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毋忘初心!退而不休?— 行醫三十載後記

古希臘醫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這句名言很有意思。

  “Cure 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有時治癒,經常減痛,總要安慰)

  當中的道理,一讀就銘印在心,難以忘懷,成為我的初心,影響著我多年來如何行醫。

  診治癌症重病,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沒有十足把握。經歷連串的醫治過程,病患家庭也常擔心病症會復發。

  懷著退而不休、繼續服務病困的心,在此與關顧同行者分享我的事奉錦囊:

1. 不要低估「整全」福音「醫治」的大能

  學習實踐堅持:

  信 —— 上帝一直掌權
望 —— 在困境中仍然堅持著盼望
愛 —— 感受耶穌基督甘願犧牲的愛,以此為愛的動力,感恩地活著

  常禱告自己能有更多機會分享在軟弱如何能倚靠神。堅持面對逆境,環境雖沒有改變,情況亦沒有改善,仍然尊重上帝的主權。在不同處境中學習多聆聽別人,不是以自身的出發點去解決他人的問題,而是更多體驗他人的狀況和需要。

2. 去作「小事」的小意見

  對於癌症照顧者的家屬(caregivers)來說,我不時提醒他們休息一下,去「唞一唞」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起耶穌時刻呼喚門徒「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可6:31),與關顧者同行的過程中,我知道這「小事」實在是恢復(Resilience)的動力來源之一。

3. 榮辱文化的轉化

  基於「盟約之愛」(Covenantal Love)的觀念,我們竟獲得上主的重大承諾,小子只是「披戴」基督,卻享有立約下的榮耀尊貴,這不是「賺取」自以為應得的,也不能靠「努力」使自己更加多愛。神賜人自由意志,可以「選擇」從神而來的上好福份。感謝神,因為上帝同樣忠誠於與人盟約的關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知道父神作事,我們也作事,縱然是作「小事」。我們只是「披戴」主耶穌基督,(羅13:14)「榮辱文化」的依據只在乎上帝!祂愛我們到底。

結語:憑著信靠著愛

  我們信心在乎講求所選的對象(Who),既然我們知道上帝一直掌權,就要對祂的心意和安排有絶對的信心。縱然我們在世上會有病患苦難,但是因著「信實」的倚靠,可以容許自己有盼望的勇氣。(約16:33)在艱難當中我們需要忍耐,經過忍耐的鍛煉就會生出神所喜悅的性格,我們的盼望必不至落空。(羅5:1-5)神就是愛,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祂對我們的心意澆灌在心裡。因此,我們能夠被轉化,繼續持守這份盼望。或許我們所盼望的,在我們有生之年也未能實現,但仍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必定「保守」我們在苦難中有堅持的動力。(來11:39-40)這動力就是從上帝而來的愛,神的愛幫助我們體會甚麼是長久忍耐又有恩慈,也是維持我們繼續活著有盼望的動力。

  病患絕境中必須學會抓緊盼望的秘訣,人生雖然脆弱不堪,但在世上卻隱藏著上帝豐富的「實在」——乃是恩典。當我們遇上困難甚至絕境,通常都會感到絕望和沮喪,更會感到抑鬱或有輕生的念頭。請𧫴記「恩典」是從這種「無力」走向盼望!願所有信徒醫護人員在不同群體中學習,接納他人,彼此關顧,同心同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