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科學家開始注意一種從真空管中發出的陰極射線。淺白一點來說,他們在研究一種「光」。這種神秘的光,肉眼看不見,卻又能夠令密封的菲林底片曝光,換言之,這光擁有非比尋常的穿透力。要發表這個新發現,科學家總不能用「這光」或「那射線」來稱呼它,既然對它所知有限,當時暫且稱它為「X光」。
代號背後的諾貝爾獎得主
「X」原本只是一個代號,誰知一代就代了百多年。今天X光已是人所共知的專用名字,我們對它絕不陌生,無論是胸肺診斷、骨科診斷、牙科診斷等等,都常常用上或大或小的X光片。但原來除了X,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倫琴射線」。倫琴是德國物理學家,他因為對X光研究有成,於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當年許多科學家都主張使用倫琴射線這個稱謂,但倫琴自己卻大力反對,因為他這份堅持, X光這個名字繼續被廣為使用,而且比倫琴射線更普及。
平民百姓提起X光也許都只會聯想到照肺,然而它對於科學家卻是個偌大的寶藏。與倫琴同年代的科學家,不少都曾經進行過與X光有關的研究,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發明家愛迪生。今天我們都知道要適當使用X光,否則會對人體做成傷害,但當年的科學家卻不知就裡,既未能掌控輻射的強弱,研究時也並非全部都認真地使用防護措施,其實非常危險,據聞愛迪生的一位助手就是因為經常接觸輻射而賠上性命。
放射診療引進本地
倫琴於1895年底發表了第一份關於X光的研究報告,短短數個月後,X光就被應用在醫療診斷。因為X射線對癌細胞有特殊的破壞力,經過科學家的研究,1899年更開始應用於癌症治療。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基於放射原理發展出來的放射診斷與放射治療(即電療),便成為醫生治病的兩大得力助手。
香港的醫療科技一向緊貼西方發展,1903年,當時位於港島區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紀念醫院訂購了第一台X光機,也是亞洲首台X光機,但卻要等到1910年才正式安裝啟用。當時主要用於診斷肺結核和骨折。1929年,位於西營盤的政府公立醫院(亦稱國家醫院)開始提供放射科服務。瑪麗醫院於1937年啟用後,其X光部門便取代了國家醫院的放射服務,政府亦於同年在九龍醫院成立X光部。兩年後,瑪麗醫院引入全港首部幫助癌症病者進行放射治療的深層X光儀器。這部儀器在二次大戰期間曾險被日軍拆掉,但因為日軍不懂拆除的方法,它才不至被熔為軍械,戰後得以被「拾回」,重新安裝服務病人。
戰後發展迅速
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香港,肺結核肆虐,由於照肺片是診斷肺結核最常用的步驟,因而對X光機的需求不斷上升。當年偶爾也會在報章看見有私營診所添置X光機的報導,亦見一些善長捐贈X光機予民辦福利診所的新聞,可見當年X光機的重要性。隨著診斷服務越來越普及,更是衛生防護的基本環節,後來更發展出流動照肺服務車,把X光機安在車上,效率就更高了。
雖然我們最常接觸到的X光服務,表面上似乎數十年沒變,但宏觀整個與之同根的放射醫學的發展,則非三言兩語可以羅列。且別提那些普通人理解不來的醫學名辭和儀器名稱,只提今天我們略有所聞的血管造影、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以及可以治療癌腫的X光刀、伽馬刀,皆屬放射醫學逾一百年來的發展成果。
去年日本關東地震引發海嘯,破壞了核電廠以致洩漏輻射,一時間弄得全世界人心惶惶,擔心受感染而患上癌症、生出畸胎,最近也有傳聞在當地發現異常的蝶蛾等等新聞。原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類對付癌細胞的其中一道板斧,就是利用輻射,但幅射卻又可以導至癌症。
鳴謝:「香港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及「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