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 29

親愛的平:

你近來好嗎?近況如何?

不經不覺間,你已經回家快一個月了。

還記得你在院接近兩個月,期間你無論在病情或是心情上,都像過山車般大起大落。記得有幾次你因肺部感染而氣喘如牛般,你更擔心自己等不到政府派錢的日子。其實你並不是著意那些錢,而是你腦海中泛起了很多未完的責任、未曾實現的夢想、仍未修補的關係……你哭了。

又有一次你歡喜地告訴我,醫生說你可以出院了;可是在你出院前一天晚上,你又發燒了,結果又是一次的失望。

在你病情起起伏伏之間,我們有機會談談人生的成敗得失、生命中的變幻不定,以及信仰對人生的影響。你說你意想不到上天竟用了這奇特的方式讓你停下來,並對你的前半生作了一次整修。

你也說人生冥冥之中有一個主宰,你稱這為命運。它是人不可預料,也不可逆轉的;人只可順著它而活,就算你如何不甘心、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它,你總得要跟從它。

是的,我也相信在天地間有一位主宰,祂是愛我,願意與我做朋友,祂愛我甚至為我捨棄祂的生命,你聽後也甚感興趣。好幾次你與我一起向耶穌禱告,就是那位天地間的主宰,禱告時,你也覺得心裡很平安,也坦誠地問了很多有關基督信仰的問題,並且說希望對這位耶穌有更多的認識;後來,我們又有機會談了很多。相信是主耶穌聽了我們的禱告,你精神一天比一天有進展,只是捨不得我們談得高興之時,你出院回家了。

但我當然為你感恩、為你開心,因為你終於可以回家休息了。我很想告訴你,耶穌愛你,並要祝福你。希望你能早日認識耶穌,並接受祂為你的救主。

送給你一段寶貴的經文: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 - 十七節)

 

順  祝

身體安康,主賜平安

      李院牧

院牧心箋 – 28

主所深愛、所寶貴的潔儀:

你出院後的生活好嗎?回想近年來你每年都會多次入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你入院,幾乎都表達同一的心願:求上帝早日把你接回天家!只是最近這一次入院,你卻高高興興地請我為你禱告,求天父加添你的年日!

記得初初見面時,對你如此執意地求死,真敎我有點透不過氣來!我的專業訓練讓我對所有輕生的意念都不會掉以輕心。目睹無數飽受長年重病煎熬的病人,他們錐心之痛的掙扎,使我對任何求死的念頭都只會寄以由衷的體諒和尊重(雖然我不贊同)。經過詳細的瞭解後,尤幸你沒有任何具體行動的計劃,因你仍然相信上帝對你的生命擁有最終極的主權。更令我感動的,是你的求死不單單只為免去病痛之煎熬,你更表白同時亦是為免繼續負累兒女。

天父也似乎差點兒答允了你的祈求,醫生曾幾次急召你的兒女和院牧,你也實在多次陷於死亡的邊緣,他們亦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只是你卻多次大難不死,你問我:「為何上帝仍不把我接回天家?」我只能回答:「我想還是由上帝親自回答你較恰當!」並且繼續陪伴你與家人同行。

當我們以謙卑和耐心等候上帝時,祂便漸漸容讓我們明白多一點。現今的你求主加添你的年日,原來你希望可以親眼看見「精靈」的小孫女完成學業之日,更願親身陪伴你的女兒度過目前的難關,免得她在這艱辛時刻失去母親而受雙重打擊(尤其他父親已於多年前撇下你們不顧而去)。由此可見,你無論求死或求生,你心所惦念的,都是你的兒孫。我想,若然他們知道你的心聲(我相信他們是知道的),一定打從心裡感激!並且你也常希望他們都可像你一樣相信主耶穌認識祂的大愛;我想,其實他們已從你的身上,看見了主的無私大愛!

在你身上,我看見一份對子女的愛,令作母親的無懼死亡;更戰勝了頑疾的威嚇,甘心選取了帶病仍肩負為人母之神聖天職!

你讓我體會唯有愛可以超越生死病痛,賜人有生之勇氣,並將與所愛的人,永結同心。

生有終、愛無盡!互勉之。

向你致敬的甘院牧
2011年復活節

院牧心箋 – 27

親愛的美美:

  你好!還記得去年12月中,你要護士叫院牧來探妳,我們就是這樣認識了。當日我進入病房時,見到妳仍未擦乾眼淚。雖然我們才剛認識,但卻得到妳的信任,妳向我訴說內心的恐懼。因為太多悲慘的事不停在妳身上發生,令妳內心抑壓著不少生離死別的痛苦,妳每天都背負著沈重的擔子,卻不懂得怎樣抒發自己的情緒,反而不斷為自己不懂處理而內疚,總想怎樣可以彌補。然而,這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加重了妳的哀愁。沒料到連自己也突然因病入院,沈重的病情甚至令妳恐懼要步入死亡,更使妳憂慮年幼的兒子將會失去母親。這令妳睡不安、吃不下。所以妳才叫護士請院牧為妳祈禱,好讓自己內心可以平安。我當然樂意的聆聽妳的故事,並為妳祈禱。

  第二天,妳告訴我,今天精神抖擻,因昨晚能安靜睡眠,所以妳確信主耶穌聽我們的祈禱。妳更知道,除了我以外,還有不少的好友和同事為妳祈禱,妳表示會學習為自己禱告,希望在病患中得到神的幫助和保守。

  在冬至那天妳對我說:願意相信耶穌並一生跟隨祂,接受祂作生命的主。當我們祈禱後,妳滿面淚珠,但妳告訴我,這是感恩和安慰的眼淚,因為妳內心感到被耶穌的慈愛所褓抱。我深信這是主耶穌在冬至那天已經賜妳無價的禮物 — 就是生命的更新和永生的救恩。

  但在假期後,再見時妳又愁容滿臉。因為入院兩個多星期,卻依然找不到病因。醫護人員做了很多檢查,記不得有多少次抽血、化驗、照鏡,卻沒有找到病因。沒有結果的等待令妳憂慮又氣餒,甚至連僅有的信心都被磨滅了。從妳的情緒與表達,我體會到「人」的無奈與限制。只有邀請妳再一次的向主耶穌禱告,祈求祂指引讓祂醫治,並加添妳的耐心和信心。

  終於在今年一月初,醫生確診妳是癌症復發。這該是一個令人驚懼的消息,但我卻看見妳並沒被懼怕所綑綁,妳平靜的告訴我將要面對的治療方案,更表示會靠着主耶穌,全力以赴的去面對每一個療程,就算有多艱苦妳也不怕。我實在見到主耶穌的恩典在妳身上,因祂在妳心裡,給妳力量勝過一切的苦難。聖經告訴我們一個生命的事實「在世界有苦難」。但主耶穌卻應許我們「在祂裡面有平安」,而且這平安是沒有人能奪去的。美美,我知道妳已經轉了到另一間醫院,但仍然為妳送上誠意的祝福 — 願主耶穌基督賜妳屬天的平安,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仍是掛念妳的
陳院牧
2011年1月25日

院牧心箋 – 26

洪先生:

  初見你坐在床邊時,你的坐姿雖是那麼漫不經心,你的眼神專注於報紙,但當我走近時,你立時處於一種戒備的狀態。而你的太太一直安靜地坐在你對面的椅子上。

  「你是誰?院牧?」

  在你面前的這個院牧心裡想﹕「這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可能不宜開展一段關懷牧養的關係,只能淺談。 」但仍希望知道眼前這個「大嚿佬」的身體發生了甚麼事,好讓自己留下一句祝福和問候。就這麼一問,意想不到的事情便發生了。

  「院牧,你曾見過這樣的腫瘤嗎?」

  「嚴重嗎?」

  「會不會是癌症?」

  你接連問了我三個問題,作為院牧的我,實在無法即時給你任何你想要聽到的答案,但卻可以肯定地回答你﹕「我聽到你對自己病情的擔心和憂慮。 」強壯健碩的你,從來沒有患過甚麼大病,「癌」這東西就是連想也沒有想過,怎麼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是駕駛早更的小巴司機,星期日也要開工,所以能夠早點放工便會早點回家,這就是我休息的時間了!」

  「如果我一生就是這樣完了,我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珍惜、也沒有好好度過每一天呀!  」接著你便偷偷看了身邊的太太一眼。

  與你相處到這一刻,你給我的印象並不是我初見你時的那模樣,你是那麼在意你的生命,你對自己的生活有反省,你更在乎你眼前的人。我實在欣賞你的坦誠和率真,並不隱藏自己的心事和感受!事實上,有時生活實在逼人,有時一天過一天的日子實在惱人,因此我們不會、也不願停下來想一想,甚麼才值得我們珍惜?但當危難或病困來臨,卻帶來一個生命的轉機,讓我們可以曉得甚麼是生命中最珍貴的人和事;但願你能和最珍惜和在乎的人分享你那獨有的坦誠和率真。

  還記得當日我提出為你和你太太祈禱的那一刻,我腦中曾有剎那的念頭閃過﹕「你會願意和我一起祈禱嗎?」我冒著被你拒絕的可能,開口問你的意願,你竟欣然答應,我真的感到意外。在禱告中,我向神祈求,希望祂能幫助你們切實認識,在你們的生命中,已經擁有一份非常重要的禮物 —— 愛,這是祂賞賜給你倆的。當我張開眼睛再看見你們的時候,你們面上那有默契的笑容告訴我,你們已接納了我的禱告和感恩。

  最後我還要多謝你,你的坦誠和率真感染了我,讓我學習勇敢地多問一句;也提醒我,看人不要單看外表,更是要看內心的。

     麥院牧

院牧心箋 – 24

親愛的東華:

  謝謝你的信任,並告訴我關於你的病。你說,從網上認識自己的病,是一種罕見的病,現時仍未有合適的方法可以治療。但你又說,醫生並不認同你患這病。因此,這病所帶給你的,更遠超過單單身體上的折磨。

  這「病」使你失去與人交往的信心,甚至不想接近人,雖然他們表示不介意與你為友,但你就是不相信,怕自己會因他們一些不恰當的表情受傷。所以你情願選擇將自己孤立,但你的心底最渴望的,仍是與朋友一起,這正是你的困擾。

  看著你的淚水不斷流下,似要將內心壓抑的情緒傾倒出來。我感受到你的痛苦和委屈,情緒下面更有憤怒、無奈、不公平…。

  人需要群體生活,何況你還是一個在學的年青女孩,肯定需要友伴。既然你是這麼渴望有友伴,所以我鼓勵你,用你的勇氣及真誠(像對我)向你的好友表達你的心聲,讓他們明白你的處境及請他們支持你;我相信一份被明白的感覺能幫你多一分信心向前。每一個人也有自己的缺點與優點,很欣賞你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我相信你的朋友也會有缺點與優點,只在乎你是否願意接納。接納和彼此信任友誼的重要元素,希望你也信任他們是願意接納你,包括你的「病」。

  關於你的「病」,也許你會認為它可能會取去你生命的所有和意義。其實你最少還擁有父母的愛,他們為你不斷尋找醫治的良方,接納你,在他們心中你還是一樣寶貴。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和你分享關於造物主的事?祂是造你和造所有人的主,當我們還未認識祂,祂已經愛我們,甚至無論我們變得怎樣不可愛,祂仍是一樣的愛我們。

  「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 」這是聖經對主耶穌的描述。所以無論你是怎麼樣,祂也會一樣愛你。所以,你只管向祂傾訴你的心事,祂一定會是你最好的聆聽者,祂一定會接納你,明白你。所以我提議你,嘗試讓耶穌成為你的知己,將你的心事向祂傾訴,看看祂會怎樣陪你度過這困難,祂的作為甚至會讓你驚訝。我也會為你禱告,求祂幫助你,有信心和喜樂度過每一天。

  祝福你
願神引領你醫治的路

關心你的院牧
周姑娘

院牧心箋 – 思念

  「自由行,今天咁早呀!」

  「(騎!騎!)早晨,唔早啦!九點幾啦!就夠鐘祟拜,我嚟幫手派排仔(名牌)。 」

  沒有聽見這麼輕鬆愉快的聲音已有一段時間了。

  「自由行」是我們給何婆婆的一個匿稱,她是一個愛恨分明,從不矯扭做作的一個長者,她在醫院接受癌症治療後,經轉介到居住鄰近敎會。

  何婆婆雖然罹患癌症,但她似乎絲毫不感到肉身的痛楚,相反地臉上常掛著開心笑容,而且總是會說一句話: 「耶穌比人綁在十字架上豈不是更難受」。若健康許可,她都會推著自己的「私家車」(輪椅)出席聚會和參加活動。

  何婆婆雖然在醫院治療已差不多兩年,但她的身體依然慢慢衰弱,需要入院接受治療,不能像昔日可以自由地活動。但她頭腦仍然清晰,到床邊看她時,她會說:「我精神不大好,我不去聚會了。 」然後倒頭便睡,似是沒事發生似的。有時又會輕輕的說這個那個,今天如何……。有時我會到她床邊,鼓勵她或安慰她,她會嘻嘻笑,與她一同禱告,她便會安靜的睡著。

  看著她薄薄的咀唇添上色彩,臉上依然掛著笑容,安靜的躺臥著。這刻我望著她的臉,腦際浮現她與我們昔日的種種相處,現在隨著她的足印已淡然地抹掉。我與照顧她的工作人員懷著傷痛的心,抖擻精神的,一邊唱詩歌,一邊給她讀聖經,禱告陪伴她走人生的最後一站。

  凝望她睡著的臉容是那般安詳,使我相信若我們的生命能與那位賜人有永生福樂的上帝結連,生命是更不再一樣。因上帝應許與我們同在,作我們的依靠,因為天堂裡不再有眼淚、死亡、悲哀、哭號、疼痛。我相信何婆婆在天堂可以更自由自在地東西往來,亦不再需要使用她的「私家車」(輪椅)了。

院牧心箋 – 22

親愛的阿飛:

  很久不見你,你現在好嗎?痛症有否改善呢?回想我們在痛症科門診認識,當時你面帶愁容。主診醫生問症時,你一直強忍眼淚,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上。當我再與你分享時,你竟痛哭起來。

  於是我將椅子向前推,希望細聽你哭泣的因由,你向我傾訴那時的苦況。原來你是一個合約的員工,為了保住「飯碗」,同事的工作,你也勉強代勞,之後,就成了你的責任,長期過勞,令你的腰骨痛楚難當。

  這工傷使你與公司成了對立的局面,也帶來上司對你的挑剔,同事們的孤立,加上你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不能失去這份工作,所以你強忍下去。你心靈很孤單、無助及冤屈。

  之後,我們持續會面,首先處理工傷的壓力 —— 你已不能再承擔過重的工作量。我與你回顧過往以討好他人的方法希望獲得工作的機會,因而失去自己的尊嚴,但工傷後同事對你的埋怨,卻促使你想改變這生存的方式。你開始懂得向同事說「不」,這是為了珍惜自己而來的改變,但同事能否接受你的改變呢?你又如何處理這些改變?這些原來都和痛症治療有關。

  家人對你痛楚難當的場面,已是司空見慣,有時也誤會你,以為你懶惰而不願上班,你實在有口難言,當他們過份的埋怨你時,你就以憤怒回應他們,這就成了惡性的循環。幸好你接受這是一個必須的互動,在面談過程中,你開始嘗試向他們表達你的感受,漸漸他們也明白你不是想逃避工作而請病假。

  記得當你上一次在這裡治療之後,你曾告訴我,雖然你面對的痛苦仍然存在,但你感到身體或心靈已較之前輕鬆了,而你更學會珍惜自己,不再為討好他人而活,我也為你感恩,現在你與家人的關係如何?

  你提及曾返敎會,卻因工傷後停止了聚會,我鼓勵你再次回到敎會,讓你有社群的支援和社交網絡,你也樂意接受我們的建議,現在你的敎會生活如何?

  在此我願你的身體和心靈都能強健起來,一天更勝似一天。

與你同行的院牧
羅麗芳

院牧心箋 – 21

親愛的陳弟兄:

  今天下午,剛從敎會回家,便接到你的來電,使我深感欣慰。自去年初因食肉菌入侵身體,令你的肌肉腐爛,醫生通知家人說必須立即做切除腐爛肌肉的手術,否則生命不保。 此時,病房的護士因看見陳太神情慌張,便急召院牧來疏導你家人焦慮的情緒。 當我趕到病房時,因你已進入了手術室,只見你的太太在房門外等候。她一臉慌張,我便問她,手術要進行多久。陳太回答說:「至少要6個小時。 」聽到後,我更明白為何她會如此擔憂。當時我除了安撫她焦慮的情緒,並且邀請她一起禱告,求天父保守你的手術順利完成,讓你能安然度過。那時還未信主的陳太竟毫不猶疑便與我一起祈禱,之後心情稍為平靜下來,並耐心地等待著你返回病房。

  你在瑪嘉烈醫院的深切治療病房,先後接受過五次搶救的大手術,生命可以說是危如累卵。手術有如過關一樣,而陳太的心情也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每次你要動手術,她都顯得無奈和驚慌;我每次都會陪伴她,或讀聖經給她聽,或唱安慰的詩歌,與她一起祈禱。

  每次手術之後,你仍然昏迷未醒,我們就在床邊為你切切禱告,祈求天父親自保守你,讓你盡快甦醒過來。後來你與我們分享,在昏迷期間,不只一次經歷主耶穌的拯救,讓你一次又一次的甦醒過來,並且心裡有一份很平安的感覺。經過五次的手術後,你主動的信了主,並接受了洗禮。當天,我也在場見證,心裡實在為你感恩。

  不久,你因為要做植皮手術而轉往廣華醫院繼續接受治療。而我近來也十分忙碌,所以幾個月也沒有與你們聯絡,但心裡卻常常記掛著你的情況,所以致電聯絡陳太,並知道她正忙於協助敎會兒童聖經班。你們一家由遇上不幸而自悲自憐,到今日可以心境平安而且更樂於助人,我深感欣慰並感謝上帝。因為陳太自從信主以來,由內向怯懦改變為活潑開朗,更在敎會中熱心參與,還常常跟隨牧師探望病患老弱長者。當然,我知道她更是每天悉心的照顧你呢!

  你曾對我說過在出院後,很想見證上帝在你身上的奇妙恩典。我也實在從你和陳太身上看到上帝奇妙的作為,你們生命的改變就是最美好的見證!

在禱告中常記念你們的
王院牧

院牧心箋 – 20

親愛的明、心:

衷心感謝你倆邀請我出席你們的感恩聚會,我不但為心的康復而感恩,亦被你們在病患中的風雨同行所深深感動。

明、心,你倆說:「除了感謝上主的眷顧,也感謝親友的關愛和醫生、護士的悉心治療;亦感謝院牧在妳接受治療期間,不斷為你們作出的關懷與支持。 」心還說:「十分認同我曾經鼓勵你們的一句話『愛是能讓人抵受試煉而至終可以勝利的因素。 』這句話給你們很大的鼓舞,使你倆更有力量面對那漫長的抗癌歷程。 」

回家途中,腦海浮現了昔日的一些片段,請你們猜猜以下的主角是誰,是否你們所認識的?

有一天,我在醫院看見一對中年夫婦正等候覆診,丈夫身型高大,妻子纖瘦而柔弱,她臉色蒼白,連眼眉毛也沒有了,稀疏的頭髮以白色的冷帽子遮蓋著;那是因為她患了癌病,並且正接受化療。我留意到丈夫笑容可掬,十分細心,更不時逗妻子開心,妻子笑了,他便親親妻子的面頰兒,展露出不言而喻的滿足。過了一會兒,丈夫又把臉頰貼近妻子的耳邊,輕輕說了話兒便站起來,把乏力軟弱的妻子扶起,並肩同行,走近窗旁欣賞外出的花草樹木。

這一幕在我看來,是那麼美麗温馨的圖畫,敎人神往。生命的愉悅,不僅存在於風平浪靜的日子,其實在逆境病患之中,也可尋覓得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醫院可能是冰冷、悽愴的地方,但因為有愛的流露,這地方卻可以變得温暖、愉悅。你們認同嗎?

親愛的明、心,讓我向你倆揭曉以上的主角是誰吧!那對中年夫婦就是你們。那天我為你倆暗暗的禱告,祈求天父的慈愛覆庇你們。今天,我為能見證你們抵受試煉而至終可以勝利的「愛」而感恩!

但願有更多病人及他們的照顧者能同樣經歷這「愛」的力量。

常為你們感恩的
梁煥能院牧
2009年12月

院牧心箋 -19

親愛的Mary:

  今天下班,回家途中,傳呼機啤啤響起來,即時拿起手機回電。聽筒傳來你清脆喜悅的聲音:「我不在醫院,我現在是在家裡。院牧,你記得上次在醫院的走廊嗎?當時你用輪椅接我到二樓餐廳去吃下午茶,期間有人在走廊採訪及拍攝,你還告訴我,他們距離我們那麼遠應該拍不到的。昨晚我看電視,原來我們做了佈景板,我即時用手機拍了下來,下個月我返來覆診時拿給你看…」

  真的很開心接到你的電話,更因為你想告訴我那天在走廊的趣事。

  收了線之後,腦海浮現一些的片段。認識你差不多十年了,那次你因急症回來看病,但等待又等待,經過了一個漫漫長夜,再過了一個上午,仍在等待的你發出求救,求救聲來到院牧部,我如空降兵在急症室四處尋找你。相遇的一刻,只見又倦又冷又餓的你瑟縮在一角,你需要一碗熱辣辣的湯麵、一杯熱茶及一位熱情的救星。

  自此之後,你每次入院,都會主動告訴我。我們分享家事、生活事和信仰事,然後一同祈禱。可是後來你不再告訴我你入院了,就是巡房時遇上你,你也請求我只要細細聲為你祈禱,因為你不想別人知道你是基督徒,聽到你的心聲,我心裡很難受。

  去年的冬天,你再次入院。憔悴的面容,憂鬱的眼神,一望就讓人感受到病痛帶來的折磨。為了幫助你可以再站起來,當務之急必須先讓你重拾那信心。我想,先由簡單做起吧。除了用心聆聽、陪伴、禱告之外,每天就是鼓勵你進食,還得先了解你喜歡的食物及飲品。還記得有一次,按你的要求,在擺放便盆的椅子旁邊我們一同享用下午茶。看見你開心的神態,我已不再計較了。後來你的身體漸有起色,可以接你到小禮堂參加周五崇拜,再進一步,你可以回家過年了。

  幾個月前,你回來覆診,我們在二樓餐廳見面。那次,你告訴我,不要叫你Mara(從前的名字),你不喜歡這名字。因你自小就患病,過了多年才知自己患的是紅班狼瘡症。媽媽早死,在年少時,爸爸又不疼愛自己,雖然有姊姊和妹妹,但久病難顧,她們有她們的生活。你要改一個新名字,要重新再來。今天,從電話聽到你的心聲:「院牧,我現在要好好活下去,長期一個人住會很寂寞,有病纏身更感覺孤單,甚至沒有人理會,所以我要返敎會,在家要讀聖經,求神不要讓我辛苦,我已經好滿足。」

 親愛的Mary姊妹,謝謝你的電話,你知道嗎?能夠知道有一個人可以從消極中重拾對人生的盼望,再沒有比這個讓我們更滿足了。

  願你常常喜樂!期盼再見的日子。

愛你的院牧 桂蓮
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