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預備自己、等待新生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聽過不少關於器官移植的報導,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算09年1月的活肝交叉移植、去年8月的心、肝移植,而最近海關關員在同袍的慷慨捐肝下得以重獲新生更是城中佳話。這些報導,除了顯示了本地醫學技術發展的先進和醫療服務的全面外,還令人深深感受到人間有情,市民中不乏品格高尚的人士。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在看罷這些動人心絃的故事後,會仔細想想其實假如有更多的人願意在死後捐出仍然有用的器官的話,本港便不需要經常有健康的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和承擔手術後健康可能受影響的情況下而進行活肝移植。 此外,其實只有肝臟、腎臟兩種移植手術可以用上活人捐贈,其他器官移植(例如心、肺等)都需要在死後捐出器官才可以進行移植手術。現時本港仍然是以一個以家屬意願為依歸的「屍體器官移植制度」,所以即使部分的腦幹死亡人士已登記捐贈器官,而其器官亦仍然適合作移植用途,但若他的家屬表示反對,捐贈手術依然不能夠進行。

  正因為器官移植如此難得,病人若經醫生診斷其病情已進入末期(即器官衰竭)並需接受器官移植才可以延續生命,實在不難想像他的心情會是如何難過,心理壓力是如何沈重。病患已帶來身體上的苦痛,也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經濟、情緒、社交。再加上器官移植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病人大多會感到絕望、消極、悲觀。

  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出現氣餒、無助、無望等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要把握器官移植的機會,病人更要理智地採取積極態度,盡力維持身體的狀況,為移植作好準備。病人可考慮以下積極而有建設性的事情:

  1. 遵守醫生的指示,實踐服藥、飲食、運動、休息的建議。
  2. 向其他病患者學習克服困難的心得,也吸取他們犯錯的經驗或敎訓,避免重蹈覆轍。
  3. 掌握有關移植手術的資料,包括了解整個手術的性質、風險、手術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以及在康復過程上需配合和遵從醫療隊伍指示的各樣事宜,從而作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4. 保持跟親友的聯繫,因為他們可以在心靈上發揮很大的支持作用,能減輕病者的消極感覺。在有需要時,更應尋求身邊親友的幫助,切勿害怕會成為他們的負累,因為這也是一個讓他們學習關懷他人的好機會。當情緒低落時,嘗試想想他們,了解他們希望你怎樣生活。
  5. 盡量繼續參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以保持輕鬆的心態,減少因焦慮、避免擔心等負面情緒影響睡眠。
  6. 避免沈溺於想像有關患病的事,因為氣餒、沮喪、終日自怨自艾、鬱鬱寡歡,只會令情緒日益低落,對應做的事情失去動力,不但對病患起不了絲亳的正面作用,還會拖垮自己的鬥志。應學習好好的處理並駕御負面的想法,盡量不被它們征服自己。
  7. 嘗試把病患看作為一種挑戰,考驗自己的應付能力。試試努力忍耐一下,也許你會發現随著時間過去,原來自己可以應付過來,這樣想法和感受就不一樣了。
  8. 保持樂觀、對未來抱有希望。獲得器官移植的機會雖然不是自己可以爭取,但信天無絕人之路,順其自然,盡自己的努力做好本份,說不定才會天從人願呢?!
  9. 假如你有親友願意為你作活肝或活腎捐贈,感恩之餘,亦毋須過度為對方擔心,因為醫生必定已經評估風險才會進行,所以只應該表達謝意和與捐贈者互相支持鼓勵,以期共同努力達致手術成功。

  另一方面,決定要作活肝或活腎捐贈手術的人士,不論是經過一段時間深思熟慮後抑或是在緊急情況下作出決定的,都必須對整個手術的性質、風險及後遺症等有適當及詳細的了解。更要明白自己的捐贈跟手術的成效並無必然的關係,但卻絕對是給與接受者一個難得的機會。捐贈者也應先考慮個人的家庭環境和經濟狀況,並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可作出這重大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