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寫作或投稿的喜愛,除了興趣,不知道與當年寫情書,是否也有一些關係?
時下資訊發達,通訊快速,只消幾秒鐘就可以天下通;現代人已經很少寫信或收信了。說起來,真的蠻懷念那種感覺。
從接到情書開始,心跳已經加速。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小心翼翼的打開,生怕把它弄皺了。然後,細細咀嚼對方的每一個心意,每一份關愛,讀到心甜的字句,忍不住發出會心的偷笑。
往往讀一遍是不夠的,有點像是上癮似的,多讀幾遍,讓心窩多溫暖幾回。等到幾乎可以把那好幾頁的情書背熟了,就開始回信。對方的每一個字,幾乎都可以逐一回應,同時也加入自己的心聲與點滴,寫啊寫啊,不知不覺就寫了好幾張紙。有時候,一整個晚上的時間,都花在寫信上面了。
經過如斯的訓練有素,對於寫文章的純熟程度或速度,怎麼可能沒有影響?想起來,當年的中文寫作功課,未曾起過草稿,向來都是下筆成文。加上雙方都喜歡咬文嚼字,經過一段日子的互相切磋,要中文不進步也難。這一切,可都是拜寫情書所賜。
最後,還要謝謝先母從未沒收我的情書,這樣才有回信的機會,對於寫作完全是有助無害啊。嗯,謝謝寫情書的人,謝謝寫情書的日子。可惜沒有留下當年的情書,否則就可以像潘霍華的情書那樣,結集出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