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歲的母親阿蓮,年輕時個性已比較敏感,且事事追求完美。十多年前她的丈夫因癌病過世後,阿蓮便要肩負教養四個孩子的重擔。這些年來,她經常覺得疲倦,但晚上又難以入眠,必須依賴安眠藥入睡;也會因肌肉酸痛、頭痛而服止痛藥。她也有長期胃痛、腹痛的困擾。緊張時更易有胸悶、呼吸不暢順的感覺。阿蓮為此看了不少醫生及作了不少檢查,但也找不到特別的問題,症狀時好時壞。
阿蓮總是忍不住擔心生活上每一件事情。當孩子年幼時,她對他們的學業、飲食、生活習慣、說話方式、交友,都時常提醒;弄得家中的氣氛相當緊張。隨著孩子長大出了社會,阿蓮的擔心也沒有減少。若孩子因加班晚歸,她隨即會擔心他們是否遇上意外。於是她會經常致電孩子,確保他們平安。其實阿蓮知道每個孩子都算獨立懂事,但總停不了擔心他們。
有一次,小兒子遲了兩天才交家用給她。阿蓮便擔心兒子是否最近投資失利,陷入財困;還是他被老闆減薪,飯碗不保?如果兒子被減薪裁員,她的積蓄只可維持三兩個月的家庭開支,以後的生活怎麼辦?難道要拿綜緩?她的親戚朋友會歧視她嗎?最差的是自己年紀大,找份工作也不易,幫不上忙… 想著想著,一個一個的擔心如電影片段播出,沒完沒了,越想越糟,越想越憂心。阿蓮眼睜睜的到半夜三時也睡不著,胃部又隱隱作痛了…
其實,焦慮是正常的情緒。當我們預計有危險時,我們的身體會出現變化(例如: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身體會出汗…),其作用是令我們面對危險時,使身體作好準備,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焦慮也會使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威脅上,思想會集中於負面的可能,令我們準備應付的方法。少許的焦慮也可以提升我們的表現:例如面對考試,學生多會擔心成績不合格,這些焦慮會促使他努力溫習。
但過份或長期的焦慮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2004年的研究,估計在香港15至60歲人口中,約有11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經常焦慮症」。「經常焦慮症」的定義,是指過去半年內曾出現經常擔心許多不同的生活事情(如工作、家人、經濟等)。那些焦慮比一般人強烈,難以自控。患者亦有以下的身體或情緒徵狀:坐立不安、容易疲倦、易怒、肌肉繃緊、難以專注、睡得不好…患者會有一些「焦慮行為」:透過做一些行為(如經常打電話給家人確保他們平安)或逃避某些環境(如避免閱讀傷亡的新聞報導)以求短暫減低焦慮情緒。
「經常焦慮症」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病。成因除個人性格和環境外,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是重要因素之一。可惜很多患者面對焦慮症的病徵時也以為是工作過勞,情緒少不免緊張;伴隨出現的身體徵狀,往往只以為身體有病,不知病源是來自「心」而不是「身」。「經常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目前醫學界主要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近年醫生多採用新一代的情緒調節劑,因其治療效用已被確認,而長期副作用亦較少。不過,無論服用何種藥物,都不要自行停藥,要和醫生商量配合,而認知行為治療法是透過改變患者的思想謬誤及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紓緩患者困擾。此外,學習一些鬆弛練習(例如肌肉鬆弛法、深呼吸、意象鬆弛法)也能幫助緩和焦慮的情緒。若發現家人或朋友患上焦慮症,應鼓勵他們及早求醫,及向臨床心理學家或輔導員尋求協助。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作息有時、做帶氧運動、安排一些為自己帶來喜悅的活動,避免喝過多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茶或可樂…),亦能使我們生活輕鬆,能更有效地處理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