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醫:食得有「營」

  香港人近年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食物除了要具色、香、味,它的營養價值也漸漸受重視,連帶營養師的曝光率也提升了。不過,每次我向新朋友自我介紹時,他們總以為我是在纖體公司上班,又或是賣奶粉的。

  的確,在醫院裏工作的營養師為數並不多,規模比較大的醫院會有五六位,而我所在的醫院連我在內只有兩位,難怪一般市民對我們的工作認識有限。我們每天要照顧的病人種類其實非常多,需要減肥的病人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例如患有糖尿病、肝病、腎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營養不良等等,都會經主診醫生轉介,由我們協助病人認識食物營養,進而度身調校他們的飲食計劃。另外有一些病人因中風、吞嚥困難或其他問題而不能用口進食,需要靠胃喉把營養液直接輸送到胃部,如何挑選營養液以及輸送的份量亦由營養師建議。

  由於每位病人的病況、體質與及飲食習慣都不同,所以別誤會有甚麼千篇一律,放諸四海皆準的營養餐單,不然由一部影印機來代替我們上班就是了。事實上我們需要對病人作個別評估,然後將建議教育病人,讓病人懂得如何在日常日活中選擇三餐的食物。一般病人都需要按時覆診,讓我們驗測進度,並按需要作調整。

  要病人注意平日的飲食健康其實一點也不容易,相比之下可能要他們按時服藥會容易得多。一來健康飲食對身體的影響多數不會短期內見效;二來飲食的改變其實是習慣的改變。我遇過一位老人家,每朝早都到茶樓嚐一盅排骨飯,那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份,就算我告訴他那排骨飯所含的味精、膽固醇、胞和脂肪有多高,對他的病情有多壞,還不足以說服他改變這多年的習慣。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耐心地跟病人解釋,讓病人明白身體健康比任何都重要,再加上家人的關心和鼓勵,病人才有機會得著堅持的力量。

  香港人對食物營養的關注雖有所提高,例如近年我們常常聽聞一些有關反式脂肪和抗養化營養對人體影響的討論,不過這些課題其實在西方國家已經談論了十多二十年。我們實在仍需多加把勁,不單在知識上,還要在實際飲食習慣上力求改變,就算未能在一時三刻放棄那些味美卻不健康的食物,至少也當學習不偏食,才能作我們下一代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