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痛定思痛

  三十來歲的盛哥是一家清潔公司的管工,收入穩定,對未來感覺美好。那知道兩年前他駕車工作途中遇上交通意外。雖然他保住性命,且身體亦無嚴重的表面創傷,但卻出現了他從未想過的後遺症──他自此腰背常感痛楚,走路的時候有時更會突然乏力,並有麻痺感覺。他沒法再去上班,長期看骨科醫生和做物理治療,怎知痛楚仍是揮之不去……。

  「醫生說你有甚麼事?」初次見面時我問他。他說:「磁力共振照出來我沒有甚麼大問題,不用做手術。 」

  「那麼醫生有沒有告訴你,為何你一直有痛?」他顯得一臉無奈及不忿地答:「醫生說他也不知道!我做了多次物理治療,非常俾心機,但始終醫不好這痛,我真不知怎麼辦!」

  作為專責長期痛症的臨床心理學家,我已經遇過不少類似盛哥的個案。長期痛症(泛指三個月以上的持續非癌症痛楚)對許多病人、家屬甚或醫生來說都是個謎。照一般道理,痛楚應該和受傷有關,傷癒後痛楚就應消失。然而,原來十個急性痛症患者中,會有一個演變為長期痛症。盡管傷勢不再,痛楚卻持續下去。

  不少患者看盡各種正統與另類治療,花費不少金錢,甚至要借貸度日,仍不能根治這種「長期」的痛症。這些病人也許未認識到,長期痛症到今為止,仍未有一種根治的辦法。他們常常陷入一個「求醫 → 無幫助→ 再求醫 → 再無幫助 → ……」的負面循環中。

  「阿盛,你要明白你遇上長期痛症,求醫並不足夠,你要學習如何在生活上與它共處。 」我耐心解釋,他似乎明白過來,但很快又憂心忡忡地回應:「總算有醫護人員肯去正面回應我這個謎,但是我很擔心,怎樣和痛共存,它影響我的生活太多了。 」原來他一直擔心,活動中如感到痛楚,便代表傷勢加劇。因此他盡量留在家中,免得過都不出門。迫著要外出的時候,他必定帶著柺杖,因為他非常害怕有途人會碰跌他,而一跌之下,他的痛楚和傷勢就會加深,甚至不能再走路,要坐輪椅了。此外,乘搭交通工具的時候,他更不期然地恐懼怕會再遇上交通意外。

  由於他長期在家,家人又不明白他的擔心和恐懼,反而問他為何會長久有痛及不能復工。因此他和家人的關係轉差,常發脾氣。又因為少見朋友,以前的興趣和娛樂大部分都放下了,情緒變得低落,經常睡不著或早醒,胃口轉差,甚至要看精神科處理他的抑鬱情緒。

  盛哥以上一連串的轉變,其實是不少長期痛症病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他們面對醫之不癒的痛症問題,許多時會引發出各種負面的心理反應,包括擔心、焦慮、恐懼、易怒、以至抑鬱等,這些反應會令他們更難接受和面對痛楚,以至乏力去迎接和適應生活和角色上帶來的種種轉變。

  我提醒盛哥,他遇到的是一個前所未遇的難關,但重要的是,這難關是有辦法去一步一步克服的。其中的竅門是:接受長期痛症的現實,學習自我管理、與痛共處,更要克服自己的負面情緒。換句話說,盛哥需要改變的,不是痛症這事實,而是自己對於這件事的反應和處理方法。

  長期痛症,正如其他許多慢性病一樣,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醫學問題,而更牽涉到許多心理及社會的問題。獨沽一味地求醫減痛除痛,不單效果有限,更有機會令心理與社會問題愈演愈烈。所以,多方位全人式的治療是處理長期痛症較好的辦法。

  從幫助痛症病人的經驗裡,我發現當他們明白並接受痛症是怎麼一回事後,都會願意參與痛症中心主辦的一個抗痛課程。這課程的目的,並不是去學習減痛除痛的辦法,反而是去增進自己的活動能力和功能,換句話說,不是改變痛的事實,而是改變自己對痛的反應。上完課程後,他們往往能更清楚自己的路向,例如是否有能力回復以前的工作或需轉工,能否減少對藥物的不必要依賴,又或是如何重拾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許多時候,雖然他們的痛楚保持不變,他們的活動能力與及自我應付痛症的信心卻有所提高。

  假如你是芸芸長期痛症病人一份子或家屬,不要怕。痛定思痛,你可以學習如何去面對及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