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失智症與抑鬱情緒

  「媽媽患了老年失智症兩年,最近她越來越沒有記憶力,煲水後常常忘記關煤氣爐,我們很擔心會發生意外,便阻止她再入廚房做家務。現在她卻時常大發脾氣,我們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的丈夫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以往的他泰山崩於前面色不變,是個充滿自信的人。自從患上老年失智症後,他的記憶力每況愈下,事事要人提點才會做,我有時按捺不住責備他,他便整天愁眉苦臉不作聲,報紙不願看又不願見朋友,我又可以怎樣做?」

  家屬不難發現失智症患者記憶力變差或「無記性」,但相關的情緒問題亦不容忽視。失智症是很多腦部疾病的統稱,雖然成因及病徵因人而異,患者除了認知能力顯著下降,例如記憶力、語言能力、辨認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斷和組織能力等,他們的情緒、行為以至性格都可能因腦部病變而出現變化。當中,抑鬱是失智症患者常見的情緒問題。外國研究指出,約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老年失智症患者有抑鬱的徵狀,而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患者更可被診斷患上抑鬱症。最常見和明顯的抑鬱病徵包括情緒低落、焦慮或煩躁不安,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不願社交和孤立自己。他們亦可能變得悲觀、反應緩慢和容易疲倦、身體有多種原因不明的不適、日常生活的睡眠或食慾受到影響,甚至出現傷害自己的念頭。

  抑鬱特別常見於初期的老年失智症患者,也許因為他們較能意識到自己出現的問題與變化,例如經常忘記自己要做的事情或遺失個人物品,說話又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去表達自己,應付日常生活的表現變差等。此外,大腦功能受損或腦神經細胞不正常的退化都會削弱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令情緒或行為的控制出現困難。若他們遇上壓力事件或生活變故,如經濟困難、家庭問題、長期病患或居住環境改變等,又欠缺社交支援,他們有更高風險患上抑鬱症。

  如果家人觀察到患者出現上述的抑鬱徵狀,應向醫生反映他們的情況,以安排適當的轉介作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與此同時,因抑鬱的患者傾向孤立自己,社交上變得被動,家人宜多主動接觸和問候,給予關懷與支持。有些家人有見患者的能力變差,使用「激將法」批評或責備他們,但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令情緒問題變得更為強烈。家人應盡量避免作出指責,可嘗試了解患者因病喪失的能力和現存的能力,看看是否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或要求,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另一方面,過份保護亦有可能打擊患者的自我價值感,令他們感到挫敗和情緒低落。家人宜因應患者現有的能力,給予適度的自主性,讓他們可於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一些他們可以應付的自理活動和家務等。

  抑鬱的患者容易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和變得不活躍,使抑鬱問題變得更嚴重。家人可鼓勵患者重新逐步參與一些以往喜歡或感興趣的活動,例如行公園、寫書法、種花、飲茶或看書等,慢慢重燃他們的動力。亦可製造機會讓他們於日常生活中進行這些活動,如喜歡烹飪,可安排他們幫助泡茶、洗菜等。

  作為患者的家人和照顧者,難免要承受一定的壓力,照顧患者之餘亦要多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才繼續有氣力面對照顧患者的挑戰。要適當地為自己安排休息時間,讓自己減壓放鬆,例如做運動、聽音樂,保持社交和與友人傾訴。可參加一些訓練去學習溝通和照顧患者的技巧,以提昇自己應付的信心和應變能力。此外,參與家屬互助小組或有助舒緩壓力,可與其他「同路人」交流經驗和互相勉勵。嘗試請親友幫助分擔照顧的責任,或善用社會服務資源,例如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暫託服務和短期住宿等服務。若無法獨力解決問題而出現情緒困擾,應尋求專業人士如醫生、護士、社工或臨床心理學家的協助。

備註:本文以台灣採用的「失智症」作為「老年癡呆症」 (Dementia)的中文名稱。早前有非政府機構舉辦「老年癡呆症」新名稱創作比賽,以減低社會人士對癡呆症的歧視及誤解,和促進公眾對患者的接納與支持,而獲獎的新名稱「腦退化症」及後更被廣泛使用。但由於腦部退化並非引致癡呆症的唯一原因,亦不能完全反映癡呆症的症狀,因此醫管局和衛生署並沒有採用「腦退化症」為醫學上的正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