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無毒真丈夫

  毒品的禍害眾所周知,今天我們正為著青少年濫藥問題而憂心和頭痛,然而吸毒問題其實已困擾香港數十年,一些歷史悠久的戒毒機構,也默默耕耘了數十年,為迷失毒海的癮君子打開重生之門。

八個男人一個吸毒

  早期香港查獲的毒品以鴉片為主,到40 年代開始出現海洛英,即俗稱「白粉」。雖然香港並非毒品原產地,但由於香港奉行自由貿易,貨物與旅客進出頻繁,毒販成功偷運毒品進口始終在所難免。到了50 年代後期,本港的吸毒問題卻明顯地變得嚴重。由於當時大量內地人口湧入,連帶毒販和製毒技術也輸到香港繼續「經營」。而警方大力打擊鴉片,卻令鴉片吸食者轉為吸食海洛英,加上吸食海洛英的器材和技術比較簡單,吸毒人數因而大幅攀升。

  按數據顯示,60年代初期,在英國每10萬人當中,估計約有9人吸毒,而美國則估計有33人。當時香港人口剛剛突破300萬,然而吸毒人口按估計竟高達15萬,即平均每10萬市民就有近5000名吸毒者,比美國高出150倍,比英國甚至高出550倍!今天的吸毒者逾趨年輕,但當年的吸毒者主要是成年男性,估計佔男性勞動人口的八分之一,問題之嚴重可想而知。

  毒品除了摧毀人的健康,還傷害家庭和社會。當年的囚犯當中,超過七成染有毒癮,可能當中不少也是為了取得金錢交換毒品而犯案。事實上香港吸毒者花於毒品的金額非常龐大,估計當時一年可高達一億七千萬,幾乎等於政府在醫療、教育和社會福利的全年開支!試想想,若造筆巨款用於正途,會為社會帶來多美好的建設?解決吸毒問題,當年被視為改善家庭和社會環境的重要鑰匙。

既戒毒癮也戒心癮

  為了有效協助囚犯戒毒,監獄署(即現今懲教署)改變了戒毒的策略,除了戒除毒癮,還嘗試幫戒毒者恢復身心健康。1959 年,第-批染有毒的囚犯遷到大欖,這裏原是個破舊軍營,在監獄署督導下,他們在大半年時間內將它重建,目的除了建設一個新的監獄,主要還是讓他們有足夠的體力勞動,既鍛練身體,也帶來自力更新的滿足感,增加重投社會的自信。

  囚犯會被強逼戒毒,然而一些沒有犯案的癮君子,又有沒有人向他們伸手提供協助?香港戒毒會是本港首間協助自願戒毒者的大型機構,他們在石鼓洲開設的戒毒營於1963 年投入服務。初期自願戒毒者仍須先入住青山醫院,接受大約三至四星期的治療以戒除毒癖,之後才轉到石鼓洲接受身心康復的鍛練,一般大約三至四個月就可以離營。戒毒營初期可以容納約250 人,服務對象限於男性,他們其中一樣主要的活動,也有點兒類似大欖監獄的囚犯,就是繼續建設石鼓洲戒毒營的其他設施和營舍。

福音戒毒成效高

  除了香港戒毒會,一些規模較小的戒毒機構也陸續投入服務,各自以不同的方法協助吸毒者,福音戒毒就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福音戒毒是靠福音來協助吸毒者戒除毒癮,他們強調不靠藥物,著重個人價值之重整,而戒毒所規模一般較小,正好讓戒毒者得到更多個人的照顧,由於有信仰的支持,加上治療時間長,所以福音戒毒成功率頗高,而且往後再吸毒的情況也較少出現。香港首間福音戒毒機構是信義會戒毒所,他們早在1956年已在調景嶺劊辦,惟該服務已於1988 年停辦。現時仍然提供服務,而歷史最悠久的福音戒毒機構,則要數晨曦會了。

  晨曦會劊於1968 年,戒毒所最初設於西貢浪茄灣,由於受到興建萬宜水庫影響, 1976 年獲政府撥出同樣位於西貢的伙頭墳洲,讓戒毒所遷往該處一直服務至今,由於福音戒毒廣為人識,該島亦因而別稱為晨曦島。島上設備非常簡陋,宿舍是戒毒者多年來自行搭建,水電供應欠奉。戒毒者依靠雨水和溪水,旱季則依頼外來補給,而電力則靠發電機有限度提供。如此刻苦的戒毒生活條件在島上已經維持了數十年,但卻無礙他們服務的決心和取得美好的成果。因此可見,戒毒工作是否成功,基本的設備和條件固然應該要有,但最重要的還是是否有有心人,願意無私而全心的去關愛那些誤入歧途的吸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