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一顆臨在的心

  病痛使人身心受壓,因為所面對的壓力往往來自多方面。身體方面:壓力來源包括因疾病所引致的身體不適(如疼痛、反胃、氣喘、頭暈、痕癢、腫脹、失眠等)和行動不便(如要使用手杖或輪椅),或因意外所導致突如其來的身體創傷。心理方面:壓力可以來自疾病本身的診斷(如癌症、心臟病、長期痛症、慢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不同的醫療程序、治療、不確定或惡化的病情等。有些病人會感到難以適應住院生活,亦有些病人在其他生活範疇如工作、自我照顧、社交、進行興趣活動等能力會因病痛而下降甚至喪失,使生活質素及自我形象受損。

不自覺地鑽牛角尖

  面對以上種種很多自己控制範圍以外的不明朗因素,病人少不免會感到徬徨、害怕、無奈和焦慮。同一時間,又可能會感到很氣憤,不明白為何自己會那麼不幸?心情很複雜,容易被情緒操控,有時亦可能會感到很無助、沮喪及抑鬱。很多人都認為在面對病痛而情緒欠佳時,應要樂觀、振作,堅強面對。但知而行難,事實上,情緒要來的時候,就像洪水猛獸洶湧而至,讓人招架不住。往往的情況是,腦袋想一套,心裡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碼子的事,腦袋總是不自覺地鑽牛角尖,不能自拔。

  心情低落時,不是越想越傷心,淚如雨下;就是封閉自己,與外界隔絕,提不起勁去做任何事情。感到壓力已到頂點,快要爆發,面對任何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時,就很容易發脾氣。在電光火石之間,不該說的話可能會衝口而出,對身邊人造成傷害,後悔莫及了。害怕面對所困擾的情緒,長期壓抑或逃避它,只會令人感到麻木或身心不適。無止境破壞性地發洩情緒,毫無適當的調節被情緒操控,只會令自己更難受。

情緒並不可怕

  事實上,情緒並不可怕。它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背後代表著不同的需要,幫助我們去作出合適的行動去面對各種困擾。例如,面對難以預料的病情,適度的焦慮、徬徨,有助我們作出更好的準備去面對不同的可能性及治療方向,未雨綢繆去照顧自己。所以,如要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學習培養一顆「臨在」 (presence)的心。試回想近期一次與別人訴苦或分享心事的經驗。一次你感到真正被聆聽的情況,這時對方有些甚麼特質讓你能夠暢所欲言?他們是否抱著好奇、接納及開放的態度、有興趣、有耐性、包容及非批判地用心聆聽你的說話?

  「臨在」,又可稱為「同在」,是指抱著以上同樣特質的狀態,讓我們有能力、感到安全地去聆聽自己,去留意及體驗此時此刻內裡需要被關注的感受,不去壓抑、逃避它。你會發現這些感受自然會向你發放訊息,讓你知道內裡真正的需要。簡單來說,「臨在」是指一種適切陪伴自己內心感受的狀態。

如何培養一顆「臨在」的心?

  當感到情緒困擾時,第一步要學習提醒自己去「停一停」,問當下有甚麼感受需要自己去關注,這些感受是在身體哪部分呈現出來的?並以好奇、開放的態度等「臨在」的特質去留意及確認這些情緒,不加以任何分析或批判,不標籤為好或壞,只是如實地覺察情緒。例如,傷心時,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胸口隱隱作痛,有些人會感到很沉重,或者「乸住」。感到有壓力時,有些人胸口可能會感到「囉囉攣」或有東西壓住,有些人會感到喉嚨像有東西堵塞著。

  當覺察到此刻感受後,可繼續抱一顆「臨在」的心,有意識地去確認這種情緒,陪伴及感受一下它的存在,並問一問此刻有甚麼令它感到困擾、有甚麼是它想你知道的,然後再確認它。這樣,我們便可以逐漸與內裡不同的感受建立更健康的內在關係,而不被它自動控制或淹沒自己。

  「停一停」及「臨在」,能讓人有更大的空間去留意此刻的需要,悟出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亦可令我們感到放鬆了些。例如,當留意到及確認了「緊張」這感受,明白到為甚麼感到緊張,原來它是想提醒自己不用心急,要營造一個私人空間去安靜下來,人反而會感到舒緩了些。這樣,我們便不用再浪費額外力氣及時間去壓抑或逃避與困難有關的情緒,能讓它逐漸轉化為有助適應問題的內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