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這首歌,甚至不是基督徒的朋友也喜歡唱。相信除了是歌曲的旋律優美之外,最重要是歌詞能夠觸動人心。道理很簡單,因為最能觸動我們的就是愛,而且是不保留的愛。在我的人生中,我有深深的體會。
我的媽媽原是生長於新加坡一個富裕的華僑家庭。雖然她有機會讀書,但卻對讀書沒有興趣,而外婆又十分「寵」她,所以就由得她不上學,媽媽常常說她從小到大都生活無憂,想要甚麼東西,外公外婆都會給她,她未曾捱過半點苦頭。但是我的爸爸卻剛好相反,他的家境十分清貧,而且爺爺早逝,嫲嫲要獨力養育他們六兄弟,所以生活非常艱苦。
愛,可以超越任何的阻礙
媽媽說,當年是她的結拜姊妹介紹她認識爸爸的,爸爸對媽媽就一見鍾情,在爸爸的追求下,媽媽的芳心很快就被他打動。雖然知道爸爸只是窮漢子一名,但也不介意,而且認定爸爸就是他要付託終身的人。兩個背境截然不同的人就這樣走在一起,可見愛的力量可以超越任何的阻礙。
婚後爸爸媽媽生了哥哥和我,他倆各盡其職,為家庭無私的付出。作為經濟支柱的爸爸,他很努力的賺錢養家;作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她很盡責的照顧孩子。這幅美麗的圖畫自少至今都在我的腦海中,他們實在給了我們最好的榜樣。雖然我們的家庭並不富裕,但童年時卻有豐衣足食的感覺,生活所需可以說是一無所缺。因為爸爸媽媽都願意把最好的給家人,而且還樂意將食物與鄰舍分享,所以我常常都為能夠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長大而感恩。
更難得的是,爸爸媽媽在每天忙碌的工作和家務中,仍然不減他們恩愛之情。由於爸爸是當廚師的,工作時間很長,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回到家裡。但我有一個很深刻的印像,就是媽媽總會在爸爸回家前穿戴整齊,甚至略施脂粉,然後拖著哥哥和我一起在門口等爸爸回來。雖然當時我只是一個小女孩,但從媽媽期待的眼神中,我已體會到她對爸爸有著一份從心而發的愛意和甜蜜。而爸爸對媽媽就更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對媽媽體貼萬分,即使媽媽偶然向他發嚕囌,他也會遷就到底,總之他對媽媽真的是呵護備至。
我們常常在婚禮中聽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祝福,而我從爸爸媽媽的身上真的體會到這祝福的真實。媽媽在年紀漸老的時候,患上了風濕關節病。由於媽媽太過希望自己的病盡快得到醫治,每每在看醫生之後,還未把藥吃完,又會聽別人的介紹,轉去看另一個醫生或購買成藥,因此她的病不單不能好轉,反而越來越差,起初還願意慢慢的走動,後來逐漸變成行動也不自如了,連身體也陸續出現其他毛病,健康情况加速衰退。每天都躺在床上或梳化上,叫人擔心。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廿多年。但爸爸對媽媽卻是不離不棄,無怨無悔的每天從早到晚,都給她貼身的照顧。口裡不單沒有一句怨言,更會常常想辦法來逗媽媽開心。因為他愛媽媽的緣故,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例如有一次,媽媽突然想吃咖喱,爸爸就立刻去買材料,煮了香噴噴的咖喱給媽媽吃。雖然爸爸是廚師,煮食對他來說並非難事,但他願意這樣做,卻完全是愛的動力。這麼多年來,不論衣、食、住、行,爸爸都全方位的照顧媽媽,難怪媽媽的朋友都十分羨慕她,異口同聲的讚媽媽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我也十分同意媽媽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但我認為爸爸也是一個幸福的男人,因為他的確是很享受照顧媽媽的「工作」,我甚至會用「甜蜜地」照顧來形容他們。
雖然爸爸為媽媽付出了他全部的時間、體力和心力,但媽媽因為身體其他機能不斷衰退而要經常進出醫院,最後還是離開了我們。當我以為爸爸終於可以放下長年累月服侍媽媽的擔子時,誰知對他來說,媽媽的離世竟帶來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落。
照顧爸爸給我生命的操練
媽媽過身後,我和哥哥都希望爸爸哀傷的心情能夠盡快過度,於是就帶他去泰國旅行,並且探望他多年沒有見面的哥哥,這本是他多年的心願。怎料到了泰國之後,卻發現爸爸的說話和行為變得怪異。 我們剛在酒店吃過自助早餐,他卻嚷著沒有吃過任何東西。帶他到伯父家中,他卻嚷著要回家。我們都不明白發生了甚麼事,只見平時很少發脾氣的他情緒變得大上大落,又不停重複說著相同的話。我們心感不妙,很快就結束了旅程回港。後來帶爸爸看醫生,原來他患上了腦退化症。其實爸爸的身體一直都很健康,但媽媽離世前他卻曾經輕微中風,可能當時腦細胞已經受損,又或者媽媽的離世對他已造成了我們估計不到的創傷。
無論原因是甚麼,我只知道,爸爸需要有人照顧。由於工作的緣故,我多年都不是與父母同住,而且亦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獨自生活。但作為女兒,我自覺這麽愛爸爸,我真的希望他在晚年時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既然他可以無怨無悔地照顧媽媽廿多年,難道作為女兒的不可以也作點犧牲嗎?所以就決定搬回家與爸爸同住。雖然我知道要照顧患有腦退化症的人絕不容易,而且亦作了充份的心理準備。但當親身照顧爸爸時,才體會到原來自己是這麼有限和不足。
由於爸爸習慣了煮食,所以他會不停地買餸回家,把雪櫃都擠得滿滿,於是我天天都要為處理過量的食物而煩惱。爸爸有糖尿病,但卻因為經常忘記了吃過飯餐而重複吃東西,因此我每天都要花很大氣力來勸阻他,甚至和他爭拗,結果又弄得關係緊張,讓我心裡很是難受。因為一直以來爸爸和我的關係很好,我甚至覺得自己親爸爸比媽媽更多,所以當發現自己這樣沉不住氣來跟他說話時,心裡既自責又失落。而令我更難受的,是爸爸竟然對我不信任,甚至常常懷疑我拿了他的東西,更要檢查我的房間,其實是他的病令他經常把東西藏起來又忘卻了。雖然我知道是腦退化症的病令他有這種疑心,但當面對他不合理的表現時,卻是難以招架,甚至連情緒也會失控。因此,每當我感到自己近乎崩潰時,就會放自己一天的假期,走到沙灘,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讓自己安靜、祈禱、看書。因為我知道這是一件很難學的功課,我需要天父加給我力量。
愛是一個很難學的功課
經過了多一些日子,我漸漸懂得如何處理爸爸的行為和反應。這不是適應了那麼簡單,而是天父讓我有更多的愛心和忍耐,使我能夠完全的接納和體諒爸爸。天父也賜我智慧,使我懂得用更適當的說話回應,並且用更適切的方法去幫助他,就是不單只著重照顧還要給他尊嚴。在照顧爸爸的過程中,天父真的給了我最貼身不過的生命操練。雖然常常聽人說,成長往往是從逆境和苦難中學習的,但到如今那親身的經歷,才令我真正體會和明白箇中的道理。 那時爸爸也參加了教會的耆英中心,他們也常為他禱告和關顧他。
我學懂了每一天都為自己仍可以陪伴和照顧爸爸而感恩,因為我知道腦退化症會使他的身體機能衰退得很快。沒料到只是一年多,他的情況已退步轉差到我再沒有能力照顧,但我又不想強迫他入住護老院。兩難之間,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於是不斷向天父祈禱,求祂給我勇氣和爸爸說,更祈求爸爸能夠接納住進護老院的建議。天父真的聽了我的禱告,當我告訴爸爸這個安排時,他竟然十分「聽話」,實在令我難以置信,心裡不禁再一次的感恩。雖然爸爸人生的最後一程是在護老院裡度過,但我感謝天父給我一年多的時間,能夠為他付出一點點,我知道自己只能扮演女兒的角色,絕對不能取代媽媽的位置,更無法與他當年照顧媽媽的用心和細心相比。
在我學習照顧爸爸的過程中,天父給我很多體會,從中我不斷對「愛的功課」有所反思。我常常想,如果爸爸對媽媽的愛能有多一點智慧,他們的故事會否改寫?如果爸爸能夠早些阻止媽媽經常轉醫生的壞習慣,媽媽的病情可能早受控制和得到醫治。媽媽是否因為太享受爸爸的「寵愛」,養成了太倚賴爸爸的習慣,而忽略了好好照顧自己身體的責任?
漸漸我明白到,「愛」要有智慧,也要有「對」的方法。雖然我自小也算是一個乖乖女,但中學時期也有過反叛的情緒,原因是媽媽管教得實在太嚴。她要我一放學就回家,即使只是遲了十分鐘也得解釋。而且她總要我專注在學業上,完全不准我參加任何形式的課外活動。現在回想,雖然明白她的用心,甚至她認為這樣做是愛的表現;可惜她卻是用錯了方法,因為她不明白成長中的小孩子的需要,更沒有給我適當的空間。幸好我的反叛只是鬧鬧情緒,沒有闖出大禍。但我仍然覺得父母除了愛護孩子,還是有責任去管教的。原來「愛」不單是一個很難學,更是很難實踐的功課。
能夠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我特別感謝媽媽。因為她把基督教的信仰帶給我們的家庭,讓我們知道原來除了地上的父母外,還有一位天上的父親。天父不單愛我,更愛世上每一個人,因此「愛」就成了我們人生的追求。天父愛我們雖然毫無保留,但對我們的生命卻有要求。聖經就給我們很多的指導,就以愛這一點,聖經已經讓我們知道,原來「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上)」每當想到天父的愛,我的心都會觸動。
如今雖然爸爸和媽媽都不在身邊了,但我知道天父永遠不會離開我,因為祂完全的愛是永恆和不變的。所以無論我處於人生的任何境況,健康或疾病,我都深信祂會賜我平安、給我安慰,鍳察我的內心,並且引領著我前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