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棚屋溫情

  金融海嘯讓許多香港人回想起「沙士」的艱難時期,屈指一算原來已經過了五年多了。沙士去而不返,很大程度有賴於市民對環境及個人衛生的重視。事實上,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環境衛生的改善以及醫療藥物的發展減低了疫症爆發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取而代之是一些慢性惡疾,例如癌症。

  隨著資訊的流通,加上政府與醫療界落力的教育,今天我們對癌症已有一定的認識,例如我們會懂得惡性腫瘤、化療、電療等等醫學名詞,並且知道癌症並非傳染病。然而,在粵語長片的年代,癌症在一般市民心目中卻與其他疫症無異,而且基於它有致命的可能,癌症病患者多少也受到歧視。

病人自建「難民營」

  今天社會上有許多的志願機構為癌症病人和家屬提供支援, 50年代的癌症病人則要孤軍作戰,甚至有家歸不得。當年的癌症病人同樣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每次治療完畢只稍作休息就要出院。可是由於市民對此病有誤解,怕被傳染,有時候連家屬也不歡迎他們回家休養。所謂「馬死落地行」,當年有一些無家可歸的癌症病人,在瑪麗醫院接受過治療後,就到醫院對落的山坡自行搭建簡陋棚屋棲身,等候下一次治療。聽罷實在令人感到淒涼,但同時又萬二分佩服我們的上一代,面對如斯逆境依然能屈能伸、韌力驚人。

  這情境深深感動了一群熱心人士,當中包括一些腫瘤科醫生,例如何鴻超教授,他們在60年代初籌募了一筆建院經費,並得到政府批出土地,在瑪麗醫院附近興建了一所小型院舍 ──「Oxfam Hostel」專門收容無家可歸的癌症病人。該院舍於1961年開幕,有25個床位,由一對夫婦受聘來負責管理院舍和照顧病人,每年有近二百名癌症病人受惠。營運經費最初依靠民間以及宗教團體捐助,後來則主要由政府承擔。

  Oxfam Hostel投入服務後,何教授與一眾熱心人士決心為癌症病人籌建一所正式的癌症醫院。他們於1963年成立了香港防癌會,繼而在南朗山興建「南朗醫院」。該院於1967年落成啟用,最初名為「香港防癌醫院」,翌年才易名為「南朗醫院」,當時設有120張病床,是香港第一所專為癌症而設的醫院,寶血醫院亦特別派來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與修女,使病人得到適切護理,這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可謂大喜訊,而Oxfam Hostel之歷史任務亦於同年結束。

突破性的關懷服務

  近二十年來每提起南朗醫院,許多人都為之卻步,皆因它後來以善終服務聞名,有人甚至謔稱之為「死人醫院」。其實南朗醫院一直以來並非只護理末期癌症病人,相反大部份病人都在接受治療階段,而且該院之善終服務亦不過始於80年代,並一直限於小部份病床資源,若就此視之為一所「死人醫院」似乎過於片面。

  今日社會已能開放地談論有關生死的課題,對善終服務也較以往易於接受,但二十年前的病人和家屬連一張有關善終服務的單張也避而不接。今天我們都認同病人除了肉身需要被醫治,其實心靈也需要被關懷,但令人意外的是,原來善終服務在西方醫療界獲提倡也只不過比我們早十年!可能因着資源問題,各地社會似乎也慣於忽略病人的心靈需要,治「病」卻忽略了「人」,但我們相信每個醫護人員都要懷有一顆愛心,且看以下一段四十年前的演詞節錄,希望不論醫護和病人也從中得到鼓勵、提醒和安慰:

  「……為癌病患者施行治後調理及康復工作,其重要性與在醫治期間施行積極治療,不相伯仲,醫生及其他人員均十分關懷癌病患者在精神與情緒方面所受之影響,因此與治理癌疾有關之醫護人員均認為設置一個適宜環境以減輕病者之精神痛苦,使其悉心調理,為一當前重務……」 —— 鄧炳煇醫生於香港防癌會第六屆週年大會(1969年)演詞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