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時聽到醫生叮囑病人不要抽煙、少酗酒,但似乎較少提及「戒咖啡」。咖啡幾乎是世界各地最流行和受歡迎的飲品,甚至是一些南美國家的經濟命脈。近期醫學研究顯示,年齡介乎25至64歲、歐洲族裔的咖啡飲用者,其生活習慣比非飲用者較不健康,如多吃肉類、少吃生果、缺乏運動等。可是這並不表示飲用咖啡本身會對身體有害。究竟現時醫學界對飲用咖啡持有甚麼看法?選擇「齋啡」會比有糖咖啡更健康嗎?
咖啡有害還是有益?
咖啡在釀製後含超過1,000種化學物質,其中的咖啡因(caffeine)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會增加血液中「壓力賀爾蒙」之濃度而使血壓上升。這些賀爾蒙能促使我們身體進入興奮狀態,產生所謂作戰或逃亡反應。當然,飲一兩杯咖啡不見得便進入如斯狀態。可是醫學文獻卻發現飲用咖啡與患上高血壓無關,甚至不影響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情況。另外,兩項分別在日本及波蘭的研究均同時指出,咖啡飲用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較低。因為高尿酸可能引致血管硬化及管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所以這不禁使科研學者聯想到咖啡是否可以保護心臟?
事實上歐洲一項研究顯示,適量飲用咖啡(每天不多於300毫升——約一杯半)可減少CHD患病機會31%,但過量飲用(每天超過一升)卻相反增加患上CHD的風險達兩倍。可是在美國進行超過40,000位婦女的大型研究卻指出,即使每天喝超過6杯咖啡,對心臟反而有保護作用;但若飲用非過濾咖啡則對心臟有害,甚至增加血中脂肪水平,使血管更易栓塞,進一步增加CHD的風險。
另外,咖啡因含有抗氧化功能,亦可能減低患上亞氏癡呆症、柏金遜病、糖尿病、肝硬化及痛風症等的機會。但又有一些針對咖啡與骨骼健康的研究,發現咖啡的利尿作用可增加鈣質從尿液中排出量,每天飲用超過四杯(即共600毫升)人士可能較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並引致骨折,特別是少進食含鈣質食物(如牛奶、芝士、乳酪)之中、老年婦女。
無糖咖啡比較健康?
至於無糖咖啡是否比一般咖啡健康,則需從「飲食金字塔」的均衡飲食原則說起。一般而言,糖、鹽等調味料位於金字塔的最頂部,即每天用量應是最少為佳。飲用太多有糖咖啡的其一問題是會增加卡路里的攝取,新陳代謝後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容易導致肥胖。這與不少都市慢性病息息相關,例如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值得一提的是,中間肥胖(即「大肚腩」)是引致以上病患更高危的因素。
若本身己患有以上慢性病,而工作性質屬於靜態,運動少再加上高糖份的攝取,都市病便較難得到合宜的控制,亦較容易衍生併發症。現時本港高血壓的罹患率超過27%,冠心病、腦血管病與糖尿病更分別位列「健康殺手榜」之第二、第四及第九位,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飲食習慣的配合實在不可或缺。所以有糖咖啡的飲用需要適可而止。
要遠離咖啡嗎?
以上科研結果似乎很混亂、具爭議性並較難作出一些總結,亦沒有最權威之醫學實証支持或反對咖啡的飲用。此外,這些研究較多是觀察歐美人士,科研方法存在亦可能會有偏差,亦不一定適用於香港人。可是我們還是可作一些結論和建議:
- 根據現有醫學知識,適量飲用過濾咖啡是可以接受的。
- 如有任何身體毛病、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應先徵詢家庭醫生的意見。
- 如病患有突然轉變,比方血壓控制不理想、血糖升高者,則不宜飲用,直至病患控制穩定。
- 已診斷為骨質疏鬆症,或有此症之高危因素人士(如45歲前停經、更年期後婦女、吸煙、飲酒及少運動者),都應減少咖啡的飲用量。
- 若你一向沒有飲用咖啡的習慣,不適宜因為以上對咖啡的正面描述而開始飲用。
- 咖啡對身體還有其他影響,如導致緊張、手震、心跳、失眠等,情況因人而異。兒童、青少年及老人較易出現副作用;孕婦亦應把每天攝取量減至少於3杯 (即少於三百毫升之咖啡因),以減少流產及胎兒異常的風險,但筆者仍建議在產前檢查時與醫生商討。如我們以咖啡提神,並出現以上徵狀,這時便是減少咖啡攝取量的時候了。
咖啡可口味美,與三五知己相聚享用,確是一大享受。相信聰明的讀者仍會繼續健康生活的模式,保持定時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飲食等習慣,偶爾飲用適量的咖啡相信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