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一隻現身於旺角商場食肆的老鼠,喚起全港市民對城市衛生的「再」關注。要不是牠如此亮相,恐怕這近年多番當上電影和卡通片主角的東西,已經成功地換了形象。說來,今年還正是鼠年呢!或許這正是檢討香港鼠患的提示,免得重蹈一百年前的覆轍。
香港開埠早期,華人的生活模式和環境基本沒有改變,仍然十分傳統和簡陋。當時華人主要聚居在港島上環太平山街一帶,所住的房舍一般是樓高三兩層的磚屋,若單以外觀看來,也挺整齊。不過,內裡卻是烏煙瘴氣:一屋多伙、窗戶細小、空氣不流通、人與禽畜同住、地台沒有地磚。
當時政府還沒有為華人社區興建地下排污系統,屋內自然也沒有抽水厠所。有些居民將糞便和污水倒進用來排雨水的去水口,但那些破舊的水渠時有淤塞,以致污水穢物四處流瀉。食水方面,華籍居民所飲用的,多數來自他們自行挖掘的簡陋水井,有的在室外,有的在室內。但無論如何,由於污水處理不善,水井的衛生根本得不到保障。 1890年代香港人口雖只約25萬,但人口密集地區的基本衛生建設卻仍停留在農村年代,遇上疫病來襲,情況可一發不可收拾。
嚇跑三分一人口
當時香港鄰近地區時有疫症爆發,當中叫人聞風喪膽的「鼠疫」,傳聞早在1880年代已於廣西爆發,並成為風土病,隨著人口的流動,逐漸蔓延到廣東省一帶。 1894年2月,鼠疫在廣東省大規模爆發,死亡個案數以萬計。因著香港與廣東省地理相鄰,加上正值春節和清明前後,人口流量高,病毒滲入香港,似乎無可避免。
鼠疫由一種名為「鼠疫耶爾森菌」引起,再由老鼠身上的帶菌跳蚤叮咬人類而傳播。常見的鼠疫有腺鼠疫和肺鼠疫,前者通常不會人傳人,但後者則可透過空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且傳染性和死亡率極高。
1894年5月8日,香港終於發現第一宗鼠疫個案, 3日後宣佈疫症爆發,一個月後已經導致1,900人死亡,太平山一帶成重災區。雖然夏天過後情況稍緩,但全年仍錄得2,679個病例,當中2,48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92.7%。但這只是當年醫務部的記錄,並不包括在街上發現和直接送往墳場安葬的屍體,加上還有一些逃避政府防疫措施而返回內地的病人,相信真實的數字會更駭人。事實上,當年為了逃避這場瘟疫, 80,000華人離開了香港,佔總人口三分之一。
抗戰30年
為何當年的華人會逃避政府的防疫措施呢?這是基於文化差異而形成的互不信任。當年港府發現事態嚴重,立即實施一系列逐屋搜查病人和強行隔離的措施,並接受西醫診治。但由於當年華人對西醫存在偏見,哪還接受得了甚麼隔離診治和屍體解剖?他們千方百計把患病家人藏起來,甚至與搜屋的警員衝突。想不到一場鼠疫挑起了管治危機,連砲艦也開到太平山區對開的海面戒備,而一幕醫療改革亦同時借勢掀起。
除了治療,政府在太平山區展開大規模的清洗和消毒,俗稱「洗太平地」,又焚燒病人用過的家具。當然,短期要治標,長期還要治本。政府於1895年收回太平山區一帶土地,清拆民居重建,並整治地下排水道。而位於普慶坊及太平山街之間的土地,則改建成「卜公花園」。今天你還可以在公園內找到紀念是次疫情的牌匾。
這場抗疫戰打了超過30年,期中1914年的發病數字仍高達2,146,而平均死亡率高逾90%。治療鼠疫的方法,其實也經多年研究後才發現,即使以今日的醫療技術,染病者若不馬上得到醫治,生存機會仍然限微,故必須防患未然。俗語有話:「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看來,老鼠還是留在卡通世界裡好了。