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馬路天使──香港的救護服務

  近年因著電視劇集的效應,急症室服務廣為人識。提起急症室,就必然聯想起救護員以及救護車。《關心》曾經介紹過,香港第一所西醫院成立至今已經有120年歷史;但是,比較具規模的救護服務原來要遲數十年才出現。

由第一輛救護車說起

  香港開埠初期,救護服務由當時的醫務衛生處提供,在未有救護車的時代,運送病人只靠人手拉動的鐵皮車。及至1919年,第一部救護車從英國引入,由消防處管理,政府提供的緊急救護服務從此就交由消防處負責。除了消防處,救護服務多年來還有其他機構輔助,例如醫療輔助隊和聖約翰救傷隊,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救護車隊,一同為市民服務。

  原來在過去的日子,救護車服務並非完全免費的,例如早在第一輛救護車服役時,私人緊急召喚的收費是2元,但由警務署指派的服務則免收費;到50年代,市民在非緊急情況下召喚救護車,市區收費為15元,郊區到市區為25元,過海則為10元。以50多年前的生活指數推算,相信不會有濫用救護車的問題出現。直到1974年,消防處因應當時法例的規範,取消了收費的指引。

發展迅速三十年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救護員隊伍也不斷提高他們的服務水準,例如在過去數十年所發展的現場傷者處理和院前輔助醫療服務,成績有目共睹。70年代末,消防處為了應付一旦發生大型意外時的大量傷者,將一部消防車改裝為流動醫療車,車上備有外科手術器材、獨立發電機以及空氣調節。請留意,當時香港公共交通工具還未有空調設備。而為了應付香港路面擠塞的問題,80年代開始引入救護電單車,以盡力確保能在最短時間內到達傷者現場。

  另外,離島地區的救護車服務則面對道路狹窄的問題,除了大嶼山在60年代開始有救護車駐守外,其他人口比較多的離島例如長洲和坪洲,到80年代仍然只能倚靠備有基本急救裝備的手推車接送病人。直至90年代,消防處與機電處合作,特別為離島設計了獨特的鄉村型救護車投入服務。時至今日,消防處救護總區一共有救護車超過250輛、流動傷者治療車4輛、鄉村救護車4輛以及35輛救護電單車。以2006年為例,一年的奉召次數超過575,000次,相比70年代每年出動110,000次,數十年來增幅超過五倍。

  對於一般市民,或許未必了解救護隊伍多年來的勞苦與進步,但對他們所使用的救護車則可能自小就感興趣,尤其是它那潔白的車身加上響號與閃燈,簡直是一種世界語言。事實上,單就它的外型設計而言,救護車確是一代比一代有型有款;然而看看它們上幾代的舊照,儘管是數十年前的設計,但似乎也散發著同一樣的雄風。

參考資料:
http://www.hkemergency.net/
http://www.geocities.com/stbadhk/
http://www.hkfsd.gov.hk/home/chi/organization.html
http://hk.geocities.com/amshkena/amsgallery/Ambulance_Aid_car.htm

心情依舊:天使的衣裳──趣談護士制服演變

  十八世紀,英國一位護士被派往戰地照顧傷兵,因著她對傷兵的關懷和安慰,深得士兵們讚賞。就算入夜,她還提著燈去視察傷兵,暗燈映照下的白衣身影,叫士兵們都認為她就像上帝派來的天使。她就是南丁格爾,「白衣天使」之美譽也自她而來。

  美譽歸美譽,實際上護士的制服不只是白色的,各國常見的還有粉藍色、粉綠色和粉紅色。而在香港的歷史上甚至出現過深藍色。

  深藍色的護士制服出現在十八世紀末,可算是本港護士的第一代制服。雖稱為制服,實際上與當期時的一般女性的唐裝便服相若,上下身都是深藍色,當時還未有護士帽。

  到了1930年代,深色的制服漸轉為白色,而下身亦由長褲改為長裙,以今日的審美角度看來,這轉變確令護士的形象鮮明兼醒目得多。不過,想像一下當年要由本地傳統兼深色的服飾換上一套全白制服,相信不論是護士還是病人,都要一段時間才適應得來。

  那時開始,護士的套裙制服設計隨著時代慢慢的轉變,大致上保留著白色的傳統,但為了方便工作,亦加了口袋,裙子也相對改短了,帽子則由長帽改為短帽。至於顏色和款式上的分別,多數用於識別職級,例如學護所穿的制服是紅色,謔稱「紅衫魚」,而高級的護士則有在帽子上加上紅帶或花紋作標記。近年基於顧及職業安全,護士可按情況自行選擇穿裙或衫褲制服;而護士帽子,現在也可選擇性配戴。儘管護士帽現在已非必須穿戴,但它總算是全世界女性護士的標誌,一些國家的護士帽設計更十分講究。以英國為例,他們的設計十分精緻高貴,戴上它就有如窈窕淑女,相信這跟他們的傳統文化不無關係。

  除了一套醒目的制服,護士身上總會掛有一件東西,小時候,我曾經猜想那是醫院送給每位護士的紀念品嗎?因為那隻護士錶總是掛在胸前,而不會戴在手上。原來護士因為常常用雙手扶抱病人,為免意外弄傷病人,或是洗手時有所不便,所以護士們多數配帶護士錶而捨手錶。另外,這件白袍裏面還有數件實用的常備法寶,包括:小剪刀、多色筆、度量衡對照表及記事簿等。你能猜到它們的用途嗎?

心情依舊:西醫先行者 —— 重尋一百年前的西醫拓荒者

  一個聽筒,總自然地叫你聯想起西醫;那麼血壓計呢?非護士莫屬了!這是醫生護士今時今日在你我心中的形象,再加上一身整齊的制服,給我們的感覺總是專業、可信。但原來在香港開埠初期,普遍華人對西醫是敬而遠之,西醫要經過幾十年努力才能有規模地為華人社會服務。

  要回顧早期香港的西醫發展,不得不提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倫敦傳道會的醫療傳教士早在1840年代初抵港,並在現時灣仔摩利臣山上興建了一所醫院。別以為當年西醫登陸香港就有如今天無國界醫生到落後地區行醫一樣受尊敬歡迎,當年香港只不過是漁村,西醫又清一色是外國人,文化有別,診療方法有別,醫生的外貌更不在話下,平民百姓就算有病,請他進入西醫診所就如牽牛上樹。當年的那所西醫院,結果服務了短短兩年就要關門大吉。

  其實文化問題只是眾多困難的其中之一,要在當時的華人社會發展西方醫療服務,政策和制度也做成許多叫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難關。直至1880年代,香港才成功籌建第一所為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雅麗氏紀念醫院。

  1887年,何啟爵士為紀念亡妻捐資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由當時的倫敦傳道會管理,並以該院為教學醫院,成立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即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首創本地醫科學生訓練。後來那打素醫院(1893)、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1904)及何妙齡醫院(1906)相繼成立, 1954年經立法定案,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於港島西半山為市民服務過百年。

  作為一間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當然有許多香港醫療歷史上的第一次值得細數:1893年首創護士訓練;1904年首倡助產士訓練,同年落成的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為全港第一所產科醫院,率先聘任女醫生;1910年引進X-光診斷機,為亞洲之首;1921年率先培訓男護士;1928年實行產前掛號措施及嬰兒保健門診,開母嬰保健先河;1967年首間醫院提供正統社康護士訓練等等。

  1997年,那打素醫院由港島遷至新界大埔,現時是一所地區急性全科醫院。由1887年至2007年,長達一百二十年的服務,那打素醫院見證著香港西醫服務的發展。眨眼間穿越香港西醫百年史,現在再抬頭望望身邊的醫療工作者,對比一下這幾張舊照片,感覺是否更清新?

  醫院現址更設有醫院歷史文物廊,有興趣的你不妨一遊。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歷史文物廊

大埔全安路11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J座員工中心地下至2樓
電話:(852)2689 2292

鳴謝:李志剛牧師及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執行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