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西醫先行者 —— 重尋一百年前的西醫拓荒者

  一個聽筒,總自然地叫你聯想起西醫;那麼血壓計呢?非護士莫屬了!這是醫生護士今時今日在你我心中的形象,再加上一身整齊的制服,給我們的感覺總是專業、可信。但原來在香港開埠初期,普遍華人對西醫是敬而遠之,西醫要經過幾十年努力才能有規模地為華人社會服務。

  要回顧早期香港的西醫發展,不得不提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倫敦傳道會的醫療傳教士早在1840年代初抵港,並在現時灣仔摩利臣山上興建了一所醫院。別以為當年西醫登陸香港就有如今天無國界醫生到落後地區行醫一樣受尊敬歡迎,當年香港只不過是漁村,西醫又清一色是外國人,文化有別,診療方法有別,醫生的外貌更不在話下,平民百姓就算有病,請他進入西醫診所就如牽牛上樹。當年的那所西醫院,結果服務了短短兩年就要關門大吉。

  其實文化問題只是眾多困難的其中之一,要在當時的華人社會發展西方醫療服務,政策和制度也做成許多叫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難關。直至1880年代,香港才成功籌建第一所為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雅麗氏紀念醫院。

  1887年,何啟爵士為紀念亡妻捐資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由當時的倫敦傳道會管理,並以該院為教學醫院,成立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即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首創本地醫科學生訓練。後來那打素醫院(1893)、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1904)及何妙齡醫院(1906)相繼成立, 1954年經立法定案,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於港島西半山為市民服務過百年。

  作為一間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當然有許多香港醫療歷史上的第一次值得細數:1893年首創護士訓練;1904年首倡助產士訓練,同年落成的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為全港第一所產科醫院,率先聘任女醫生;1910年引進X-光診斷機,為亞洲之首;1921年率先培訓男護士;1928年實行產前掛號措施及嬰兒保健門診,開母嬰保健先河;1967年首間醫院提供正統社康護士訓練等等。

  1997年,那打素醫院由港島遷至新界大埔,現時是一所地區急性全科醫院。由1887年至2007年,長達一百二十年的服務,那打素醫院見證著香港西醫服務的發展。眨眼間穿越香港西醫百年史,現在再抬頭望望身邊的醫療工作者,對比一下這幾張舊照片,感覺是否更清新?

  醫院現址更設有醫院歷史文物廊,有興趣的你不妨一遊。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歷史文物廊

大埔全安路11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J座員工中心地下至2樓
電話:(852)2689 2292

鳴謝:李志剛牧師及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執行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