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太患了癌症
「如果可以,我寧願病的是我。 」一個患末期癌症病人的丈夫哭着說。自從太太入院後他都寢食難安,最怕是夜半的電話聲響,生怕又接到甚麼壞消息。工作有時可助他分散注意力,卻有時因惦念著在病床上的太太,工作也不能集中精神。平時工作至晚上八九時的他,這段時間也準時下班趕往醫院,為的是爭取在那每天只有三個小時的探病時間內陪伴太太。本來帶著愁容的他,對著太太時便會裝著若無其事,細緻的詢問太太一天裏所發生的大小事情。他一邊緊張地問問太太的胃口如何,一邊又為太太四出張羅洗澡的用具,怱怱的三小時過去,他要離開病房了。今天,他太太的精神和心情也不錯,極倦的他終可帶著絲絲微笑地走了。這個多星期以來日日如是,他還說一點也不疲倦,或許,這只是他不容許自己疲倦的反話罷了。
我的爸爸是中風病人
「小時候爸爸好錫我,他會教我一步一步的學走路,教我計數,又會餵我吃飯……」一個中風病人的女兒一邊扶著他爸爸練習行路,一邊帶著無奈的語氣說。陳伯伯今年六十八歲,跟太太和女兒同住,一個週末早上陳伯暈倒在家,之後被診斷為中度中風。這突如其來的病患,令陳伯失去了語言能力,右邊身體不能移動,日常起居飲食都需要別人照顧。陳伯的女兒也是為口奔馳的上班一族,但每晚也會來醫院探爸爸,為的是鼓勵爸爸積極參與復康練習。望著平日健步如飛、跟她談笑風生的爸爸,今天躺在病床上眼淚、唾液滿面的他,除了感到傷感之外,她也為爸爸日後的照顧而苦惱;幾經深思熟慮和考察後,入住護老院可能是她和陳伯最無可奈何的選擇。
這「工作」絕不簡單
患病的雖然只是一人,但病人整個家庭,無論是在家中的角色和關係、生活細節,甚至是經濟方面,也會受到衝擊。病人家屬更會承受著不同程度、來自照顧和情緒上的壓力,而病者的病情是其中最重要的壓力來源。如上述的例子,大部份癌症病人的家屬均承受著非一般的身心壓力,除了照顧問題外,他們看著家人受著病痛煎熬,於他們來說實是切膚之痛,就算想盡辦法為病人尋求醫治或補身的方法,但是病情往往不能在掌握之中。在死亡之威脅下,反覆不定的病情和對治療患得患失的感覺,都令人感到沮喪、徬徨、恐懼及焦慮,這些都是說不出的無形壓力。另外,老人痴呆症、嚴重中風等病患者的家屬要面對的,是病患者離院後的長期照顧和經濟壓力。此類病患者大多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從起居飲食、個人衛生、覆診吃藥等各方面都需要別人照顧,這「工作」絕不簡單。有些家屬會感到身心俱疲,而在長期受壓及缺乏支援下更會導致身心出現毛病。
保重自己的身心靈健康
研究顯示,家屬會因照顧和情緒帶來的壓力導致高血壓、免疫系統減弱等生理毛病。另外,有研究指出,女性照顧者患上抑鬱症或出現焦慮徵狀的機會比非照顧者的女性高出六倍。因此,要照顧患病的家人前請先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心靈健康。以下是一些處理壓力和情緒的建議:
- 向醫護人員正確了解病情,與病人坦誠溝通,一同定立治療方向。
- 要對有關疾病和照顧方法有正確認識,不可盲從沒有根據的資訊。
- 理解及接受自己和客觀環境的限制,嘗試欣賞自己所付出的。
- 接納自己的情緒,容許有悲傷、憤怒、無能為力等負面情緒。與家人或朋友傾訴心事,有助紓緩
壓力。 - 切勿忽視身體的小毛病,也要留意自己的壓力和情緒反應,有需要請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 與家人保持溝通,一同面對問題,一起分擔責任。
- 尋求別人幫助,減輕生活上其他方面的壓力,如找鄰居暫時照顧小朋友,騰出時間探望病人。
- 保持均衡生活,給自己空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