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四氣五味

  古語有云:「用藥如用兵」。意為用藥治病,猶同派兵打仗一樣,需要掌握全部敵情(辨別病證),和部署作戰計劃(定下治療法則),然後就要調兵遣將(處方用藥)。辨證、立法、處方三個步驟有一定的規律,簡稱「辨證論治」。但是作戰的具體行動,必須依靠藥物這工具,才能完成消滅疾病。

  各種中藥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在治療上,就是利用藥物的特點,祛除病邪,調整臟腑功能,糾正陰陽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現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藥物的特性,概括起來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作用趨向)、歸經(作用部位)等,每個方面互有關聯,統稱為藥物的性能。使用中藥時,必須掌握藥物的性能,讓我們首先認識藥物的四氣五味。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而溫與熱、寒與涼,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即涼次於寒,溫次於熱。所以,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證;溫熱藥大多具有散寒、助陽、強壯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證。

  五味,就是中藥的辛、甘、酸、苦、鹹五種藥味。每種藥都有一定的味道,甚至有的是幾種味,每種味都有各自的獨特作用。其具體作用如下:

  1. 辛味
    辛味藥有發散、行氣的作用。如生薑和薄荷能發散解表,治療表證。
  1. 甘味
    甘味藥有補益、緩急、潤燥等作用。如黃芪、黨參能補氣,治氣虛證。
  1. 酸味
    酸味藥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如五味子能斂肺止咳。
  1. 苦味
    苦味藥有燥濕、清熱、瀉下等作用。如黃連清熱瀉火燥濕,治胃火上衝的牙齦腫痛和腸道濕熱所引起的泄瀉。
  1. 鹹味
    鹹味藥有軟堅和瀉下等作用。如海藻能軟堅散結,治痰核(頸部淋巴結核)等。
氣味結合,用藥準確

  一般來說,味相同的中藥,其作用有共同之處,味不同的中藥,其作用往往不同。由於每一種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兩者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兩者必須綜合起來看,才能比較全面掌握藥物的性能。

例如: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散,溫能散寒,所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散風寒,治療風寒表證。

  通常,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但氣同而味異,或味同而氣異,其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

例如陳皮、佛手等藥,皆為苦、辛、溫,故都有燥濕理氣的作用。

  所以,在辨證準確的基礎上,掌握藥性,運用藥物,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