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記憶的力量

  記憶是人類最貴重的珍寶,但其重要性卻容易被人遺忘。一個人若無記性,就連其日常生活都不能好好運作。例如:我剛用過的手提電話在哪?我下周約了誰吃飯?剛才上司吩咐我回覆客人,客人的電話號碼是甚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被埋葬的記憶》,講述古英格蘭大陸的人們離奇染上了失憶的症狀,在日復一日的遺忘下,一對夫婦憑藉微弱的記憶線索,展開一段尋找兒子的奇異旅程。在模糊的記憶邊緣,他們相互提醒記得走過的路,以及他們在尋找甚麼。

  現實中,為何我們會記得某些事?有些事卻忘記了?是不想記起、拒絕記住或是往事不堪回首?故事中的老婦人說:「我們願意記起不愉快的回憶,即使會讓我們流淚或氣得發抖。」為甚麼?當彼此失去共同回憶,是否代表「愛」不再存在?如果你和丈夫不記得彼此共同擁有的過去,又如何證明你們曾經相愛?

  記憶是神賜的禮物,我們記得的事,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有人說記憶型塑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以及他如何看待和回應這個世界的方式,甚至成為個人行事法則,所謂「前車可鑑」,就是這個意思。昔日以色列人面對迦南地的巨人及其堅固的城牆,他們就害怕起來,忘記神可以幫助他們,於是開始埋怨:「我們會死在這裡,不如選個領袖帶我們回埃及去!」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二人鼓勵說:「不要怕!神愛我們,祂會帶領我們進入那地!」但他們不肯聽,還要拿石頭打二人,神立刻制止,對他們說:「你們看見我行的一切神蹟,但仍不信我,所以我不許你們進去迦南地,這一代的人要在沙漠飄流四十年,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二人可以進去,因為他們專一跟從我。」可見忘記神恩非同小可。

  人生在世,偶有過不去的人、事、物,迴盪在心。有人說他已忘記了或原諒了,我相信他也許是不想重提,未必真是忘記了。約瑟可以說是世上最倒楣的人,他無端被兄長賣到埃及,無辜被主母陷害入獄,又無情地被人遺忘,如此坎坷的處境叫人無法理解。但他卻認出神的恩典,在困苦中逐步帶領他成為埃及宰相,因此人生每一步原來都是有用意的。我們不是姑息罪惡,否定人的過犯;而是能從神的角度看整件事,體會神利用人的過失,成就極重要的事情。約瑟向他兄長重申一切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約瑟為長子改名「瑪拿西」,意思是神使他忘掉一切困苦,他要以恩典替代過去痛苦的經歷。當他認出神的恩典,他給次子改名「以法蓮」,意思是神不單以恩典取代了他的苦,而是以恩典壓倒了他的苦。今天,即使你落到糟透的地步,嘗試像約瑟那樣,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審視過去。說不定也能看見神仍然能夠將原來的壞事變為好事,神的恩惠實在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