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款款:從藝術治療角度探討「用心聆聽」的技巧

  常常聽到朋友抱怨,聆聽病人的說話是如何的困難。他們常說:「這人說來說去都是那些東西,煩都給他煩死,他們雖然是病人,但我的心情也不是太好,真是唔探又唔得, 探又唔知講甚麼?!」帶病的親友,整天獨自面對疾病所帶來的困擾,情緒欠佳甚或脾氣暴燥,期望有人傾訴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要當聽眾的,當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入「耳」了,才算是「聆」

  「聆聽」的確是一種藝術。因此不但要有「技巧」,更要有「狀態」。正如音樂家演奏,畫家作畫,詩人寫詩一樣。「聆聽」,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舉動,但正如「聆聽」的寫法,先是從「耳」,但這只是一半;另一個部份,還需要「令」他覺得說話你入「耳」了,才算是「聆」。這樣的解釋, 或許會比較容易發現話中的意思, 理出前因後果,從而作出適當的回應及安慰。有了「聆聽」,回應和安慰,才能有如金蘋果掉在銀網子裡。

  既然我們都知道,在探訪病人或親友交談的過程中,「聆聽」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麼,我們應帶著一個甚麽樣的心情或狀態進入對方的世界去聆聽他們的心聲呢? 就讓我們試試用藝術治療的角度去尋找答案。

 進入「澄心」狀態

  「澄心」(mindful)一詞,有「在當下」的意思。 如果我們能進入「澄心」狀態,我們才可以「用心聆聽」, 以下的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聆聽者:

  1. 先合上眼睛,深深呼吸。這時候我們可以先清理一下自己當天的負面情緒,然後再放下一些自己對未來的憂慮。在呼氣時同時呼出負面情緒,如果放不下的話,可以將負面情緒暫存於一個心靈存物櫃裡(可以是想像出來的,用來暫存各樣情緒)。
  2. 先想一想你期望在探訪或對話過程中得到的正面結果(以第三身想像為佳)。將那正面的結果利用心靈照相機(參《關心》 44期),拍成一幅圖畫。 這幅畫可以按著自己的喜好, 將他的對比度,光暗等調一調, 調教到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影像。  然後再將這幅圖畫放在心中,深呼吸。
  3. 帶著愛的同在進入溝通。 告訴自己一會兒與你共聚的是一位你所愛及珍惜的家人或朋友。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狀態」去溝通時, 往往就能夠做到用心聆聽的效果。在平和的氣氛下,不單是用耳朵去聽,還是用心的交流。 使他們覺得安全、被尊重及沒有壓力。

  說了這種「狀態」以後,讓我們現在討論一下如何建立親和力,怎樣進入「他們的世界」,並達到良好的溝通。

建立親和力

  要建立親和力,就要透過模仿對方。那就是「配合」(Matching) 和 「映現」(Mirroring)。「配合」(Matching) 指的是透過模仿對方的語言文字、聲調和肢體動作,讓你能快速地和對方產生共同點。 (緊記:不一定相同,相似便可;不用所有都模仿,模仿部份便可。)

  當彼此所使用的文字、談話的語氣、音調、表情、舉止動作、甚至呼吸的頻率都處在一種共同的狀態時,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種共鳴,彼此的距離也拉近了,親和感也自然而生。

  「映現」(Mirroring)也是模仿。不同的地方是當我們透過映現模仿時,我們就像是對方的影子,所做到的效果就如他在鏡子前一樣。「映現」是當對方舉起右手時,你就舉起左手;而「配合」就是當對方舉起右手時,你也舉起右手。當然,我們也可以同時兩者兼施並用,以比較有彈性的方式,去進行模仿。

  其實,模仿是每一個人常常都會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兩個非常投入且談得投契的人,如情侶。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型態是相似的。比如他們的身體都會向同一方向傾側,或前傾或後靠;一齊將腳蹺起,又或是雙手都放在桌面上。雖然他們不太可能會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姿勢或語調,是與對方如此一致,但是這種自然表現的親和感,正是建立互信的方式。

緊記保持三個基本態度

  在此要說明,兩個正能夠在親和感交流的人,並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志趣或持有一致的看法。親和力的建立是指兩人有相同的 「感受和思考方式」,而非思考的內容或溝通的主題。

  要與人建立親和感,我們就必須先進入「他們的世界」。我們並不需要同意它,但卻要認知及尊重它,隨著它的步伐,讓它主導談話。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有時會側重於自己「想聽」的範疇及方向,不自覺讓「想聽」主導了,甚至帶領整個交談的過程。其實,我們應該讓對方有足夠的空間去表達他們的感受。

  當我們再去探望家人或朋友的時候,首先讓我們進入「澄心」的狀態(深呼吸、想結果、愛的同在),再運用親和感建立(映現及配合),並用心聆聽。在過程中要緊記保持三個基本態度:「專注」、「接納」和「不批判」。讓被探訪的親友的情緒得以舒緩,從而更有力量去面對挑戰。

澄心款款:滿足的溝通

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溝通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都活在不同的感知世界裡,並運用我們所熟悉的模式去與他人溝通。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we must realize that we are all different in the way we perceive the world and use this understanding as a guide to our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 安東尼羅賓 Anthony Robbins

溝通是甚麼,我們為甚麼要溝通?

溝通其實是用來滿足人類心靈的需要。打個比方,我們的溝通就像吃飯一樣,吃得飽和吃得滿足是兩回事。所以無論我們和多少人溝通,用甚麼形式來溝通,是用語言,還是用文字(現在流行的書信形式包括電郵,what’s app、line、微信等等),但假如我們的溝通,只是為了傳遞訊息,而忽略了滿足雙方的需要,就跟吃飯一樣,吃飽了但吃得不滿足。

所以自古以來,人類為了要吃得滿足,都會努力不懈地研究不同的調味和烹飪方法。同樣,我們為了心靈的滿足,也會尋找各種不同的溝通模式。訊息本身就像是食物,而溝通模式就是食物中的色、香、味。至於訊息的質素,就像營養成份。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有時候當我們接受一些訊息時,會有一種「明知是對的,卻不想接受」的反應。知道應該要做卻是不想去做,原因可能是我們還未在溝通模式中的色、香、味的基本需要上得到滿足。其實,這樣的要求並不容易,在這方面,FIRO-B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案,就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

FIRO-B 是甚麼?

FIRO-B的中文翻譯是:基本人際關係與行為導向。FIRO-B是一種工具,它揭示我們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基本需要。我們常常把它與MBTI配合使用(在上一期《關心》曾經介紹了MBTI),因為它能辨識更多在MBTI中不能揭示的一些內心深處的需要,從而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自己和他人;其中包括我們如何對待他人,以及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FIRO-B評估了人類在溝通上三方面的需要(融入、控制和情感),及兩方面的導向行為(表達和期望)。由於篇幅有限,我們今天只是淺談溝通上的三個需要(融入、控制和情感)。

溝通需要之一:融入(Inclusion*)

融入最終的目標是期待被他人接受。當中包括認識、歸屬感和參與。

融入的表達方式就像廣東話中的「埋堆」。在溝通模式中,融入需要高的朋友會踴躍參與他人的活動,儘量增加與人共處的機會,並且極期望得到他人的邀請。當獲得他人注意時,會很開心。他們會努力尋找共同點,經常與他人接觸,在團隊中他希望每個人都會參與其中。

溝通需要之二:控制(Control)

控制最終的目標是期待被他人尊重。當中包括影響、領導和責任。

控制的表達方式是:對各種事物設法施加控制和影響。在溝通模式中,控制需要高的朋友喜歡組織活動和指揮他人。無論在生活或工作中,都期望可得到清楚明確的指示;他們會努力尋找高效的管理、目標和指標;在團隊中,他們希望提供(或被提供)架構和決策的意見。

溝通需要之三:情感(Affection)

情感最終的實現目標是期待被他人關心和欣賞。當中包括接近、熱情和敏銳。

情感表達方式是:接近他人、表達情感,和支持他人。在溝通模式中,情感需要高的朋友期望得到別人熱情對待;喜歡別人與他們分享各類事情,並表示鼓勵及支持。他們會努力尋找彼此的忠誠,並共用個人理念,交換意見和看法,促進和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FIRO-B這工具 ?

綜合以上的資料,我們不難知道,不同的人在溝通時都在尋求不同的需要。當兩個人相處時,總是一方的表達對應另一方的期望。但我們相信,越靈活的人,越能掌控大局。因此我們如果能使用不同的說話方式,就無往不利。

舉例

比如家長希望小朋友收拾衣服,我們最少可以有三個不同的溝通模式:

對包含需要高的小朋友來說,由於他們期望尋找共同點,所以我們可以說:「媽媽洗完澡,自己收拾衣服;哥哥洗完澡,也自己收拾衣服:你呢?」

對控制需要高的小朋友來說,由於他們期望尋找清楚明確的指示,我們可以說:「請你將衣服收拾好吧!」

對情感需要高的小朋友來說,由於他們期望尋找彼此的忠誠和支援,我們可以說:「媽媽做家務很辛苦,可不可以幫媽媽把衣服收拾好?」

為了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溝通模式來滿足對方的「需要」,當我們善用這些的技巧,就能更有效和他人溝通,而且我們的心也會更滿足。

* Inclusion 官方翻譯為「包含」

澄心款款:愛人如己?!

  「當你手握一把鎚子,很容易會將其他的事物都變為釘子。」~ Abraham Maslow(馬思勞—20世紀最具影響的心理學家之一)

  「愛人如己」是我們自小被教導的做人道理。但許多時候當我們將自己最好的東西或關懷給予別人,他們卻不一定領情,有些甚至會反感呢!為甚麼我們慷慨付出、關懷備至的去對待朋友,他們卻不領受我們那份真心至誠的關懷呢?為甚麼即使有心關懷朋友,卻常常會吃力不討好 ?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把「愛人如己」錯解了。首先讓我們看看,甚麼是愛自己?「愛自己」在心理或感性上的意思,是指按自己的意向或感覺來對待自己。如果「愛人如己」是指按自己的方式或感覺去對待別人,就是用對自己認為或感覺最好的方式及方法去對待人。但有趣的是,對我們是最好的,但對其他人卻往往並非如此,那就是把對口單位弄錯了。所以真正的「愛人如己」是按別人所悅納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當然還有習慣和價值觀,但這裡暫且不談)。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形式與方法來溝通並表達關懷。如果我們真的想關懷別人,我們應該先放下自己,謙卑下來,並以對方認為最好的方式與他溝通。現在就讓我們運用MBTI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甚麼是MBTI?它的全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這是一套性格測驗,理論源自心理動力大師容格(Carl Jung)的性格類型分析,經Myers-Briggs家族半世紀精研改良而成。心理動力大師容格,是繼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之後,對近代心理學影響極為深遠的另一宗師,他的心理學博大精深,對人類行為觀察入微。

  MBTI性格測驗,旨在反映個人性格類型,對個人成長、發掘性格潛能、改善人際關係,並瞭解自己在壓力下之心理反應,都有很大幫助。容格及Briggs認為人類大致可分為四種基本運作與態度類型,不同人有不同取向,由此而形成十六種不同性格:

心理能力走向 —「外向型(E)」或 「內向型(I)」

  很多人誤以為多說話的人就是外向。但其實內向的人也可以說話不停。外向或內向,其實是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思路是外顯或內斂。「外向型(E)」的表徵,通常是一邊說話一邊思考、反應迅速而不會停留在熟思中;而「內向型(I)」就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來思考,並常停下來反省多於作出反應。

  所以當我們關懷一個「外向型」的朋友,需要多與他談話;如果我們不多說話,「外向型」的朋友會認為我們不關心他。反之,當我們關懷一個「內向型」的朋友,我們需要注意靜默,給予空間等待對方思考和回應。如果我們不停地說話,對「內向型」的朋友來說,是一種不尊重或不了解。

認知功能 — 「辨識型(S)」或 「直覺型(N) 」

  「辨識型」喜歡透過五官收集資料,強調事實,注重實際和具體觀點。他們會以證物(事實、細節及例子)作陳述,常常直截了當地提出實質建議;而「直覺型(N)」卻喜歡注重事情的可能性與關連性,留意潛在的遠景。他們喜歡未知的可能性及創新的事物,甚至具顛覆性的建議。

  當我們關心「辨識型」的朋友,就必需多用具體的實例和一些可以量度及觸摸得到的東西;但關心「直覺型」的朋友,就應該多用比喻及故事。

決定功能 —「理智型(T)」或 「感性型(F)」

  「理智型」的人喜歡根據客觀事實,並且倚重分析來做決定,更重視公平的原則。他們分析事情,會先以客觀事實和邏輯關係作第一層資料,情緒及感受只會是第二層資料;「感性型」的人下決定時,卻會從價值觀出發,重視關係、喜好,他們往往先把情緒及感受放於首位,客觀的事實和邏輯關係只能在次位。

  當我們想勸服一個「理智型」的朋友時,就應該從事實和邏輯出發;但要說服一個「感性型」的朋友,從關係及親情出發,會更容易得到認同。

生活態度 —「決斷型(J)」或 「熟思型(P)」

  「決斷型」的人喜歡有條理的生活,實踐計劃時,以目標為本;「熟思型」不介意突發事情,喜歡彈性生活,注重過程而非目標。

  當我們與「決斷型」的朋友相處,要隨計劃行事,並集中在目的及方向;但與「熟思型」的朋友相處,要具備彈性,甚至願意接受死線在最後時段的突發改變。

  MBTI是用來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工具。它是其中一樣最有效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彼此瞭解,從而更能掌握自己和別人性格上的差別。如果我們接納容格理論的信念,認為人的本質和性格的原型是與生俱來的(或是上帝所賦予),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

  當我們在去關懷別人的時候,是否應轉轉角度,按對方的特質去關懷他,而不是按「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去「愛」他呢!

澄心款款:童眼看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放眼各大報章、週刊及電視節目,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星座、運程或性格測驗; 它們之所以歷久不衰,皆因擁有大量的讀者。在授課時,往往遇到學生這樣提問:「張博士,請問我的性格類型是甚麼,你替我分析一下好嗎?」我們總喜歡從別人的口中去認識自己;但細心想想,最瞭解我們的,不該是我們自己嗎?

  今次讓我們嘗試用兒童的眼睛來看世界,並認識自己。因為「童眼」無論深度還是廣度,比成年人能夠看見更多。在童眼中,世界充滿奇妙與可能。恐懼和苦困在他們眼裡都會變成驚歎(!)和好奇(?),並呈現出 「澄心」的態度。

  現在我們就透過藝術治療師的闡述,學習以「澄心」的態度欣賞不同作品,從而令我們能「澄心」地瞭解自己 ,並找回自己的「童眼」,使我們每天都能懷著愛的同在,愛自己和身邊的人。

  讓我們以一位兒童的繪畫為例證,說明童眼與澄心的含義。

多重意義

  多重意義是指圖畫中的每件物件都可以有多重的意義。(圖1)作畫者一位八歲的小朋友,畫中描繪他在叔叔家裡居住一段時間中所發生的事。當中真的有烏龜,高大的人物是叔叔。而左下方的鯊魚群,並不是真實存在於叔叔家裡。鯊魚的喻意可能是作畫者想像在這環境感到的危險。要留意的是,各物件可以有多重意義。通過了解這些物件,我們就能了解作畫者的心境。

多重經驗

  多重經驗的意思是透過不同的圖畫,深層的經驗可以重複多次,而每次都可以有新的體驗。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同一個故事,或用另一個方式,甚至大致不變,只更換人物再說一遍,各人會依自己的體會,加入新的元素再說一遍。這些「新的故事」就好像美感的回應。

  例如(圖2)和(圖3)出現的水平線,都是海底世界;但在(圖4),同一條線的重複,卻表示雲層。這表示作畫者活用不同的方式/故事表達內心情感裡要處理的不同層次的經驗。不同的體驗,他加入比喻和想像就會重新再活一次,轉變就在他的身上發生。

  我們如果能夠在每一次經驗中有一些心理上的轉化,就能有成長。但我們在許多重複的經驗中控制自己,沒有給予自己空間。其實我們可以透過遊戲、繪畫,甚至觀察,只要改變位置/轉移框架,以「童眼」,用「澄心」重新認識世界,我們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童眼看世界

  兒童所見、所感、所想總是全新的;在發展出這種防禦機制之前,則更能夠「活得更人性化一些」。對於兒童來說,觀察是介於真實和幻想之間的事情。因此,他們每天都充滿樂趣和探索的好奇。

學習「澄心」

  先緊緊閉上你的雙眼,慢慢地轉身180度,站在原地,留意周圍發出的聲音,還有感應你身體的所有觸覺。如果在戶外,你或許會感覺到微風吹過你每一寸肌膚…就是這麼簡單。

  大概半分鐘之後,猛然睜開雙眼,讓自己看清楚眼前所能看見的一切。在眼睛睜開的那一剎那,之前看見了甚麽?如今又看見了甚麽呢?

  當您完成了以上的練習之後,細細體會當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然後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 當突然睜開眼時,感覺到看見了甚麽?
  • 在睜開眼的那一剎那,看見的景象是否光明,甚至是耀眼的?
  • 有沒有看見空間、外形、輪廓、顏色、光芒和陰影?
  • 在第一瞬間過後,看見了甚麽?
  • 現在是不是開始辨認出眼前的景象?
  • 完成整個過程有困難嗎?

  當你察覺已經可以辨認出睜開眼睛後的景象,那麼便是時候再次提升速度了。身體可以任意轉過角度,然後或平視、或抬頭、或低頭,再次睜開眼感受這一切,如此循環。可以嘗試迅速地睜開和閉上眼睛。當閉上眼睜開眼睛的速度越來越快,給予思維的時間便越來越少,但你可以為自己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速度。

總結

  透過這個練習,能夠幫助你更加清晰地觀察事物。原來大多數時候,成年人都是透過大腦過濾性地看見事物。這套眼睛照相機操的練習,能夠幫助我們理智地區分兩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從而獲得長久的、超乎想像的觀察力,並且更加自信地看待這個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練習翻譯自Andy Karr及Michael Wood的著作 【The Practice of Contemplative Photography】
Drago Lai Ka Kit, MSS,MCSmDVATI, RCAT, R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