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禍與福都躲不過,就每天當沒明天,捉緊愛人過⋯⋯」《末日》這首歌的歌詞與旋律,不時在我腦海縈繞。筆者猜想過,人有霎時之禍福,生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然而,就算天意弄人,飛來橫禍,也是個人的生死。沒有很多人會想到:可能香港也會毀滅。
電影《焚城》挑戰了香港人的安全感,將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幅射災難搬上大銀幕。在這個璀璨繁華的城市中,人們很少想像世紀大災難會降臨在自己身上。縱然商場火警鐘響起,香港人也是不緊不慢地左顧右盼,然後如常活動。《焚城》中也充斥著對災難反應異常遲鈍的香港人。電影無情地撕開了香港這層看似平靜的外表,揭示香港人應對災難的經驗和知識薄弱得可憐。
電影巧妙地以環境問題作為切入點,透過非法回收場這個現實存在的隱憂,加上颱風等天災,營造出一個震撼的災難場景,隨著經濟發展蓬勃,人類欲望的氾濫,最終可能反噬我們的家園。電影沒有美化災難,而是誠實地呈現它的殘酷。無論是專家顧問,還是消防員們,他們走向災場,堅持拯救,堅持用最後一分力拯救市民,甚至在行動中殉職亦無怨無悔,體現的正是香港人面對逆境時的韌性、責任感和團結精神。
《焚城》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關心這城市,通過鏡頭下熟悉的維港景致、萬家燈火、翠綠山巒、新界村落,相信會勾起了生活於不同角落的香港人的情感連結。筆者最深刻的是各區消防局出動加入救災的情景,呈現的是一種眾志成城,不分彼此的付出,消防車千軍萬馬般躍然在大銀幕上,讓人熱淚盈眶——這就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擁有著一顆顆美麗靈魂的城市。
電影雖是虛構,但也是一面真實的鏡子,讓我們反思與環境、與城市、與他人的關係。在爆炸、火光、暴雨,以及肉眼不可見的銫137背後,我城的命運掌握在每一個人手中。雖說香港是福地,然而,平安無事從來都不是必然,而是需要無數無名英雄在背後默默付出。或許在離開影院時,我們會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明白「歲月靜好」並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