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直說:寶貴的一課

  在內科病房工作,最常接觸到的病人是長者。有不少長者因著長期病患,又或者年紀漸長患上老人痴呆症,不但失去活動能力,更需要長期卧床,甚至說話能力也失去。他們需要很多護理,但卻因不懂表達自己的需要,往往成了醫護人員感到難以「照顧」的一群。剛剛成為醫生時,每次見到這類病人,心裡總是有些不安。面對這些不能溝通的病人,生病時往往被冠以「情況轉差」的診斷,斷症也不容易。那時總是希望病房裡的都是會走會說話的病人。直至一次遇上一位病人,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他是一位中年的男病人,身體一直很壯健,因一些糾紛離開了家庭,有十多年時間獨自跑到東南亞做生意。後來他因為嫖妓而染上愛滋病,病發後身體逐漸虛弱,唯有返港就醫,最終由朋友送到醫院。他的抵抗力十分弱,先後感染不同細菌、病毒,每當情況稍為好轉,他又得了新的感染,教我們束手無策。

  他留院的數個月裡,一直為自己的病情擔憂,再加上沒有家人探望,心情十分抑鬱。在巡房以外我有空的時候會去探望他、鼓勵他,因而跟他熟悉了。他很掛念他的兩個兒子,卻因為過去自己做了一些錯事,家人不原諒他,十多年來跟兒子失去了聯絡。他得了重病不能工作,卻又無依無靠,實在是雙重打擊。聽見他的困難,除了轉介社工跟進他生活上的問題,就只能為他禱告。

  他的病況每況愈下。就在他離世前幾天,他的一位朋友居然聯絡上他的兒子。他達成了他的心願,與兒子在病房裡重聚了。第二天他興奮地多謝我為他禱告,說如果還可以出院的話將來要請我上茶樓吃飯來答謝我。我為他感到高興,連忙鼓勵他繼續積極面對病魔。然而我心裡知道他痊癒機會不大,沒幾天他就離世。

  這位病人叫我想到,我們所付出的關心有病人受落固然是對我們的鼓舞。然而平日我所照顧的病人有很多是不能說話的,更不要談說道謝了。正因如此,他們才是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我們照顧的一群。我們的工作亦因而顯得更有意義。聖經的一句話說得好,就是「施比受更為有福」。這也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