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接生「到會」

  醫院雖然是許多人最害怕的地方,但有趣的是,今天大部份嬰孩來到世上的第一站正是醫院,人生在世第一喊、第一餐、第一便、第一覺都在醫院經過。醫院給我們的感覺實在既可怕卻又安全,可以選擇的話準媽媽應該都會住進醫院待產。但回想在未有醫院的日子,臨盆生產數千年來都在家中進行,可倚靠的只有長輩的經驗,與及當時的助產士──「穩婆」。

輸入西方助產技術

  基於中國傳統思想,女性向來三步不出閨門,分娩過程更屬私隱中的私隱。因此雖然早於1897年,西營盤國家醫院已在港率先設立婦產服務,但當年全港只有20位孕婦使用,她們可能都是西婦或是西化的香港人,普遍華人仍然信靠穩婆接生。由於一般家庭的基本衛生條件難與醫院相比,加上穩婆欠缺應付細菌感染的知識,所以不論母親與嬰兒的死亡率也非常高。產後婦女和嬰兒被緊急送往醫院的事時有發生,可惜的是他們到達醫院時往往經已奄奄一息。

  雖然社會並未接受西方醫學,但熱心人士眼見市民有所需要,還是積極在香港發展西方助產技術。 1904年,全港第一所婦產科醫院 ── 雅麗氏產科醫院投入服務,並開始訓練首批本地助產士。礙於孕婦對在家中分娩的堅持,雅麗氏產科醫院的一隊助產士唯有隨俗,像穩婆一樣將服務「到會」至孕婦家中, 1909年,他們總共在社區協助了千多位孕婦誕下嬰兒,比在醫院的二百餘個分娩個案高出五倍。

  隨著需求增加,其他醫院包括國家醫院、東華三院、養和醫院以及專為孕婦而設的贊育醫院相繼於二、三十年代開始訓練本地助產士。雖然在1912年開始已有法例禁止無助產士資格人士為孕婦接生,但穩婆仍活躍於一些貧民區、新界鄉村和漁村等地方,直到三十年代後期,她們參與了助產士訓練而被納入為合資格助產士,由穩婆接生的「傳統」才絕跡於香港。

  除了接生,助產士還會為孕婦提供產前護理服務與相關教育,今天的準母親都十分著緊產前檢查,但當年即使有數以千計的產婦每年由合資格助產士助產,但願意到醫院使用產前服務的卻不過數百。在 三十年代,嬰兒夭折率仍高近五成,多數受營養不良與及腸胃問題所影響。為此政府在社區層面大力推行育嬰教育,助產士不單到社區開設講座,教導年輕母親育嬰常識,更協助免費分派嬰兒營養粥品。

逼爆婦產科

  基於早年市民對大型西醫院仍然抗拒,於是由助產士領導的小型留產所應運而生,即使二次大戰結束,嬰兒出生率飆升,多數新生嬰孩還是在家中或留產所出世。直到50年代中國難民潮湧港,低下階層家庭衛生環境惡化,才令大部份孕婦不再堅持於家中分娩,帶來關鍵的轉變。由於在短短數年間,選擇到醫院分娩的孕婦數目躍升至佔整體五成,全港醫院婦產科頓時被逼爆,兩名孕婦「孖舖」的情況並不罕見。當年贊育醫院亦被迫只接收高風險個案,一般低風險孕婦只能預約到留產所分娩。

  為了應付急速上升的需求,助產士的訓練亦進入高峰期, 60年代全港總共有十所醫院設有助產士訓練課程。而靠著多年來助產士對市民的努力教育,孕婦普遍樂意進行產前檢查及參加母嬰健康講座,加上社會和經濟環境的發展,改善了社區衛生以及疾病控制,孕婦死亡率以及嬰兒夭折率也大幅降低至0.043%及2.5%。

  自70年代起,因著醫院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已逐漸建立,孕婦已習慣選擇在這個醫療資源最豐富和集中的地點分娩了。今天我們在醫院裏期待新生命誕生時,可能已經沒有舊時那麼擔心,試想想過往在家中分娩的那刻,既沒有醫療設備,產前亦無檢查,原來母子皆命懸一線。看來古裝劇集裏的臨盆場面,還是應該拍得再驚險和狼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