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路遙需費力 日久見關心──社康護理服務起步

  曾幾何時,香港的西醫服務並不為華人接受,市民視醫院猶如衙門,醫生更被尊稱為「醫官」。到了六、七十年代,公立西醫服務日漸普及,醫院在市民心中的形像亦大為改變,因此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愈趨嚴重。面對「全院滿座」的問題,除了加快興建醫院、培訓醫療人才,還有甚麼方向呢?

何不早日回家?

  由於大眾都要求接受醫院的治療,住院病人甚至認為要完全痊癒才該出院。但事實上有一些病人無論留院與否,他們的康復進度也不會有分別。若能鼓勵和協助這類病人回家中療養,可讓病人和家人不至分開,也能多加照顧,而醫院的資源亦可運用得更有效率。

  1967年,九龍楊震社會服務中心在香港創辦了社康護理服務,後來陸續加入的有聖母醫院、明愛中心、聯合醫院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他們都算得是社康護理服務的先驅。推行社康護理服務並非單單為了紓緩醫院病房與門診的壓力,因為社康護士除了肩負對離院病人的護理工作,還要推動家庭健康敎育,因此社康護理其實是一個積極和進取的醫療發展。由於當年基層敎育程度偏低,如何按時服藥以至健康飲食與作息等健康常識,皆可以透過社康護士傳遞得更廣泛和深入。

遠道而來的關懷

  服務開展初期,由於病人以至醫生都在摸索,轉介個案雖然不算多,但基於財政問題,社康護士人手十分有限,所以工作亦算是繁忙。加上當年交通不便,雖然個別社康護理中心獲善長捐贈汽車代步,但仍不足應用;況且許多基層病人的居址都沒有道路直達,住在山邊寮屋以及露宿者更沒有地址可言,因此常常需要相約病者家人引路才能找到病人;加上服務範圍廣,這位病人住西環,那位病人住筲箕灣,護士們每天都要花上許多交通時間。並且那時候治安並不如現在的好,單獨上門的護士還要面對人身安全問題。曾經有社康護士在病人家中碰巧有賊人入屋行劫,幸而賊人知道護士要趕往照顧下一位病人,就匆匆離去,那該算盜亦有道罷。

  雖然西醫和護士過去予人的印象總是那麼嚴肅,有人甚至形容他們惡,但社康護士的服務卻很快就被接納了,他們與病人和家屬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因為在病人出院之前,社康護士已經開始接觸病人和家屬,向他們介紹回家後所接受的護理計劃,減少他們的焦慮,讓他們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由於社康護理在外國較早流行,所以在香港發展初期,也有由英國請來的外籍護士參與訓練及推動,並親身到病人家中護理。一位遠道而來經驗豐富的外籍護士,進到基層市民聚居的社區,照顧一位病人,並以粵語關心病人與家屬,怎不令人感動。

沒有牆壁的醫院

  十年開荒,服務雖然得到病人肯定,但初期的社康護理服務一直依賴捐款維持,發展難免受到限制。因此早期每所機構的社康護士都屈指可數,他們雖然接受了培訓,但合格後亦未必能全時間參與,因為他們往往要兼顧醫院的護理工作,但每位護士一天仍可以探訪人五至八位,可見他們的工作能力與壓力。

  在社會支持下,政府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觀察,亦終於認同這項服務的成效。在1977年開始補助這項服務,半年之後,除了全面資助服務外,更肩負起培訓工作。數年之內,全港社康護士由十多人增加至三百多人,而每年上門探訪病人的次數亦由4萬次上升至超過11萬次,受惠病人數目亦由5千增加至7千。當年上門每次服務收費只是五元,但若病人的財政有困難,仍然可申請減免,真的是價廉物美。

  能夠將專業護理和保健知識從醫院帶進病人家居,讓他們安心在家療養,甚至漸漸康復,有人認為這正是「無牆醫院」的精神。醫護受訓的目的,固然是為了照料病人,但其實病人最信任的,始終是身邊的親人。面對頑疾,有時候醫護與病人都無能為力;能夠讓病人回到親人身邊,躺在熟悉的床舖上,有家人噓寒問暖,再加上社康護士定期探訪,豈不更符合醫「療」的本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