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醫院管理局於1990年成立,負責管理全港公立醫院,隨著舊醫院的重建,新醫院的落成,公立醫院不論在制度、設施與效率,都在市民心目中建立了新的形象。然而,相信年長一輩的香港市民,對於那些歷史悠久的「老」醫院當年如何本著各自的宗旨與特色來服務大眾,依然記憶猶新,而創立的事跡,許多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例如──「靈實醫院」。
靈實醫院之前身為靈實肺病療養院,建立於1955年,然而若要追溯其來龍去脈,則要從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的特殊變化談起。
一顆慈愛的種子
二次大戰於1945年結束後,延續數年的國共內戰迫使大量難民流出中國,而當時仍身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正是他們熱門的南大門。適逢日佔時期外流的香港居民戰後回港,儘管各民間慈善組織和志願機構都竭力照顧貧苦大眾及難民,惟數年內倍增的人口數字實在令當時的港英政府頭痛非常。1950年,政府在調景嶺設立簡陋的難民營,原先安置了大約七千名難民,但聞風而至的難民短時間內已將數字翻了兩翻。
國共內戰引至難民離國,而緊接的韓戰則迫使國內西方傳教士離開。他們亦大多南下經香港返國,當中有的看到在港難民的需要,就動了慈心,毅然留下來服務他們。美國傳教士麥瑪莉是其中之一,她本身具有豐富的醫療護理經驗, 1951年開始在調景嶺為難民贈醫施藥和教授疾病常識,當時只以一塊大石為診桌,就這樣開始了調景嶺基督教醫務所的服務。
其後數年,不同的海外教會相繼加入服務調景嶺難民之行列,既派來醫務傳教士,亦在財政上給予重要支持。於是醫務所由露天診桌發展為蓋搭簡陋的診棚,再由診棚改建為用磚和石塊蓋建的診所。
驚濤駭浪中扎根
50年代正值肺結核病(即肺癆)肆虐香港,調景嶺難民營內亦有數以百計患者。由於此病具傳染性,病人需要隔離治療,醫務所得著政府及其他慈善組織之協助,在地方資源上得到臨時的調配,得以同時間兼顧多類病人。奈何那搭建在海邊,臨時且簡陋的病房在1954年被颱風「艾黛」嚴重破壞,在危急關頭疲於安頓病人的司務道教士更險被海浪捲走。風災過後,一眾醫護人員不但沒有氣餒,反而決心要認真興建一所肺病療養院。
當時香港負責治療肺結核病的診所不多,政府對他們的熱心甚表欣賞,並答允批地,卻沒有資助建築以及營運經費。經過一番努力,由尋覓合適院址,到籌措經費,到動工興建,到第一期院舍落成,只用了不足一年時間!療養院於1955年啟用,命名「靈實肺病療養院」,取《聖經》「聖靈所結的果實」之意。
據《聖經》〈加拉太書〉第五章22至23節記載:「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今天,靈實醫院還是沿用這些「聖靈的果實」作為病房的名字。
雖然靈實肺病療養院在資源上可謂捉襟見肘,但因著醫生和護士的悉心照料,病人的康復情況卻叫人欣喜。一年後,政府醫務衛生處醫生到來巡視,更主動邀請當時護士長司務道向政府申請資助,這可謂對一眾醫護與工作人員之愛心和努力的認同。
照顧社會需要的分枝
其實除了主力於醫療服務,靈實協會(早期稱為「調景嶺基督教醫務所委辦會」,1957年易名為「將軍澳區醫援會」,1990年再易名為「基督教靈實協會」)在發展初期已經同時著眼於其他社會需要,例如在靈實肺病療養院成立當年,亦同時成立助理護士訓練學校,培育本地護士;另為了臨時照顧肺癆病者的子女,1961年創立了恩光護幼院。隨著肺癆病案例逐年減少,1976年靈實肺病療養院重新命名為靈實醫院,而恩光護幼院亦改為寄宿學校,服侍及照顧嚴重智障學童。
經過數十年發展,今天靈實協會數十個服務單位遍佈將軍澳,服務範圍包括醫療健康、長者、家庭以及復康,照顧現時將軍澳超過三十萬的人口。將軍澳的新居民,相信難以想像,環抱著整個將軍澳的靈實協會服務,原來當初只有一塊石頭,和一顆慈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