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一元診金的日子

  「一位曾產下六胎之婦人,當第七胎臨盆時一胎產下三女嬰,本來添丁是好事,但在這貧窮婦人來說,更形困苦,所以昨天在小小的木屋家中,接受記者訪問時,不斷飲泣訴苦,盼政府收養那孿生之女嬰。」〔天天日報, 1966年5月6日〕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經濟發展仍於起步階段,以上的一段報導,正正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困苦生活。儘管三胞胎的出現只屬罕見例子,但一家八口一張床,甚至因為經濟無法負擔而被迫賣兒送女的,甚為普遍。

  普羅大眾過著手停口停的日子,遇上家人患病,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雖然當年政府醫院已設有門診服務,但一元的收費,對於佔多數人口的貧苦大眾,依然偏高。當時工人的日薪,大約只有三數元,若診金負擔不來,就得依賴一些贈醫施藥的診所。不過於此等診所就醫也有其代價,就是大排長龍。

  非宗教的華人民間力量推動慈善濟世的工作,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時代。在香港,因應社會和政治發展,過去也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慈惠組織。以東華三院為例,由成立初期純由華人捐款支持,到後來加入政府的大量資助,百多年來為香港貧苦大眾提供多元化的慈善服務,當中醫療方面包括免費中西醫門診、留醫及留院生產等等。

  按東華三院1966至67年度紀錄,一年內就有超過100,000人次使用免費中醫門診服務,使用免費西醫門診服務的更超過570,000人次,免費留醫方面亦高逾580,000人次,留院生產的婦女也接近9,000人。單就東華三院的統計數字,可見此等免費醫療服務對市民的重要。

  若你是年輕一輩,看過以上的數字相信也明白,為何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五仙也足以引發市民騷亂。其實當年政府也曾建議東華三院,將免費門診服務改為收費服務,事實上政府醫療福利開支龐大的問題,早在當年經已存在。但此建議一出,即引起社會巨大的迴響,報章社評甚至將它與天星小輪加價相提並論,最終東華三院還是成功保留此項過百年的濟貧服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