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血仍未夠 – 血液收集的難路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人類雖然不斷投放資源去研究新的醫療儀器、藥物和療法,但有一樣必須品卻至今仍然未見有完全的代替品發明出來,那就是我們體內的血液。在香港,今天我們都知道醫院所用的血液,全賴香港紅十字會從熱心捐血的市民身上收集得來,因此偶爾聽聞一些地區仍有窮人賣血的新聞時,我們或會覺得難以接受。不過,香港人熱心捐血的習慣實在也非源遠流長。

無償熱血的源頭

  志願捐血者收集血液的服務始於1952年,當時英國紅十字會在香港成立血液收集服務部,即今日的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前身。其實早年華人對捐血充滿誤解,認為此舉對身體有害,甚至連向近親輸血也不情願。所以雖然血液收集量在服務開展後一直上升,但首十年裏,來自本地華人的血液仍佔不足10%,最低一年甚至只佔總收集量的2.8%,其餘超過80%是來自英軍和外地軍人,另外10至15%則來自居住在香港的英國和外國人。

  初期從紅十字會收集得來的血液數量非常有限,第一年全年只收集到約400個單位的血液,只及現今一天收集量的三份之二,遠遠不能滿足當時醫院對血液的需求,直接影響手術的進行。加上當年血液儲存技術落後,收集得來的血液往往因供求時間不配合而浪費了。那可怎麼辦呢?政府唯有當作購買藥物一般,向外國購買血漿,當時每單位血漿價錢超過港幣$200。以當年的購買力計算,是十分昂貴的。另外亦有向本地一些有提供血液的化驗所購買,價錢大約百多圓。醫院亦會向有能力負擔的血液接受者收取費用。

一袋血何價?

  雖然向本地購買比較經濟,但基於市民對輸出血液的根本抗拒,此舉引來不少社會問題。到那些化驗所「賣血」的,都是低下階層的無業青年,加上整體制度並不透明,政府所付的百多元,賣血者實際只收到大約50元。當時還盛傳有不法份子操控窮人賣血,從中收取可觀的「介紹費」。亦有人擔心,血液既然可以賣,那還有人願意捐血嗎?可是市民的固有觀念至60年代還未有太大改變,以1965年為例,一年血液需求超過25,000單位,但紅十字會全年收集量只有約14,000單位,當中本地華人只佔17.9%。血液在供不應求下,醫院還是要逼不得已向外界買血,而賣血以及相關的社會問題一直延至70年代。

  要在香港推動無償捐血,意義重大卻又困難重重。紅十字會一方面加強宣傳,將捐血能救人的意識教育市民,望能打破傳統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服務,流動捐血隊伍由50年代主力拜訪軍營,到60年代擴展至政府部門、社區團體、商業機構、中學及大專院校等。70年代中,捐血的年齡限制降至16歲,在全年4萬多捐血人士當中,學生佔大約32%,顯示新一代本地華人對捐血已較開放,而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宣傳教育亦漸見成效,市民開始視捐血為一種善事。

  今日,市民每年捐血的數量已達200,000單位,足以應付需要,而血液儲存技術以及需求預測的進步也大大有助血液供應的穩定。不過,由於血液的儲存期始終有限,最重要還是有市民不斷去捐血。你願意一起去維持香港血液供應的穩定,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嗎?

捐血小貼士:

我可以捐血嗎?只要你年齡介乎16至65歲而又健康,體重在41千克(約90磅)以上,便可以捐血。

捐血痛不痛?如打針一樣,捐血針頭刺在皮膚時會有瞬間刺痛,過後就不痛了。

若我最近身體不適及曾服食藥物,可否捐血?一般情況下,如需定期服藥的人士或許不適宜捐血,如有疑問,可向當值護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