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他劈頭就問我:「你在醫院裏當『臨床』心理學家,那有沒有『離床』心理學家呢?」這真是一條好問題。
除了臨床心理學家,的確還有其他的類別,例如專門研究教育範疇的有「教育心理學家」,而從事一般心理研究的,也稱為「心理學家」。所謂「臨床」,其實是翻譯自英文Clinical,可以簡單理解為會直接接觸病人,並且進行評估、診斷與治療。此外,我們亦會進行相關研究,以及為醫院同事和社區提供有關情緒與心靈健康的訓練與講座。
雖然是臨床,但卻別誤稱我們為心理醫生,其實社會上根本沒有所謂心理醫生。我們所接受的是心理學科訓練,當完成以實習及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之碩士學位,就合資格成為臨床心理學家。我們會根據心理學原理來替病人診斷和治療,並不使用藥物。
在醫院裏,當病人的主診醫生發覺他們情緒上面對較嚴重困擾,就有可能被轉介到來讓我們協助,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還會約見病人的家屬。我們主要的工作是評估病人的情緒狀況,例如是否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和有否自殺傾向,又或是評估病人的性格,行為和和認知能力等等。治療的目標是舒緩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困擾,提升他們的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健康。此外,偶爾遇上院內有病人突然情緒失控或自殺,我亦要即時處理這些突發危機。
入行七年以來,雖然工作中要面對世界非常的一面,也是一般人少有機會接觸的一面,但因著過往所受的訓練,即使大部份個案都叫人感覺沉重,面對情況較嚴重的病人更甚具壓力,我還不覺得算是苦差。其實每當見到病人的問題有所改善,看見他們的臉容由起初的緊繃到後來的從容,我都覺得很開心。能夠陪伴哀傷者一同走過人生的難關,得見他們經過指導和舒緩後能勇敢地踏上前路,表面上似是我幫了他們一把,其實我也在他們的生命中學習到不少人生道理。
話說回來,我那位新認識的朋友還問了一個有趣問題:「我還以為心理學家老是跟人催眠解夢,偌大的會見室奉旨放有一張黑色豪華真皮臥椅,就如《無間道》裏陳慧琳的房間一樣。」其實我們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許多,催眠與解夢只是其中一類;至於工作間的裝修陳設,亦非必定有一張豪華臥椅。若想了解臨床心理學家的工作,還是別過分相信電影和電視劇集的演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