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姓名,或多或少承載著父母對子女的寄望;一個地方名稱,則往往記錄著一段感人故事。大嶼山以東有一小島,它原名「坭姑洲」, 50年代卻改為「喜靈洲」。今天喜靈洲以戒毒服務而為人所認識,但島上的戒毒服務其實始於70年代中,究竟五十多年前在島上發生過甚麼故事,以致小島為之而易名?
千年詛咒
在眾多叫我們生怕的傳染病中,近的有非典型肺炎,遠的有黑死病(即鼠疫),但論到歷史悠久,還是要數痲瘋病。這三類傳染病患者都須要接受隔離治療,記得百年前香港治理鼠疫時,華人因抗拒政府的強行隔離政策而與執法者衝突,他們寧可伴著家人的屍體也不願與衞生當局合作。但遇上痲瘋病人,情況就截然不同。千年以來,痲瘋病人都被社會排斥,外國社會視之為不潔,中國傳統也視之為鬼神詛咒,藥石難醫;所以要隔離的話,越遠越好。
早年香港若發現傳染性痲瘋病例,會安排送往廣東省石龍痲瘋病院診治。但這安排於1949年起終止,港府需要自行為傳染性痲瘋病人安排隔離治療。1951年,政府聯同一間來自英國的痲瘋病救濟機構London Mission to Lepers,在香港尋找合適地點開設痲瘋病院,最終的選址就在坭姑洲。當時坭姑洲是人跡罕至的一個小海島,島上並無食水、電力和通訊設備供應。因著地理和資源所限,建築簡單的痲瘋病院三年後才由當時港督葛量洪爵士宣佈正式啟用,而島嶼名稱亦改為「喜靈」,取自「healing」的英語翻譯讀音。別少看這彷彿與世隔絕、毫不起眼的小病院,它是當時世界上其中一所設備最先進的痲瘋病院,不單提供診療服務,而且還是一所病理研究所,力證痲瘋並非不治之症,痲瘋病人亦絕非生人勿近。
痲瘋令病人皮肉受損,更失去神經感覺,甚至令肢體潰爛收縮。痲瘋病雖然存在經年,但或許因著社會對它根深蒂固的誤解,過去就連西方醫學也少有對它進行的研究,直至40年代末才有突破性發展。不過,對於痲瘋病人,心靈的創傷恐怕更難治癒。當年一位在喜靈洲痲瘋病院工作的醫生曾這樣說:「每個踏上喜靈洲碼頭的痲瘋病人,都是一臉迷茫和絕望。為怕遭別人棄絕,直到身上肢體病至殘廢之前,他們都想盡辦法掩飾自己的病情。我想他們優先需要醫治的,不是那幾近殘廢的肢體,而是他們的心靈。」
連家屬也拒絕探望
其實許多痲瘋病人的自理甚至工作能力都大致正常,為了避免他們因得此病而自我放棄,院方會盡力為他們在島上安排合適的工作,木工、雕刻、織網、搬運……甚麼也好,就是別呆在島上自怨自艾。世上少有由病人為自己興建病院,喜靈洲上的痲瘋病人卻有份參與建設該院。請看看附圖,相片裏在工作的都是60年代喜靈洲上的痲瘋病人,看他們都能如常地發揮自己所長,卻為了治病而受隔離實在無可奈何,但因誤解而受社會歧視就千萬個不該。「你看,漁船都不敢靠近喜靈洲,甚至連一些家屬也拒絕到來探望病人。『遠離痲瘋病人』這古老觀念在社會上的傳染能力比痲瘋病本身還高得多。」當年一位居住在喜靈洲服侍病人的物理治療師如此慨嘆。
病人平均在島上居住兩年,經過藥物和手術治療,加上物理治療幫助恢復肢體的活動能力,康復的病人就可以重歸社會。不過,即使已康復的病人,仍然會面對無理對待。有康復病人受工友排擠之餘,連他碰過的工具也被要求銷毀。
隨著醫療發展以及生活環境改善,在香港出現的痲瘋病新案例逐年減少,而喜靈洲痲瘋病院的歷史任務亦於1974年結束,未康復的病人由荔枝角醫院繼續負責治療,而喜靈洲上的院舍則於翌年由懲教署接管並改為戒毒所。今天,痲瘋病在香港每年只有零星新案例,相信新一代的市民甚至醫護人員都少有機會接觸痲瘋病人,但若在互聯網上搜尋得來的痲瘋病人照片仍可能會叫你目瞪口呆,但願昔日喜靈洲的故事可以讓你了解多一點,並對痲瘋病人多一點憐憫,還他們一份「喜」樂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