,不過今次及時配合行動的並非警察,而是被警察捉回來的囚犯。當年政府選了在荔枝角女子監獄設立一個大型的洗衣工場,以補伊院不足。有別於伊院洗衣房設計完善先進,這個由女囚犯擔綱的洗衣房配備了許多家用式熨斗和熨衫板,一於用人海戰術,工廠式運作。但畢竟已經是六十年代的香港,多簡陋的洗衣場還是應該裝有大型洗熨機器才靠譜。所謂天無絕人之路,來不及訂購,還可以「執」!

  話說當年碰巧有兩艘退役美軍艦艇停泊在港,正準備拆卸,當廢鐵回收。海軍也要每天洗衣服啊!政府速速安排工程人員幫手拆船,從廢艦上拆除多件「貴重」的大型洗熨機器,運到荔枝角洗衣工場安裝,四周內完工,既快捷又環保。運作下來的荔枝角洗衣工場,洗衣數量雖然只及伊院洗衣房一成,但在分工上實在亦幫上了忙。

十年用量三倍上升

  踏進七十年代,醫院的使用量持續上升,新醫院亦陸續落成,伊利沙伯醫院的洗衣工場已不勝負荷,醫務衞生處遂於1972年再斥資數百萬,在柴灣開設第二個大型洗衣工場。 1975年,兩個工場合共聘用200多名洗衣工人,每月清洗超過230萬件衣物,當中由伊院負責的仍超過六成,每天約清洗5萬多件衣物。及後瑪嘉烈醫院啟用,柴灣洗衣工場亦需要立刻增加人手配合。時至今日,全港共有九間洗衣工場負責清洗醫院衣物,當中有六間由醫院管理局管理。

  回想當初究竟為何外判商會短時間內決定不與政府續約,而政府又為何找不著或不找另一所外判公司?真正的內裡原因相信只有相關人員才知道。不過翻查資料, 1960年代初洗衣業確面對過經營成本急升的困難,因而紛紛加價求存;適逢香港亦遇上旱災,使用大量淡水的洗衣行業幾乎無法經營,預早改由政府接手,戲劇性得來似乎又頗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