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窗:不似預期

  我對酒精水墨畫沒有甚麼認識,只知道是近年流行的一種藝術治療,在好奇心驅使下參加了一個工作坊。

  創作過程很簡單,首先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把酒精墨水滴落紙張,跟著加幾滴酒精去淡化顏色,然後用氣泵製造風力去推動墨水流動的方向。參加者不需要經驗,純粹憑感覺讓墨水暈染擴散,等待乾涸後凝結成線條,就會創作出一張抽象視覺藝術畫。當然這是最初階的玩法,還有很多專門技巧需要學習。

  這門藝術的有趣之處,在於它的不確定性。當酒精墨水滴落紙上那一刻,已經決定了它的命運,與其說我是創造者,不如說我是旁觀者。開始的時候,我渴望創造花朵斑斕綺麗的浪漫感,最好能夠有盛放的效果。我一路小心翼翼地去控制墨水流動的方向,又嘗試控制線條與紋理,但總是力不從心。墨水乾涸的速度比想像中快,於是再加一滴酒精試試效果,顏色卻淡化了,線條也變得模糊了。如是者來回幾遍,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頓然感到失望。我開始理解到酒精墨水自有它獨一無二、難以猜測的特質,而我只需要當個旁觀者靜心地去觀察它的變化。想到這一點,立時有種釋放的感覺,心情也放輕了。我安心地等待墨水乾透,細看縈繞的線條,竟看出一絲綻放的味道,原來效果也不差!我馬上振作起來,重新構思畫面,這一回真的很隨心,不帶任何預期。滴落的墨水如微動的漣漪,緩緩在流,留下瞬間的生命軌跡,然後停駐。流動本身已經是一種美,這種感覺確實療癒。

  人生總有很多期望,當設定某種期望,盡了努力仍未能達成,就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我根本沒有培養出一份耐性去觀察某人某事的特質,也沒有成熟的智慧去理解事物變幻的本質。酒精水墨畫是很好的思想練習,讓我專注於觀察過程,靜候其變化。萬事萬物自有其軌跡,人能夠掌控的很少,倒不如專注於觀察,跟隨軌道而行。整個創作過程,感受最深的是從觀察墨水流動而產生的內在滿足。我最終沒有畫出賞心悅目的畫作,但過程中的自我發現不是更重要嗎?這種「不似預期」確實發生在每一天,我也是每一天在學習以從容的心態來接受變化和未知的結果。

生活心窗:一人有多個夢想

  追星,或許還有人在,但追夢的應該還更多。夢想似是脫離現實,遙不可及,只是想想、渴想,只望有一天夢想居然成真,那就太好了。夢想成真,興奮之情言於外,驚歎之聲由心而發。我愛夢想,因為只用想,不用花氣力,甚至會有人為我的夢想費心、費力;有時候夢想一下,已十分快樂。我愛夢想,如果可以成為有錢人;如果可以吃盡世界美食;如果可以潛進深海看那美麗世界;如果不會生病;如果不會老;如果……說到這裡,有點感到不切實際,真的在「造」夢,世界那有不勞而獲的事?

  夢想是理想的前奏,當付諸實行,就成了理想,勇於嘗試、決心朝向,理想就有機會實現,自然夢想就成真,不再是造夢。

  小時候,生活在貧乏的木屋區,生活很艱難,圍繞著我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但在某角落卻有一間「姑娘廠」,每天都有一班信耶穌的姑娘到來,給附近的天涯淪落人基本的供應:牛奶、餅乾、水果等食物;冬天時候送棉被、厚衣;更會因應需要,處理傷口,上門慰問。我也想像他們,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提供實際的幫助,不過,對於身處貧困,衣食不足的我,那只不過是造夢。

  我入讀的小學,老師們都認識我們這家人,也知道我們生活困難。有一天,我在教員室門口聽到班主任的一番話:「這份美麗的文具就給我班上的一位同學吧,她生活艱苦,仍努力學習及服務同學,她應得到這份文具以作肯定及被欣賞。」那位同學就是我。收到那份文具時,當然很開心,但較之那份美麗的文具,老師的欣賞及肯定更是重要。我也想像老師一樣,去鼓勵、欣賞和肯定缺乏自信的學生。不過,做童工、幫補家計的我,那有時間好好讀書,那只不過是造夢。

  但怎也沒想到,潛藏的夢想竟在心底一直發芽,從似是一個夢卻越來越真實,推動我把夢想成為理想,付諸實行,最後成為學校裡的姑娘,不但理想實現,先前的夢想也實現了。

  執筆之日,觀賞了一齣影片,年屆七十的老翁回想年少時要成為芭蕾舞者的夢想,可是總沒實行,七十歲了,還可以嗎?一天,老翁偶然經過舞室,夢想再次被牽動,決定身體力行,不再造夢,走進舞室,最後,踏上舞台。

  老了,病了,我愛做夢,把夢想落實,成為理想。

生活心窗:人以言分

  在北美生活久了,偶然會碰到好些土生土長的年輕華人,由於他們的中文水平極其有限,朋友圈一律以英語溝通,他們談話時活潑主動,非常投入;可是在家中與來自遠方、只諳母語的移民父母相處,卻聽得似懂非懂,說得結結巴巴,有一句沒一句的,木訥寡言,正是老一輩華僑與子孫難以溝通的典型現象。

  俗語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要是認定說話是溝通的基礎,那麼說「人以言分」似乎比較恰當。無可否認,能夠溝通的才能算是朋友,種族親疏是其次,不過以為擁有共同語言,就等於可以互通情愫,建立關係,那又未免太過一廂情願。

  語言學習分為讀、寫、聽、說四大範疇,而說話在日常生活上最為普遍,一般都以為人人一張嘴,多聽就自然會說…… 實則「會說話」比想像中要複雜得多。

  曾聽過許多家長和關係緊張的子女對話,雙方雖然擁有共同語言,帶著良好的溝通意願,但說出來彷彿變了另一回事,效果經常不似預期:有的言不由衷,有的又言不及義。明明想透過談話收窄分歧,改善關係,結果是問題越談越糾結,誤會越深!隨著挫敗感反復累積,慢慢形成了惡性循環,自然減少溝通,彼此漸行漸遠。

  香港近年詐騙案大幅飆升,行騙手法主要是透過電話接觸受害人。筆者聞訊有點愕然,港人智商在全球長期名列前茅,如此高的受騙比率,且被騙金額相當可觀,就不能不對騙徒的說話技巧產生極大好奇,甚至佩服。試想想:基本上騙徒是個陌生人,以不實的身份取得受害人信任,再以虛假的投資內容,成功騙取巨款,一張嘴就是生財工具!

  金錢事小,性命事大,四十多年前在西班牙特內里費島的機場跑道上,因機組人員多重的溝通盲點,導致兩部747客機相撞,造成583人死亡,至今仍是航空史上最慘烈的空難。本年初,日本羽田機場跑道上也發生了一宗嚴重事故,一部前往賑災的運輸機,撞上另一載著379人的日航客機,並隨即爆發大火。在千鈞一髮的生死瞬間,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一邊冷靜地安撫乘客,一邊迅速地指示正確逃生路線,成功轉危為安,全數人員生還,說話成就了奇跡。

  就專業輔導人員的分享,要達至良好的溝通效果,除了取決於遣詞用字的種種,還有更多非語言條件的配合:包括雙方的表達方式、語氣態度、還有彼此的關係、了解及互信程度,甚至年齡、背景、歷練和文化差異等,都足以構成溝通障礙。更糟糕的情況是言者無心,聽者對號入座,是真正的無聲勝過了有聲。但弔詭的是,理想溝通不可或缺的竅門竟然是安靜聆聽對方說話。

  上述的溝通個案,筆者粗略稱為「說好話」、「好好說話」和「好好說好話」三大類,把好話好好說出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否則,或會變成本文題目「人以言分」的字面意思——因說話而導致關係破裂!

生活心窗:一點燭光

  我唸的中學,校訓是「爾乃世之光」——學校期望學生們能夠成為世界的光。當時年輕,以為能在世上發光的,必然是名人或偉人,所以對我來說,這校訓太有壓力了。

  幾年後,聽到關正傑先生唱的一首勵志歌曲《一點燭光》,才開始明白所發的光,不一定指奪目的強光。其實一點光芒,足以影響周圍。我還記得那場表演,舞台上除了關正傑先生在歌唱,他四周還站滿了很多位小朋友。舞台燈光很暗,除了演唱者以外,觀眾只能見到小朋友的朦朧身影,根本看不清臉龐。孩子們手上捧著的一支燭光,雖然搖曳不定,卻能突破黑暗,發出光輝。眾多的小燭光,最後砌成一個心型,代表愛心的凝聚,很有意思,亦令我印象深刻。

  兒時的香港,經常出現停電的日子。遇上夜間停電,爸爸媽媽就會從抽屜裡,拿出長長的蠟燭來燃點,客廳、睡房,連洗手間也放置了蠟燭。要是晚飯時停電,蠟燭就放在桌上,一家人圍著燭光,吃頓毫不浪漫的「燭光晚餐」。燭光掩映下的家,比平日加添了一份神秘感,小時候的我覺得好刺激。由於停電而忙亂失措的家,因為一點小小燭光,頓時又再溫馨起來。

  曾經看過一個燭光的小故事。一間小房間內放了四支蠟燭,第一支是「和平」;第二支是「愛心」;第三支是「信心」。它們感到世界已經不再需要自己,所以都想放棄燃燒了。火光逐一熄滅,房間內霎時變得暗淡。一位男孩子走進房間,見到只有一支蠟燭在燃燒,不禁啜泣起來。第四支蠟燭微聲對小男孩說:「我是『希望』,請你用我的火光重新燃點它們吧!」小男孩馬上照做,最後那間小房間又重新光亮起來了,小男孩臉上不再是淚水,換上美麗的笑容。

  一點燭光能夠驅散黑暗,無數燭光聚集起來,又給人甚麼感覺呢?七十年代有個經典的汽水廣告,也以燭光為主題,耳邊響起大家熟悉的歌聲:「I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 in perfect harmony(我願教曉世界和諧地歌唱⋯⋯)」,畫面看到不同人種,手拿燭光坐在一起,人人都為世界發一點光,感覺很鼓舞,實在教人感動。

  不要輕看自己,不要以「力量微小」為藉口吧!正如《一點燭光》的歌詞告訴我們,「如能以熱和愛,自能導出心裡光」。先燃點自己,讓自己的一點光去照亮自己和身邊的人吧!

  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即使面對困難和逆境,仍然能常存信心、希望與愛心,不嫌自己只是小小火燄,願意努力發出光芒,還能聯合更多有心人,以小小燭光抵抗黑暗,「以心中暖流,和風對抗」。

生活心窗:行善

  兒子性格內向寡言,我常擔心他只顧自己,不理他人。他唸中學時,有天我們在住所大堂遇見一位老婆婆,她指著小兒對我說:「他是個乖巧的孩子。」我定一定神,甚麼?原來,某天小兒在大廈另一出口,發現婆婆兩手滿滿的提著手提袋,在梯間停下來喘氣。小兒問准婆婆,便接過袋來,默默陪伴婆婆慢步走上幾層樓梯,再轉乘電梯。兒子一直沒有提及此事,因此當刻有點愕然,無疑心中非常讚賞。

  我認識很多樂於助人的善心者,而最欣賞的,不少是「無名英雄」,善行完成,不問回報。我也認識不少集齊人馬、聯群結隊、浩浩蕩蕩扶弱濟貧……最令人惋惜的是,有人漸忘初心,變成搏取掌聲,甚至賺取功德。

  許多年前,讀過一本日文翻譯書。作者提及年幼家貧,每天只能吃一餐,晚上餓著肚子睡。某年小學運動會,其他同學一如以往,帶備豐富又精緻的便當與小食,但童年的作者只有兩個梅子飯團。班主任看在眼裡,著他拿著飯團到一旁,說:「今天我腸胃欠佳,好想吃你的梅子飯團,我們可以交換便當嗎?」孩子高興得很,滿足地吃光老師的美味便當。翌年,老師又作同樣要求,孩子當然非常樂意再次交換。若干年後,孩子長大了,回想舊事,才明白老師的美善心意。這小故事教曉我,做好事除了不用張揚,更要關顧受助者的心情,以免讓人尷尬,令對方自覺渺小,甚至自憐。

  一年多以來,我多次進出醫院,真的感謝醫護悉心照顧!住院期間要日以繼夜同時打幾種點滴,重甸甸的注藥儀器和大包小包的藥,都掛在輪架上,活像聖誕樹,喉管纏身,人到哪,就推拉到哪,狼狽蹣跚。上洗手間怎辦?幸好有位富同理心的院工姨姨,每次都立刻回應我的「叫人鐘」,馬上來到床前幫助我。

  又有位助護,每次都用消毒紙巾抹過血氧儀,才夾到我大拇指上。為甚麼?原來她留意到有潔癖的我,每次量完血氧都用酒精搓手液潔手,令到皮膚乾燥至脫皮,於是她不動聲色,主動先消毒儀器,以免酒精再傷我的皮膚。

  還有,住院期間,護士們一個點頭、一份笑容、一句鼓勵或讚美,都為我注入強心針。感謝他們願意多走一步,多做職責以外的善行。作為病人,對於他們的善心,既感謝亦感動。

  他們教曉我「不以善小而不為」。無論在甚麼崗位,都要盡心觀察,盡力行善,哪怕是小恩小惠,對於受助者都是美麗的祝福。

生活心窗:想要與需要的平衡

  要搬家了,趕緊把整個房子的物品整理:日用品入箱沒有疑慮,新舊興趣相關物品也不會丟掉;舊唱片或許不常聽了,但可能是青春印記,也可能是時代腳步,彷彿捨棄了以後也找不回來,捨棄也要下決心。還好新房子較大,舊物來到新屋,都輕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前的四人窄飯桌,桌上放著日常用品,旁邊地上放著車仔雜物,兩大一小圍在飯桌吃飯是日常。玩具與書本放在窗台,幾年間朝向太陽的書頁都褪色了。掛在窗台的衣服未乾,剛洗的衣服掛在洗手間,洗澡時則移去客廳。吃完晚飯先把飯桌上的碗碟清走,然後騰出空間用電腦,廳的光線由門縫照進房內。每天重複著的生活模式,結果是大家都擺脫不了黑眼圈,但這是香港日常,誰也沒想過抱怨。

  然後搬到新房子,面積比舊房子大,忽然發現,飯桌只需當飯桌,實在是奢侈而幸福的事。現在,三人小家庭每人有充裕位置坐下,不用挪移枱面也可放下食物碗碟。偶然招待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飯,最少也有位坐。電腦、晾曬衣物以至廚房電器,也不用再「挪移」了,才發現生活原來可以很簡單很方便,也深明自己幸福。

  「斷、捨、離」概念源自日本,近年香港、台灣也有不少人努力實行。過度消費令雜物滿屋,當然應該要節制;但要做到沒有多餘物件,又可以足夠應付生活,或者剛好應付生存,都不容易。

  在舊屋時,已「戒掉」買書習慣,圖書館借不到的,也會在線上買或漂書,總之不能增加藏書量。想發展新興趣學習畫畫,先選了色鉛(即木顏色)和水彩,也刻意少買畫具。而為了不要霸佔珍貴空間,畫具都放在盒裡和櫃裡,拿出來嫌費時,自然減少畫畫的動力了。

  現在新房子比較闊落,多出來的空間,不用裝飾品填塞,而是讓一家人都有發展興趣的空間。那盒120色的色鉛終於可以打開了,方便使用。除了自己多了畫畫,女兒看到各種顏色可以交疊使用,也好奇地跟著嘗試。書本數量開始增長。不過久經斷捨離的訓練,購物消費仍會很謹慎。

  「斷、捨、離」無疑有助精簡生活,換取空間來享受生活中最喜愛的事情,然而要令生活豐富,發展興趣,又無可避免地添置一堆物品,似乎令人永遠陷入兩難之中,要取得平衡,實在談何容易。

生活心窗:明澄的心境

  某個忙碌的早上,我在煮早餐的時候,不留神的打翻了咖啡壺。熱燙的咖啡溢滿廚房工作檯,直流到花地磚、櫃底及至積塵的牆角。本來打算盡快煮完早餐,然後處理一堆事情,臨了卻把廚房弄得一塌糊塗,所謂「越急越亂」,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嘆一口氣,擰一塊毛巾,來回拭乾,又蹲下來,把沾濕的雜物逐件拿出來查看,咖啡滴滴嗒嗒,滴落腳趾,有點狼狽。

  其實櫃底的煮食餐具並不常用,堆積如山的東西一直懶得整理,藏污納垢的角落早該清潔,一言蔽之眼不見為乾淨。以前的我,在趕時間遇著這種情況,一定會為自己的笨拙而心情壞透。這一刻我把不見天日的、早已封塵的雜物,逐件洗淨,驀然心裡澄清,我領悟了一件事。

  每個人心底裡都有一個暗角,裡面藏了甚麼,只有自己曉得,可能是不堪回首的前塵、羞慚的往事、醒於不安的睡夢、看不清遠景的擔憂,種種事無法宣諸於口,一直往內擠壓,時間越久,連自己都被蒙蔽了。纏繞的暗湧,只要不被掀動,仿佛一切相安無事,生活如常。沒預期的打翻咖啡,是鋪天蓋地的序幕,讓人無法不去承認,表面上井然有序的廚房,也有見不得人的角落,就像心裡暗藏的、觸痛之處。

  如果世間上每件事的背後都有因由,打翻咖啡是表象,實情是上天在暗示,再不情願也要去面對自己的暗角。打翻了咖啡,發現塵垢,正如生活上的小小不如意,只是個溫馨提示,做事不用太急躁。我開始改變想法,當事情超出預期,先静下來想一想問題的癥結,遇到任何難題,也要從容處之。就像把雜物隨隨地整理,雖然花費了時間,卻是鍛鍊的過程,提醒自己安然面對生命中的不如意。

  人生路上各種曲折突然臨至,令人措手不及。我學習把這種經歷視作契機,迫使我去正視自己的問題,理順心裡的雜念。面對再多的不如意,其實沒有我想像中艱難,反而變得積極。那天我把厨房弄整齊了,感覺舒泰,心裡平靜。當再次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我盡量放輕心情,因為我知道我不僅是處理困難,也是面對自己內心浮現的不安與擔憂,是從前的,也是當下的。

生活心窗:兩位要拿起掃把的小女孩

  有一天,小女孩菲菲對媽媽說,她長大後要做拿起掃把掃街的清潔嬸嬸。又有一天,另一小女孩花花也對她的媽媽說,她長大後要做騎在掃把上的巫婆。

  百思不得其解、卻耐心聆聽的媽媽請菲菲道出她的想法。原來,菲菲不時從住處的窗外留意到清潔嬸嬸在掃街,晴天、雨天、甚至強風前後的日子,清潔嬸嬸都盡忠職守,把街上的垃圾掃走。菲菲說清潔嬸嬸真好人,讓我可以走在清潔的街道上;但菲菲不單是看到清潔的街道,而是看到那勤勞的清潔嬸嬸。菲菲說:「媽媽,清潔嬸嬸很厲害,總能把分散的垃圾成堆,在大風的日子,那怕大風把垃圾吹來吹去,甚至把她已掃成堆的垃圾吹散,她仍能把『不聽話』的垃圾堆在一起;有時候,行人會不經意地把她掃成堆的垃圾踢散,又或阻擋她的掃把移動,但她總是耐心地把街道清潔;就算垃圾濕淋淋的黏在地上,她也有辦法清理。還有啊!只要我看到清潔的街道,那怕我見不到清潔嬸嬸,我知那是她辛勞的結果。媽媽,清潔嬸嬸很厲害、也很有智慧啊!長大後,我也要做清潔嬸嬸。」

  花花告訴媽媽,她長大後要做巫婆,因為巫婆很厲害,是甚麼樣的厲害?噢!不會是那種童話故事中令人害怕、會害人、也會為人復仇的人物吧?!更不會是她讀過的白雪公主中的巫婆皇后吧?!媽媽聽了花花這個志願,心沉下來了,很是擔心。有一天,花花又興奮地走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長大後一定要做巫婆,你看,巫婆騎著掃把在天空飛,很厲害啊!飛在天空,她看到很多事物,也遇到很多人及動物,她還會按他們的心願為他們成就他們所想,她更會飛到有需要的人及動物那裡,主動幫忙他們,她很好人啊!我長大後要像她一樣,駕著掃把去看世界,去幫助人。」媽媽耐心細聽後,不但釋去疑慮,也發現原來花花看到的是一個善良的巫婆。

  菲菲長大了,也已為人母,雖然沒有成為清潔嬸嬸,卻有著清潔嬸嬸那令人敬佩的做人態度,更以此來教育她的下一代。至於花花,她仍年幼,但她的內心已被那善良的巫婆所影響,善良的種子在她內心萌芽中。

生活心窗:自己的幸福

  我喜歡一套最近播放的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故事圍繞幾個中年人的經歷。男主角遇到人生樽頸,決定返回家鄉濟州,因而重遇二十幾年前的中學同學。在別人眼中,他是個風光的中產,從窮鄉僻壤搬到首爾,完成大學,努力攀爬成為銀行分行經理,娶得漂亮妻子,女兒是個有潛質的高爾夫球手。相比之下,他的舊同學不是粗魯的菜市場商販,就是從事粗重工作的草根。他與當年暗戀他的女同學並肩而坐,「你覺得我是怎樣的人?」滿載心事的他問。遙看嬉鬧的少年,他回憶起從前打籃球的快樂片段。外貌平庸,一直單身的女主角如今是腰纏萬貫的魚販,「笑起來溫暖開朗,充滿朝氣,惹人喜歡,而且很有魄力。」她甜絲絲地回憶著。男主角一臉憔悴,有誰知道他為了業績而卑躬屈膝,為了應付女兒在美國學習高爾夫球沉重的費用而欠債累累呢?他啞忍著滿肚子的苦澀,低眉沉默。

  朋友之中,包括我自己都喜歡懷愐過去。許多人說讀書年代最快樂,想當年無憂無慮。「想當年」是一片濾鏡,把不合乎主觀想像的篩走。想當年青蔥歲月,充滿美好的期盼,人到中年怎麼竟停滯不前?以世俗的期望,耕耘過後不就是收成期嗎?為甚麼上天給我的能力這麼少,為甚麼重要的工作機會沒有我的份兒。曾經有幾年時間,為了自己的一事無成而沮喪,挫敗感驅之不散。獨自面對情緒很難受,像男主角的處境一樣,年紀越大,越覺得無處傾訴,心情鬱悶。

  他花光錢財去栽培女兒,盼望她有天出人頭地,也許是為了年輕時無法成為運動員的心結。對女兒來說,高爾夫球曾經是生命的唯一,當面對比賽的成敗,壓力超越所能承受,再沒有幸福感可言。他堅決反對女兒放棄高爾夫球的抉擇,父女各自站在平衡線的兩端。這正是很多人的盲點,放棄等於承認失敗;成就感等於幸福感。或許女兒不是一個有成就的運動員,但她擁有可愛的性格,還有許多潛能等待發展,因此不應該糾纏於「我不夠好」、「無法成為高爾夫球手,唯有退而求其次」的思想。再者,幸福不是由別人去論斷,幸福應該由自己去定義。

  故事尾段,妻女毅然回國,男主角辭去工作,用離職金來償還債務,一家人展開一趟公路旅行。年輕的他沒有成為籃球運動員,現在的他幾乎一貧如洗,女兒也沒有如他所願在人前顯耀,然而家人互相關懷和支持,溢滿的幸福感,讓他充滿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未知的前路。有時候千帆過盡才發覺幸福不是擁有,而是放下。如果你覺得很疲累,把重擔放下吧,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沒有失去甚麼,上天還會很照顧你的需要。

生活心窗:說習慣

  早前搬家,收拾時發現了一本久違多年,卻仍然印象深刻的暢銷口袋書,書名是 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內容是關於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美好處事原則,以及平凡生活中隱藏的大智慧,忍不住又重看了一遍。

  這本小書以獨立成篇的小品來結集,短小精悍,慧黠幽默,對當時純為育兒「目標為本」的我,自是非常吸引。記得孩子大概是剛上幼兒園吧,正值建立生活習慣和技能的關鍵期,書中內容順理成章地成為筆者的育兒參考,列舉的生活事例有趣而兼具啟發性,當時獲得筆者認同是可以理解的。現在重讀,主要是對於「習慣養成」再多一點反思,尤其對自主的成年人來說,想看看這道譁眾的大膽題目,到底有多真確。

  「習慣」是甚麼?辭典的解釋是:「『習慣』一詞代表人類一些固定模式、並經常重覆的行為;它可能是透過持續學習而來,但亦可能受個別先天因素影響」。原本它只是個古老通俗名詞,但經過半世紀的開發,已由尋常百姓的用語,一躍進入心理學的學術殿堂,並且發揚光大,理論推陳出新,連神經系統科的專家也來分杯羹,被廣泛採納應用到各種學習領域,或是行為糾正的策略上。據近年某些行為心理學家研究所得,要建立一個新的行為模式,把它鞏固、成功內化成習慣,需時至少21天,正是電子業界給人們研發各種「培養習慣」Apps的依據。之後,這理論惹來不少爭議,不過專家們都一致認同:只要堅持不放棄,世上沒有培養不來的習慣!

  專家的觀點是強心針,習慣若假以時日,定必水到渠成,但筆者就個人經驗或自朋輩中觀察所得,以為他們太樂觀了。

  習慣有好壞之分,而人往往傾向好逸惡勞或捨難取易,好習慣似乎特別難培養,壞的則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好習慣很可能某程度上是違反人性的,所以大多都不好培養。相比小孩子,成年人在培養好習慣一事上,絕對沒有優勢,小孩子勝在思想單純,沒有包袱,較少被既定觀念或舊有習慣所干擾。小時候讀過《習慣說》,就是說明積習難返的顯淺道理;所以與其說性格決定命運,不如說是習慣決定命運*,身邊不乏朋友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營養、消化或體重問題;亦有因長期不良姿勢而產生各種的關節疼痛症狀等,更遑論形形色色的沉溺行為,別以為只是青少年的專利。想起聖經這句話:「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真是一語道破,可能「習慣」也是個必須終身學習的課題。

  話說回來,望著眼前廳堂四處狼藉攤放的書本,耳畔彷彿再度響起家人的抱怨:「丟下亂七八糟的書本不管,就一本接一本的翻看,壞習慣真的改不了!」

*原句出自William James原文:“Sow an action, and you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and you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and reap a dest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