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有數以百計醫科學生畢業,市民有需要找醫生,私家診所幾乎「梗有一間係左近」。而公營診所與醫院,現時都按地區人口比例而設立,加上交通發達,對大部份巿民都十分方便。若時光倒流五十年,你能否想像到要找醫生的話可以如何?
50年代初,內地移民湧入令香港人口快速上升,當時的醫療架構不論人手與設施都不足以應付,政府提供的門診診所寥寥可數,連應付市區都甚具壓力,更莫說要照顧新界地區和離島居民了。然而,有一項已被今日社會遺忘的服務,正正在這個缺口上發揮著莫大的功用,它就是「流動診所」。
陸路與海路
早期流動診所的服務包括醫療車及醫療船,前者服務範圍包括市區與新界,而後者則負責離島與新界沿岸鄉村及漁民。當然,所謂流動診所並非巡邏醫生,不是「行到邊醫到邊」,他們按編定的時間表,每天出勤到數個指定的地點應診,在每個地點停留數小時,市民可以收聽電台每天的公佈而得知。由於流動診所不是每天到訪,所以每次出現都需要服務相當的求診者,當時整體的使用率非常高。
每輛醫療車和醫療船都有醫生、護士和配藥員當值,足以應付一般門診需求。若有需要,醫生還可以轉介病人到專科診治,醫療船亦會將病人送往市區醫院。早年政府西醫一般被稱為「醫官」,在市民心中的地位有如高高在上的「政府官」。病人到政府診所求診,只懂回答醫官的問題,然後等配藥,過程真的猶如見官。相比之下,由於每所流動診所的隊員人數少,並固定地服務某幾個地區,醫務人員與地區百姓的關係發展得較密切,深得市民信任。
更替與發展
由於人口不斷流入,加上居住環境簡陋擠迫,在檢疫與衛生教育不足的情況下,疫症對市民構成重大威脅。由於資源所限,離島和新界地區可能還要多等數天才有流動醫局到診,遇上病人低估病情,或是藥石亂投,往往因延誤診治而病死。直到50年代中期,因為一場石硤尾大火而全面發展的公共房屋,在整頓居住環境之餘,亦提供了地方開設屋邨診所。此類診所的服務運作表面上與私家診所無異,但由於屋邨單位由政府提供,故診金也由政府按市民負擔能力決定。自此,寮屋區逐漸清拆,每有新公共屋邨落成,就有屋邨診所開設。流動醫局服務雖然因而撤出市區,但仍繼續發展, 60年代後期還加入「飛行醫生」服務,讓當時車船也不能到達的偏遠地區也能定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
隨著地區與交通的發展,現有的醫療網絡已經足以照顧絕大部份市民,為我們服務超過半個世紀的流動診所,近年已幾乎全面停止服務。不過,我們仍然可在海上找到兩艘流動醫療船的蹤影,若有一天你見到「慈航號」或「慈雲號」在海面經過,不妨把握可能是最後的機會,向它們敬一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