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陪伴

        飼養寵物這潮流,在世界各地一直有上升的趨勢。在發達國家,尤其方興未艾,近年牠們被暱稱為「毛孩」,比起稱為「寵物」,就更見親密。

        筆者經常旅居美國,認識很多白人朋友都會飼養寵物,當中以狗隻最受歡迎。聽說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意思好像是人類的忠誠猶有不及!有位退休多年的老太太跟我說,她的老伴唯一的戶外活動是遛狗,所以她家毛孩名字叫Coach,意即教練,這狗教練,每天兩次、貼心而又帶點「強逼」地領著主人出外恆常運動,不單提升了兩老的健康和活力,也讓老人家與社區保持連繫。事實上,因遛狗而每天在小區內走動的人,比比皆是。

       毛孩不一定當運動教練,香港有志願團體訓練牠們擔任「狗醫生」,好讓住在院舍的老人、或是困在病房的兒童,能藉著與動物的肢體接觸,給他們提供一點心靈的慰藉。

       我想飼養毛孩最重要的目的是得到陪伴,而陪伴與孤獨是相對的,偶然看到一些人狗陶醉相擁的畫面,觸動之餘,又難免有幾分感慨。筆者在一些語文或興趣小組中兼職導師,常聽到一些小朋友抱怨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可惜好不容易盼得他們黃昏或晚上工作回來,父母往往只顧著履行責任,例如糾正行為習慣、教導督促功課、培訓體藝技能等等。童年轉眼逝去,陪伴本身何其珍貴,希望父母多聆聽,彼此都能享受陪伴,不要讓孩子的期望落空……從渴望到失望,實在教人惋惜。

        無論甚麼年齡、輩分或關係,要是至親的人走在一起,但各有懷抱,貌合神離,自然無法享受陪伴帶來的安舒和滿足感,反而平添一份壓力,形成內在的孤單──隔膜,讓人更落寞。

        其實,毛孩怎能替代人與人之間深層次的心靈互動,這個簡單易明,因為無論你說「我愛你」或是「好討厭」,牠都只能回應「汪汪汪」;或者飼養毛孩是渴望陪伴的一種投射,而這個選擇,可以省卻經歷人際關係帶來的種種傷害和複雜的磨合過程。

        幾年前在報章上讀過一篇專欄文字,題目依稀是「誰陪你走人生最後一段路?」記得作者提到一位媳婦,每晚在床上擁著病得瘦骨嶙峋的翁姑,藉著個人自然的體溫和舒適的觸感,幫助全身疼痛的老人家輕鬆入眠,媳婦堅持這樣每晚陪伴,直到翁姑離世。透過文字,活畫了二人相擁酣睡的絕美溫馨情境,深印筆者心坎。中國人注重送終,離世時親人若陪伴在側,便是福氣,但誰曉得甚麼時候會咽下最後一口氣?要陪伴,就應在人生旅途上好好把握,尤其在風高浪急的日子同心結伴行,那麼即使是苦,也是甘甜!

        「小時候總以為,成為朋友就永遠是朋友。長大後才明白,人與人之間,哪來甚麼永遠,能陪伴彼此走上一段路,就已經是溫暖。」──豐子愷《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