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甜味

  若問味道可分哪幾種,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說出「鹹甜酸苦辣」這五種最普遍的味道。中醫的理論,五味為「酸苦甘辛鹹」,甘味即是甜味。所謂同甘共苦,正是比喻不論在甜日子抑或苦日子都能共同進退。

  五味中,我最愛甜。小時候,糖果當然是佳品;眾多糖果中,我最喜歡巧克力,愛其濃郁軟滑。大專時代,放學後要兼職當補習老師賺取零用錢。有時放學已覺疲倦,惟有在途中的便利店買來巧克力當小點;幾顆巧克力落在肚子裡,血糖升高,精神也馬上回復過來。平日吃麵包餅食,我也儘挑甜味的來嚐。雞尾包是小時候的寵兒,內裡甜甜的椰絲砂糖餡香軟美味,配合暖暖的麵包,簡直是人間美食。

  我雖然愛甜,單一的甜味絕不能討我歡心。有一次,陪伴任教兒童畫的朋友在超級市場購買糖果,準備送給孩子們作獎勵。朋友對我說:孩子愛甜,凡是甜的都愛,會通通吃掉。我即時提出異議:小小年紀的我,儘管是個甜癡,卻極抗拒果汁糖的味道 — 一種除了甜還是甜的味道,所謂果汁也是非常人工的口味。

  食物除了裹腹,維持生命,有些還可以讓人情緒鬆弛舒暢;這一類未必健康,也未必填飽肚子,卻可以令人感覺滿足的食物被稱為comfort food,是一種帶有慰藉和療傷效果的食物。甜點,肯定是我的comfort food。幾年前在痛苦的療程中,每次身體狀態較佳時,我都央求丈夫陪我外出下午茶。一杯熱茶加一件甜點,不但讓我有重新振作的感覺,還叫我感到滿滿的幸福感。「苦中一點甜」正是我在度過艱難的獨門秘技。

  年前,與朋友茶聚,在朋友力推下,嚐了一件焦糖海鹽撻。焦糖雖香,但我一直嫌它的甜味太重;然而當我嚐過這份甜中帶鹹的茶點後,出奇的改變了我對焦糖的感覺。淡淡的,似有還無的鹹中和了過份的甜,卻又保留了焦糖的香。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少餅廚在做甜品時,都會加入一點鹽,以鹹提升甜的層次;當然其中的分量必須拿捏得準,才可相得益彰。

  去年看過一齣日本電影「甜味人間」,初看電影的名稱,還以為是一齣喜劇或愛情片。電影故事是有關一位年輕就患上痳瘋病的老婆婆,自小被家人帶到與外界隔絕的痳瘋病醫院,成長的伙伴都是痳瘋病人。病癒了,大部分病人寧願留在痳瘋康復者的社區中,拒絕面對外界對他們的歧視目光。然而,婆婆勇敢的走出社區,以喜悅的態度、尊重生命的情懷、感恩的心,面對種種遇上的人、事和物。可惜,因著世人對痲瘋病的懼怕與缺乏認識,婆婆最後回到痳瘋康復者的社區終老。整個故事雖然滲透著淡淡的哀愁與無奈,但是婆婆在苦中對甜的追求,積極將生命轉化的態度,非常感動人心。

  生命不可能總是甜,單是甜的生命也太過單調。苦中帶甜,甜中有鹹,正好為生命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