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年老自然會痛!?

  「痛」是大部分人最害怕的疾病反應。不少英雄好漢可以無懼死亡,但面對痛的折磨,往往都無法從容至終。對一般人來說,痛,影響情緒,減低工作能力,影響生活質素。

  據「國際痛症研究學會」 (IASP)對「痛」的定義為「不愉快的感覺,情緒體驗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引致,或用此描述。 」對於不能用言語表達的病人,如小孩、長者、腦部受創人士,護理者(包括護理人員,家人)更應提升警覺,為病者減低痛楚。

  「痛」是主觀感覺,其強度因人而異。而且環境因素和群體效應也對「痛感」影響甚大。戰爭時,皮肉受創甚至骨折,或運動比賽引致的傷患,受傷者往往能容忍。而男女受痛的反應,以及不同方式表達痛楚和求援,更因文化背景有異。

  長者,往往是被忽視的弱勢社羣,在痛症上亦然,尤其是慢性痛症。研究顯示百分之十八的長者會長期服用止痛藥。三分之二的更長達六個月或以上。其中七成會自行購買成藥,四分一人因服藥有副作用反應。百分之十甚至要入院治療。因止痛藥的副作用,百分之四十需要服用其他藥物作輔助,如胃藥。

痛的原因

  統計上,長者痛症主要是退化性的關節炎,常見為背痛、膝和盆骨痛;其次是晚上腳腿抽筋、血管性的下肢痛、神經性痛症(因創傷或糖尿等引發),最後也最無奈的是癌症。

  情緒困擾與生活壓力都可以引發或加劇慢性痛症。不少研究顯示,很多病人即使沒有明顯身體疾患,亦會有慢性痛症。晚年喪偶及長期的生活壓力等等,亦會導致和加劇長者的痛症。

痛症的謬誤

  雖說痛症十分普遍,但有不少謬誤足以令病者得不到最佳照顧。

  1. 「年老自然會痛」不對!年老不一定會痛。年老因為痛敏感度有所改變,往往令長者對疼痛反應轉慢。但痛必有原因,單單年老不會產生痛感的。
  2. 「不出聲,痛極有限」不對!不少長者選擇不出聲,甚至令醫護人員驚訝長者的忍痛能力。痛症明顯折騰著病者,為何病人會選擇不「舉報」呢?可能的原因有:痛雖然難受,但要找出痛的原因,過程卻是更煩或更不愉快;病者或不喜歡吃藥,或「體諒」醫護人員太忙;或投訴有痛會引來不友善對待。最後,可能「講」都無用,因為「相信」根本無藥可止痛。

痛症管理

  管理痛症,要由「正向思維」開始。我們常說「痛苦」,因為身體的「痛」往往帶來情感上的「苦」。現代醫學更發現情感的「苦」(即是:消極、抑鬱、焦慮等情緒)都會使痛的感覺加強。但在醫學倡明的當下,總有方法駕馭痛症。

  香港醫院對痛症處理雖仍有改善的空間,但不少醫院都已成立痛症團隊,由內科、麻醉科、風濕科、腫瘤科醫護人員,配合藥劑師、物理治療、心理職業治療等人,多方面綜合處理痛症的問題。

  不同的藥物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痛症。對於一般急性痛症,例如受傷或痛風症等,可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撲熱息痛(Paracetamol),亦可用包含可定因(Codeine)或嗎啡等止痛藥。近年醫學界對慢性痛症的研究進度可說是一日千里,已發展出「抗抑鬱藥」、抗「抽筋藥」用在痛症處理上,大大擴寛了藥物的選擇。除了藥物之外,物理治療、侵入性治療、筋膜針法、肌肉強化、關節運動等等,都可以針對不同病因,產生一定的療效。

  針對長者的慢性痛症,心理輔導亦有一定的作用。心理治療可協助學習放鬆,「影像」轉移技巧,可將注意力移離痛感;提升腦部其他功能,亦可以達到鎮痛效果。針對性的痛症治療計劃(如背痛/運動創傷)、痛症小組的支援、紓緩服務等等,都可以令病者減輕痛感。如今醫學界對痛症的看法已經更為全面,不再局限於止痛藥和手術這兩方面了。

  其實,不少的痛症都是由於斷症出錯。例如背痛,不盡是坐骨神經痛;頸痛可能是牙痛的引伸,或是膝痛或由盆骨移位引致。因此求醫時應詳細告訴醫生身體健康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面對痛楚,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只要耐心與醫護人員商量,總有方法減輕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